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参加全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的242名运动员采用成就目标和自我妨碍量表,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水平网球运动员目标取向的4个维度、自我妨碍水平及运动成绩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运动员掌握回避目标、成绩回避目标与自我妨碍呈正相关,掌握接近目标与之呈负相关;运动员掌握接近目标、成绩接近目标与运动成绩呈正相关,自我妨碍与之呈负相关.成就目标取向通过自我妨碍对网球运动员运动成绩有影响;性别、年龄对掌握接近和成绩接近有显著性差异,对掌握回避及成绩回避的差异不显著;运动员性别及运动等级对自我妨碍的差异效果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体育学习中内隐观念对自我妨碍的影响,考察成就目标在上述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 236名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运动能力信念、成就目标与自我妨碍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在体育学习中,学生的内隐观念对自我妨碍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其中,能力增长观具有负向预测效应,能力实体观则具有正向预测效应;(2)掌握目标可以对自我妨碍产生负向预测效应,成绩回避目标则产生正向影响效应,但成绩趋近目标对学生自我妨碍的影响效应并不显著。(3)在学生的内隐观念与自我妨碍之间的关系中,成就目标存在着显著部分中介效应。能力增长观可通过掌握目标间接减少学生的自我妨碍,能力实体观可通过成绩回避目标间接增加学生的自我妨碍。结论:体育学习中应改变学生动机气氛知觉,避免评价学生的能力,有助于直接或间接减少学生的自我妨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趋近-回避四因素目标取向和动机行为调节进行关系分析,揭示在不同趋近-回避目标取向中动机内化调节过程的差异,以及自主性、控制性的程度。方法:采用调节体育行为动机量表(BRPEQ)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AGQ-S)对大学生体育成就目标与动机内化调节方式进行测量,并基于调查数据建立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1)高掌握趋近取向与高自主性动机调节有关,而高掌握回避、高成绩回避和低自主性动机调节有关,成绩趋近与自主性动机调节不具有显著的相关;(2)高成绩趋近、掌握回避和成绩回避与高的控制性动机调节有关,而掌握趋近与控制行动机调节不具有显著的相关性;(3)掌握趋近目标动机调节行为的自主性最强;掌握回避和成绩回避目标对整合调节和认同调节调节呈负的影响效应,且成绩回避的影响较大;(4)成绩趋近目标取向的动机调节控制性最强,掌握回避次之,成绩回避最弱。结论:体育教师应创设掌握指向的动机氛围,引导大学生产生掌握趋近的目标定向,使动机内化趋向于自主性动机。  相似文献   

4.
采取问卷法考察了大学生成就目标定向、元认知学习策略与网球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①掌握定向、成绩接近定向与元认知学习策略呈显著正相关.②元认知学习策略与网球运动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成就目标定向与网球运动成绩没有直接的显著相关.③与大二学生相比,大一学生更多的采用掌握定向.更积极的使用元认知学习策略,更少的采用成绩回避定向.④相对大学男生而言,大学女生更多采用成绩接近定向、元认知学习策略和更少采用成绩回避定向.而大学生在网球运动成绩上没有显著的年级、性别差异.这可能与影响网球运动成绩的身体素质、努力程度、能力知觉、动机气氛等多种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我国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的现状、验证国外对于自我妨碍的研究结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是否具有普遍性。采用分层加随机抽样的方法,运用自编的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量表等测量工具,对我国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及其一系列预测指标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体育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在性别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2)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行为在年龄上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3)中学生的任务目标取向和锻炼自我妨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自我目标取向与锻炼自我妨碍之间的相关性并不显著;(4)中学生的身体自尊及自我效能等预测指标与锻炼自我妨碍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5)身体自尊、自我效能等变量在中学生锻炼自我妨碍与锻炼等级之间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体(目标定向、能力知觉)和情境(动机气氛、同伴关系)变量对青少年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预测效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 对259名青少年运动员的目标定向、能力知觉、动机气氛、同伴关系和体育道德取向进行测量。结果:(1)任务定向与高水平体育道德相关,自我定向 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能力知觉与高水平体育道德相关,体育运动中运动员目标定向存在3种类型(即高任务/低自我、中任务/中自我和高任务/高 自我),不同类别复合目标定向型的体育道德取向存在显著的差异,高任务复合适宜自我目标定向与高水平的体育道德相关;(2)掌握气氛与高水平 体育道德相关,成绩气氛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同伴接纳与低水平体育道德相关;(3)掌握气氛、成绩气氛和能力知觉对自我定向与体育道德之间 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高掌握气氛、低成绩气氛和高能力知觉可以更加有效减轻自我定向对体育道德取向的消极影响。结论:个体和情境变 量对青少年运动员的体育道德取向有显著独立和交互预测效应。  相似文献   

