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曾满超     
<正>1979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师从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亨利·列文教授,获斯坦福大学经济学硕士和教育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教育经济学教授,曾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国际和跨文化系系主任,学术研究范围涉及教育财政、教育成本分析、教育经济效应、中国教育发展和政策、国际教育比较研究等领域。自2006年,一直在北京大学担任教育经济学"长江学者",2007年至今一直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  相似文献   

2.
一九八一年秋天,我应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邀请,到该校去讲学,寓居加州 PaloAlto。后来我又应哈佛、耶鲁大学的邀请,到哈佛、耶鲁去访问,并作学术讲演。之后,我又到纽约,访问了哥伦比亚大学。在此期间,我会见了在美国的著名的华人学者和美国学者,如哈佛的韩南教授,耶鲁的余英时教授,纽约的唐德刚教授、夏志清教授等。在加州,我与王靖宇教授、刘若愚教授、高恭亿教授更是过往较多。上面这许多学界的朋友,都给我很深的印象,这种国际间的学术上的友谊,我感到非常珍贵,因而也时时会引起我美好的回忆。  相似文献   

3.
随着2015年的钟声敲响,我不禁翻开记事本查看今年的大事记。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今年3月23日是中国著名语言学家廖序东先生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廖老是我最尊敬的学者,也是我的良师益友。我最近在纽约参与组织了几个名人100周年纪念日的活动,其中有中国现代教育家郭秉文先生,作为中国人第一个从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100周年;有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先生逝世100周年。廖序东教授对中国  相似文献   

4.
正蒋庭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外交家,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1911年赴美求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3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第一任历史系主任,与梁启超为南开大学史学的奠基者。1925  相似文献   

5.
编者按:林晓东教授是哥伦比亚大学教师学院创新教育科学亚洲中心主任,哥伦比亚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文化和技术学系的终身教授,她的博士论文曾经被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评为1994年度最佳博士研究,1994年获得美国教育研究学会(American EducationalResearch Associadon)最佳研究奖.她于1999年任美国国家教育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Education)斯宾塞基金会博士后学者,2003年被评为卡内基学者.  相似文献   

6.
张在军 《成才之路》2014,(31):F0002-F0002
31.马寅初一、生平介绍马寅初(1882-1982),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人口学家。1882年6月24日出生在浙江省嵊县浦口镇。1899年,进入上海"育英书馆",成绩年年班上第一。1902年,以优异成绩考入天津北洋大学。1906年,被送往美国公费留学,先入耶鲁大学,后入哥伦比亚大学,先后获得耶鲁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撰写的论文《纽约市的财政》,轰动了当时美国的财政界和经济界,被哥伦比亚大学列为一年级新生的教材。1915年回国,先后在北洋政府财政部当职员,在北京大学担任经济学教授。1919年,任北大第一任教务长。  相似文献   

7.
应南开大学邀请,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历史系的海曼·伯曼教授于今年6月至8月起在该校进行了为期十周的讲学活动.参加研究班的有来自北京、黑龙江等地高等院校教师及有关单位的同志.伯曼教授曾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硕士及博士学位,发表过《二十世纪的美国劳工》等专著,负责编写过《美国历史辞典》中的“美国劳工”词条,并发表过《为工作而受教育:明尼苏达麦瑟比山脉  相似文献   

8.
罗伯特·芒德尔1932年生于加拿大,先后就读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和伦敦经济学院,1956年获得博士学位,现为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利率,国际货币政策,工业化国家的增长、发展和货币政策。主要著作和论文有:InternationalMonetarySystem:ConflictandReform;ManandEconomics;InternationalEconomics;MonetaryTheory;InterestInflationandGrowthintheWorldEconomy;ATheoryofOptimumCurrencyArea;CapitalMobilityandStabilizationPolicyunderFixedandFlexibleExchangeRates。他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9.
邹兆辰教授在1998年开始承担"新时期中国史学思潮"的研究课题,他带领当时刚参加工作的江湄、邓京力组成了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的教学研究团队,在研究的同时,开始进行学者访谈工作,一方面获得第一手资料,一方面从学者个人那里切身感受和了解当代史学的进程和趋向。当时,我们看到张世林主编的《学林春秋》,但他收录的学者主要是三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而活跃于当今史学界的学者很多都出生于三十年代以后。于是,我们决定分代际、分学科对有一定代表性的学者进行访谈,首先是出生于二十、三十年代的学者,他们当今已经是德高望重的前辈,传承了中国现代史学传统,又主导着新时期史学变革和  相似文献   

