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学发现的结构与时间属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认为在一个社会网络中节点对其他节点潜在的影响是因所在位置而不同的,因而网络中各个位置并非等同。我们也知道弱连接往往比强联系更有价值。复杂网络分析理论已证实许多常见网络具有小世界属性。我们能从这些社会网络和信息网络的研究结果中获得什么?这些研究结果也存在于诸如作者合作和文献共被引这样的科学网络中吗?从根本上来说,是否存在一种能辨识出来的用于阐释科学发现演变的机制?正是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拟议了一个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强调基本理论及其在科学发现语境下的相互联系,包括社会网络中的结构洞理论、跨学科合作的边界客体概念和信息觅食理论。关于"科学知识创造与传播的识别"研究是富有挑战性的议题。  相似文献   

2.
知识流动空间分布差异研究——以航空航天科学技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和Pajek)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GIS9.2),以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重庆维普期刊)的核心期刊中2000--2009年间航空航天领域存在合作单位的文章为原始数据,构建航空航天科学技术领域知识流动的社会网络和空间网络,研究我国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规律以及大学、研究所、企业(产学研)之间的合作交流情况,试图将社会学的理论应用于地理学.研究结论为了解我国航空航天技术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产学研之间的合作情况提供依据,为知识流动量化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技管理领域论文合著现象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文献计量学与社会网络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中国10种科学技术管理刊物13年(1994—2006年)所载22459篇论文为样本研究合著现象,从合著率、合作地域分布、高频作者合作网络、主要合作领域四个角度,分析科学技术管理领域研究合作现状及发展规律,得出中国科技管理领域论文合著率逐年增高、研究力量分布不均衡、主要研究领域集中在技术开发管理和企业科技管理等结论。  相似文献   

4.
针对科技进步奖获奖项目完成机构间的合作关系,对机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对机构间合作模式进行研究。首先,基于获奖项目完成机构的署名顺序构建项目和机构的向量矩阵,然后计算机构向量之间的余弦相似度并归一化处理得到机构相关性矩阵,从而得到机构合作网络;其次,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对机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最后,通过机构合作网络的凝聚子群算法发掘其中存在的科研团队并分析其合作模式。以我国某市科技进步奖获奖信息为测试数据,构建获奖项目完成机构合作网络进行分析和验证,以期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宏观科研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并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变革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上海市高校专利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上海市7所"211"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绘制7所高校与企业以及其它高校之间的产学研专利合作可视化网络,并且重点研究专利合作的宏观特征、微观特征和合作模式。研究表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处于专利合作网络重要位置,4所高校应该互相合作,以提升专利质量的方式推动上海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相似文献   