7.
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张海  庞标琛 《体育学刊》2004,11(6):108-111
为探讨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的发展特点,对广西334名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进行了分析。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的性别主效应显著,女运动员的掌握目标高于男运动员,男运动员的成绩目标高于女运动员:训练年限主效应也达到了显著水平,随着训练年限的增加,掌握目标的发展呈下降趋势,成绩目标的发展呈上升趋势;成绩目标的运动等级主效应显著,三级运动员的成绩目标显著高于二级运动员;少年田径运动员的主导目标为掌握目标。结论: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受后天环境影响较大。建议在培养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时,应帮助运动员树立能力增长观,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多设置掌握定向氛围。  相似文献   

8.
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及以访谈法等方法,分析讨论了成就目标、心理健康与运动成绩的关系。结果表明:掌握目标与躯体化因子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成绩目标与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敌对因子的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掌握目标与运动成绩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成就目标定向组和高掌握目标定向组运动成绩的得分分别与低成就目标定向组存在非常显著差异,高成就目标定向组和高掌握目标定向组运动成绩的均分较高;心理健康总分,高掌握目标定向组与高成就目标定向组、高成绩目标定向组、低成就目标定向组均存在显著差异,高掌握目标定向组得分最低。因此认为,高掌握目标定向最有利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建议在培养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成就目标定向时,应帮助运动员树立能力增长观,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多设置掌握定向氛.围。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心理测量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第9届全国大学生羽毛球锦标赛的男、女运动员成就目标及其与运动成绩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在任务目标定向和自我回避目标定向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队伍中较高或较低的成就目标者的比例较高;优秀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的任务目标定向及自我趋近目标定向的适宜范围为30.13±4.06、33.84±6.73;自我趋近目标定向是影响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员成绩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对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为人格特征、心境状态和运动表现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影响作用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实地考察、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9年全国青少年网球比赛的207名运动员的基本情况、人格特征和运动表现进行调查,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基本描述统计分析,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人格特征在内外向、神经质量表上均不存在性别、年龄、运动等级和主力与否上的差异,但在精神质维度上存在年龄上的差异。(2)青少年网球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能力不存在性别、主力与否上的差异,不同年龄和不同运动等级的运动员在方案的实施/执行和有效战术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3)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疲劳、焦虑呈正相关,与其他运动表现维度没有相关性;内外向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方案的执行/实施、决心、流畅、有效战术呈显著正相关,与失去沉着呈负相关;神经质维度与网球运动表现中的失去沉着、焦虑、疲劳呈高度显著正相关,与决心、流畅、有效战术呈高度显著负相关,与方案的执行/实施呈显著负相关。(4)青少年网球运动员人格内外向影响网球运表现的方案的实施/执行、失去沉着、决心、流畅和有效战术,神经质影响网球运动表现的方案的实施/执行、失去沉着、决心、疲劳、焦虑、流畅和有效战术,精神质影响网球运动表现中的疲劳和焦虑。  相似文献   

