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鉴于四川地震灾害性事件给正处在心理和生理发育阶段的学生带来的心理危机及对其干预与疏导的必要性,教育部高度重视,及时部署开展灾区学生心理援助工作。教育部委托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家指导委员会和学校公共卫生专家指导委员会,组成了灾区中小学生心理援助专家工作组赶赴灾区进行调研和咨询,组织编印了针对灾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灾后心理援助手册,  相似文献   

2.
2008年5月12日突发的汶川大地震,对于经历了灾难的人们,是一次严重的心理应激创伤。地震发生后不久,心理专家纷纷奔赴灾区,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各大媒体也不断介绍心理援助知识和心理援助工作进展情况。有专家表示,灾后重建,不仅仅是大楼的置盖、街道的再修,受灾同胞的心灵深处同样需要抚慰,灾区急需一批专业素质良好的心理干预专家和相关人员,这也让人们不由得把目光聚焦到心理学类专业上来。  相似文献   

3.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大批心理援助队伍奔赴灾区第一线,对幸存者、罹难者家属、救援人员等展开心理危机干预,但是,有一个群体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这就是身处灾区、亲历灾难,还要对学生进行灾后心理干预的人民教师.  相似文献   

4.
2010年4月14日和8月7日分别突发的玉树地震和舟曲泥石流,对于经历了灾难的人们来讲,这两次灾难造成了严重的心理应激创伤。灾难发生后不久,心理专家纷纷奔赴灾区,开展心理援助工作。各大媒体也不断介绍心理援助知识和心理援助工作进展情况。有专家表示,灾后重建,不仅仅是大楼的重盖、街道的再修,  相似文献   

5.
心理援助是国家对汶川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方面,而且也明确要求实施心理康复工程,采取多种心理干预措施。这也是我们心理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根据灾区心理援助的特点,调整了我们的咨询策略,使我们对危机干预的方法和措施更具针对性,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6.
灾后心理援助热的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汶川地震发生以来,大量心理工作者积极热情地深入到灾区的学校进行灾后心理援助。爱心和热情无疑是宝贵的,但光有爱心和热情远远不够,对灾区学生的心理援助应当在科学、有序、规范的基础上开展,才能确保心理援助的质量,切实达到抚慰灾区学生的心灵,使他们能够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健康成长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7.
汶川5·12特大地震给灾区中小学生带来精神和心理的重大影响,随着基础设施重建的迅速推进,精神重建问题凸显。我们借助实施的多个灾区学校社会工作援助项目,对援助学校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访谈,并在极重灾区和重灾区抽取16所中小学,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了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测评,同时开展了灾后学生心理社会援助干预的调查。通过调查分析,为系统地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奠定实证基础。  相似文献   

8.
宋振平 《江西教育》2005,(12):F0002
12月1日,华东交通大学心理咨询协会由11名师生组成的赴灾区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队,深入九江县的新塘、涌泉、永安等三个重灾乡镇开展心理援助志愿活动,通过进行家访和座谈,宣传灾后心理保健技巧,对心理创伤严重、灾难亲历者、遇难者家属以及直接参与救助的医务人员提供心理援助和相应的心理干预,并将学生的灾民紧急捐助的12000元及帐篷、文具等物品送到灾区人民手中。  相似文献   

9.
灾后心理援助的操作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抗震救灾工作的推进,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教育部强调,灾区中小学心理援助要科学有序地进行。在我国心理援助专业人员仍很缺乏的情况下,与学生朝夕相处的老师将在心理重建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心理援助有哪些科学的方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如何进行,学校的心理援助工作机制如何建立,  相似文献   

10.
首先要向那些在地震灾区对乡亲和孩子进行心理援助的专家和志愿者致敬。  相似文献   

11.
首先要向那些在地震灾区对乡亲和孩子进行心理援助的专家和志愿者致敬。  相似文献   

12.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学生造成了极大的心理伤害.从国家领导人到社会各界,都高度重视和关注心理援助工作,展开了新中国成立来规模最大的心理援助行动.随着灾后心理援助进入了恢复重建阶段,以及广大志愿者陆续撤出灾区,心理援助工作面临的形势、工作目标、任务和重心都将有所改变.  相似文献   

13.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来自社会各界的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对学生的心理康复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与帮助作用,但对这些心理援助工作进行回顾与总结时发现,相关的心理干预都忽略了教师在学校心理重建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与中小学生朝夕相处,是灾后学校重建和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重要力量。为此,本课题组基于我国灾后学校工作的现实情况,以学生帮助计划、教练技术、教师作为治疗师的干预理念为理论基础,以促进教师心理疏导能力为核心目标,创建了一套完整的灾后心理疏导的教师培训体系,即专家—教练—教师相整合的创伤干预模式。这一模式有力地促进了灾后心理疏导的长久开展,并在之后的灾后干预与援助工作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与推广,对灾后教师及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教育科学论坛》2009,(9):63-65
成都市中小学“5.12”灾后心理援助是教育系统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另一个战场。在地震灾害发生后,成都市教育局通过及时的,多方面、多形式的灾后心理援助工作,帮助灾区中小学师生、家长顺利地度过了心理危机期,有效地控制了创伤后心理应急障碍的发生率,在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吕吉  吴坎坎 《滁州学院学报》2012,14(1):83-84,122
5.12汶川地震不仅给灾区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而且对灾区的青少年也造成了巨大的、前所未有的心理创伤。我国灾后心理援助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专业性不强。区分受创伤孩子类型,给予有针对性的科学的心理援助以及恢复社会支持系统搭建心理援助科普平台是迫在眉睫的关键任务。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普活动为切入点是开展灾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可行的模式。  相似文献   

16.
《中国教师》2008,(15):39-39
<正>课后睡前是灾后青少年寻求心理援助的黄金时段。为了帮助灾区青少年抚平心理创伤,重建心灵家园,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开通灾后青少年"课后睡前"心理援助热线。  相似文献   

17.
汶川大地震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是大量的心理专家、专业心理咨询人员仍然活跃在灾区一线,继续对灾区学生进行心理援助.为了今后一段时期对灾区中小学生的心理救助更科学、更有效.文章拟从体育游戏的角度,分析在灾后校园体育课中运用体育游戏对学生进行心理救助的可行性,旨在为积极有效地进行灾后心理危机援助提供可行的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雅安地震后的救灾中,中国遵循着政府主导式救援与社会分散力量援助相结合的路线,使整个灾区从化解灾情到灾后重建得以迅速地展开.在援助效率上相对于五年前的汶川地震已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在整个社会援助过程中,灾区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中存在的问题也浮现了出来.通过对包括芦山县芦阳小学在内几所小学的走访调查,在灾后心理援助中发现灾区青少年存在依赖心理等问题,学校也存在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缺失的问题,文章就此分析问题的深层原因并从政府、学校、家庭三个层面提出重建对策.  相似文献   

19.
时言 《小学语文》2008,(7):23-23
5月20日起,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指示,由教育部组织十余位专家编写,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灾区学生心理援助读本《我们一起度过——献给地震灾后的孩子们》,陆续印制80万册赠送到四川、陕西、甘肃和重庆灾区的中小学生手中。周济部长、陈小娅副部长指示了读本的编写和出版工作。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的特大地震,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的损失,也给幸存者留下了深刻而持久的心理创伤.灾害发生后,大量心理学工作者不顾生命的危险、条件的恶劣,积极热情地深入到灾区第一线开展各种心理援助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