6.
张丹  何跃 《情报杂志》2012,31(5):62-65
SNS网站积累着起巨大的用户量以及用户的关系网络,蕴藏着巨大的商业价值。以SNS网站社会网络为研究对象,结合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的基本思想,提出了以社会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针对SNS关系分析的框架——基于聚类分析的社会网络分析框架SNAC,定义了SNS关系权重指标"亲密度",基于"簇饱和度"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用网络参数描述了SNS关系网络的特征和小世界特征,利用实验验证了分析框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专利合作对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2017年山东省产学研专利合作网络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软件UCINET6对专利合作网络网络密度、平均路径长度、节点度数、节点申请专利数量进行测度以及对省内高校合作网络进行分析,揭示了山东省产学研专利合作的现状。最后,从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三个层面提出建议,为相关单位政策的制定提供借鉴,以期山东省产学研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标准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在数字经济领域同样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0—2017年数字经济领域相关国家标准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该领域标准合作整体格局,并运用UCINET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揭示标准合作网络的网络属性与演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国家标准合作网络已初具规模,出现多个网络核心主体,但整体网络密度较小,合作紧密性不高。进一步对研究机构、企业和高等院校在数字经济领域标准合作网络中发挥作用方式的研究表明,研究机构以"平台化"模式发挥着中介者作用,企业以"扩散式"模式发挥着支撑者作用,高等院校以"联结式"模式发挥着基础技术要素提供者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情报学领域的发展现状,本研究通过构建科研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该领域的科研合作状况,为情报学学科建设提供借鉴。本研究整理我国情报学领域11种重要期刊在2007-2016年间的论文作者合作数据,采用UCINET网络分析工具和网络密度、中心度、凝聚子群、核心-边缘等社会网络分析指标,在构建的情报学领域作者合著网络上进行分析。本研究发现国内情报学领域的科研合作整体上呈分散、小团队现象、派系分化程度很低,这说明我国情报学学科发展并不成熟,并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本文建议加强情报学领域跨地区、跨机构、跨学科的科研交流和合作,建议加强对科研合作网络核心区作者的扶持和培养,以便加快情报学科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在合作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则渊  尹丽春  徐大伟 《科技管理研究》2005,25(12):267-269,273
科学合作的增加已经形成了大型的合作网络,迫切需要发展一种合适的网络计量方法。应用数学和统计物理学领域近年对复杂网络的演化和结构的研究已经证实,大多数的社会网络是具有共性的——“小世界”和“无标度”。合作网络可以说是一个真正的社会网络,因此也具有这些特性。简要介绍目前国际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及其在合作研究中的应用及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网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欣 《科研管理》2019,40(7):22-32
本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PCT专利合作申请信息构建5个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可视图、网络整体结构指标和网络中心性指标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各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中节点国家的合作广度和合作强度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网络均呈现网络规模较大、网络密度低、平均距离短的特征,网络中核心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另一方面,5个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中的大节点及高频合作国家对有所区别,网络分属不同类型,网络中核心国家的分布与排序亦有所不同。上述研究结果对沿线各国制定适合的科技合作政策、开展各具特色的跨国科技合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科研合作与交流是现代学科发展的重要特征,分析其对高校学科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指导高校选择和改进合作策略,推动我国一流学科建设.[方法/过程]利用科学计量、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基于学科论文数据,从作者、机构和国家合作程度、合作机构等级和合作网络等层面分析和测度高校学科的科研合作特征.而后建立多元线形回归模型分...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结构维、认知维和关系维出发,研究科研合作网络中的社会资本对科学家科研绩效的影响。我们从web of science上收集了化学领域26.74万篇论文,基于这些论文作者合作数据构建了科学家合作网络,并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其中的社会资本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显示,认知维社会资本和关系维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对科研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结构维社会资本对科研人员的科研绩效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关系。本文为建立积极有效的科研合作网络,高效利用合作网络中的社会资本为科学家更好地开展科研活动提供了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学术社交网络吸引了众多科研人员参与并使用,对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交互研究有利于促进科研人员利用学术社交网络开展非正式交流及跨学科合作。[方法/过程]文章以ResearchGate(RG)为例,将iSchool成员机构作为研究对象,获取61所iSchool机构成员用户的交互关系数据,并对其中的2798所机构及其间所形成的30393条交互关系数据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结果/结论]从交互数量来看,iSchool成员机构在学术社交网络中的学科交互范围较广,但跨学科影响力有限,其跨学科交互情况反映了目前图情学科领域的跨学科研究趋势和研究热点;从交互关系网络来看,iSchool成员机构整体学科交互关系网络结构较为松散,网络还呈现出iSchool成员机构分别主要与人文与社会科学类和工程与技术科学类的机构产生交互关系的两种趋势。此外,对学术社交网络中交互关系的拓展和学术影响力的提高有利于科研合作的开展和学术声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合作创新网络结构演化特征的复杂网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霞  陈凯华 《科研管理》2015,36(6):28-36
"大科学"时代,创新网络结构逐渐成为创新能力的关键决定因素,其演化特征的测度与评价也成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的新方向。本文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选择我国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研究对象,以广泛用来研究合作创新的代理指标——专利联合申请为切入点,借助复杂网络分析方法,研究我国ICT领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和结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ICT领域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的规模呈增大趋势,复杂网络特征显著,具有明显的小世界性和无标度特征。本文的发现对改善我国ICT产业产学研合作的管理与政策发展以适应这一复杂网络的结构特征与演化趋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为细化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企业专利质量的影响过程,尤其针对当前文献较少关注以知识搜索为中介变量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大尺寸硅片等7种集成电路“卡脖子”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知识基础观,以度数中心度和结构洞代表合作网络结构特征,采用2012—2019年中国这7种技术的发明专利合作数据,构建5组4年期的移动时间窗,并结合考虑期刊影响因子构建企业专利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和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企业专利合作网络中,度数中心度与结构洞这两大结构特征对于专利质量存在正向促进作用,知识搜索在其中发挥重要中介作用,其深度和宽度增加对于企业专利质量均存在正向促进作用;而专利合作网络结构特征对于企业知识搜索同样具有正向影响。因此,中国的集成电路企业要积极与外部组织展开合作,包括组成商业联盟或构建开放式合作研发平台;加强拓宽和加深知识搜索渠道,构建完善知识获取体系,加强知识储备,促进企业专利质量的提升;此外,加大研发投入,扩充研发人员数量、引进高质量研发人才,提升自身的知识吸收、整合和转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类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基础科学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愈发显现。本文围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基于WOS数据库,以及USPTO数据库,构建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合作网络和专利技术合作网络,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全球区域发展格局,以及其他多样性网络特征,探讨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网络与专利技术网络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中国在论文发表上占优,但技术创新较弱,而印度则技术转化能力强;英、法和意大利等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上失去了领先优势。模型研究发现,基础科学网络中心性程度高的国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帮助,而科学网络结构洞和聚集系数对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选取我国上市医药制造企业专利合作数据,利用专利共同申请人构建企业专利合作网络,采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探讨专利自我中心合作网络的特征指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自我中心网络规模、关系频率、结构洞均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自我中心网络密度对企业不连续创新绩效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基于专利合作申请网络及链路预测,一方面揭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网络的结构特征,一方面挖掘科技主体间未来合作的可能性.[方法]基于粤港澳大湾区2016—2020年产学研合作申请专利数据构建无向加权网络,分析网络特征;使用AdamicAdar指标对大湾区专利技术合作机会进行链路预测.该方法能够明确现有合作网络情况,提升...  相似文献   

20.
Research on social networks and innovation emphasizes that individuals spanning structural holes and crossing institutional boundaries have more opportunities for knowledge recombination and innovation involvement. However, transforming the potential knowledge and resources available through personal networks to attain innovation can be difficult for the focal individual. Using an ego-network approach, this study examines whether and to what extent an individual strategic orientation to cooperation (i.e. tertius iungens) contributes to strengthen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two personal network properties (structural and institutional separation) and involvement in innovation. Our analysis is conducted in the context of biomedicine, where research networks are particularly relevant for science and innovation achievements. Our findings advance social network theory by decoupling social network mechanisms from individual strategic networking behavior as factors influencing knowledge generation processes. Results also provide original evidence on an overlooked phenomen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 tertius iungens orientatio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ultiple social network properties and innovation. Finally, our research sheds new light on the distinct sources of knowledge recombination in networks and the role of individual networking strategies to facilitate mobilization of resources for innov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