11.
以会计学、法学原理和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为工具,对"运动员无形资产"与"运动员人力资本"这两个概念进行分析,指出其错误所在,建议使用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附加经济价值和运动员人格标识的商业价值来替代原有概念,并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附加经济价值和运动员人格标识的商业价值的所有权与处置问题在法律层面上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柔道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损伤情况进行调查,探讨了其损伤的特点和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运动员越轨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确运动员越轨行为的概念基础上,以运动员越轨行为的目的为依据,将运动员越轨行为分为情绪宣泄型、利益驱动型、精神满足型和偏激盲动型四类;从运动群体文化、运动员权利保障和运动员成长过程三方面分析运动员发生越轨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血液的粘度与运动员血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训练的耐力运动员红细胞压积、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水平较一般人低,其主要原因是耐力训练使血浆容量增加较多。这种血液性状的变化对于改善血液的流复性、提高肌肉的供氧能力和增强运动能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临床疾病创伤性肩关节前方不稳(Traumatic Anterior Shoulder Instability,TASI)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患肩周围肌肉表面肌电活动与正常肩关节在不同功能性动作中比较来探寻TASI肩周肌肉活动募集的大致特征,为TASI患者选择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东方医院运动医学科就诊的TASI运动员患者和正常运动员肩关节(CON)对照。肌肉活动采用德国Biovision 16导联肌电图仪进行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执行肩胛平面外展、前屈、后伸,0°和45°外展时内外旋,评价肌肉活动特征。结果:TASI和CON相比,TASI肩周肌肉具有以下特征,胸大肌在中立位内旋活动下降明显,三角肌前束在肩胛平面外展的后半部分范围和前屈的前半部分范围中明显下降,三角肌中束活动在前屈的中间范围活动下降,冈上肌活动在外展起始范围有增加的趋势,其余大多数运动范围均呈现下降趋势。肱二头肌活动在前屈和外旋运动中增加。冈下肌活动性在外旋时下降。前锯肌活动在前屈的后范围活动、内外旋运动中是下降的。结论:(1)增加了TASI发病机制的理解,补充了TASI康复训练和治疗选择依据的基本数据库。(2)TASI肩外展肌群、外旋肌群的工作能力下降,内外旋肌群存在失衡现象,外旋肌群的工作能力下降较明显。(3)TASI肩非手术治疗时可适当考虑前方动力性稳定结构,应加强冈上肌、前锯肌以及外旋肌肉的活动性训练,适当加强三角肌前、中束和内旋肌群的训练。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联系社会化,主要阐述社会流动的基本理论和运动员的流动趋势.分析运动员在社会流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资本等因素对运动员社会流动带来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研究,特别是运动员向下流动的现象作了详细描述,最后针对运动员流动困境提出解决建议.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是我国竞技运动在"举国体制"下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这使得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当举国上下都陶醉在奥运冠军的喜庆时,我们要更多思考运动员的职业生涯.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了解我国运动员生涯规划的现状,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困难的原因,认为有...  相似文献   

18.
一、运动员的睡眠好吗?我们常常有这样的经历:大强度的体育运动之后,特别累,上床倒头就睡,睡得特别沉、特别香,第二天起床精神百倍。那么,几乎每天都在从事大强度体育训练的运动员,睡眠应该不成问题,失眠更是不会发生吧?然而,研究发现,许多运动员的睡眠质量远远低于一般人。一项针对同龄运动员和普通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研究发现,运动员的睡眠质量显著低于同龄大学生,无论是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还是睡眠效率,都不如普通体育院校大学生。  相似文献   

19.
张岚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6):696-697,729
通过文献资料法、实验法、调查法,对青少年运动员的"内在动力"的激发,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旨在探讨青少年运动员的依附特性与运动友谊之间的关系,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湖南省三所体校抽取10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青少年依附问卷表(AAQ)、青少年运动友谊质量量表(SFQS)为工具进行测量,全部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青少年运动员的依附特性与运动友谊有着显著关系,青少年运动员的依附特性对其运动友谊状况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