10.
冯友兰,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科,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广东、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  相似文献   

11.
校友风采     
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后    1994年历史系毕业陈 新陈新,男,1972年10月生,江西萍乡人。1994年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广西师范大学政治系,师从杨祯钦教授,攻读西方哲学专业,1996年获硕士学位,提前攻博考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师从张广智教授,专攻西方史学史与史学理论。1999年7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博士后流动站,致力于西方历史认识论、当代西方史学思潮方面的研究。学生期间,在国内省级以上刊物如《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江海学刊》、《广东社会科学》、《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12.
唐德刚先生,作为海外华人中从事口述史的开拓者,其口述史学中深藏着他"社会转型"的思考,他也正是在这一"社会转型"的指引下从事近现代口述史学的,这体现了体与用的结合。  相似文献   

13.
国际     
<正>张伟等3位华人科学家获晨兴数学奖第七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近日在北京开幕,来自中、美、欧、日等国家和地区的约1500位华人数学家代表和部分非华人学者,共同探讨最前沿的数学发展。开幕式上颁发了展兴数学奖。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教授张伟、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及数学科学系教授李思获得本届晨兴数学奖金奖;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教授印卧涛获得晨兴应用数学金奖。  相似文献   

14.
《教育》2012,(23):11
袁新文在2012年7月31日《人民日报》撰文指出:最近被曝光的两起学历造假案例,为高校再添一笔不光彩的案底。先是厦门大学医学院教授傅瑾被查实伪造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随后又是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陆骏移花接木,把3个人的简历安在自己名下。10天之内,两例海外高端  相似文献   

15.
<正>杜拉斯·坎菲尔德·费雪(Dorothy CanfieldFisher),美国著名女性文学家及文学教育家。1879年2月17日生于堪萨斯州劳伦斯,1958年10月9日在佛蒙特州的一个农场死于中风。杜拉斯·费雪于1899年在俄亥俄州立大学获得学士学位,主修语言和文学;1904年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杜拉斯·费雪一生还获得多个大学授予的荣誉学位,如1921年米德拉波利(Middlebury)学院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1922年佛蒙特州立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1929年哥  相似文献   

16.
范昌灼 《高中生》2010,(2):45-46
胡适,字适之(1891~1962年),安徽绩溪人,现代著名学者,白话文倡导者。1906年考入中国公学。1910年考取清华学堂留美学生,进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后转入文学院。1915年读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两年后获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4):F0002-F0002
正冯友兰(1895一1990),字芝生,河南南阳唐河人。1912年入上海中国公学大学预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门,1919年赴美留学、1924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州大学、广东大学、燕京大学教授,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大哲学系教授兼文学  相似文献   

18.
<正>杰克·麦琪诺(Jack Mezirow),美国著名成人教育家,转化学习理论的创立者和实践者。1923年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在明尼苏达大学获得社会科学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在加州大学获得成人教育学博士学位。麦琪诺曾先后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成人及  相似文献   

19.
SOLO分类系统评价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SOLO分类系统评价模式是澳大利亚学者约翰·比格思教授(John Biggs)创建的。比格思教授是一位教育心理学家。他早年在澳大利亚的塔斯玛尼牙(Tasmania)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63年在伦敦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曾在澳大利亚、加拿大和香港从事教育心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他主要研究如何激发  相似文献   

20.
<正>2014年6月5-6日,由宁波大学史学史研究所(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公众史学研讨会在宁波大学成功召开。这次会议是钱茂伟教授负责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公众史学研究"内容之一。复旦大学历史系张广智教授、台湾中兴大学周樑楷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比较与公众史学文学硕士总监马木池博士、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陈新、新历史合作社唐建光总编、河南师范大学王记录教授等23位两岸三地学者出席了大会。此次会议与20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