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国内外对生态城市的模式、规划、建设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之后,生态城市的示范建设逐步成为全球城市领域的热点,很多世界知名城市先后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很多的国家、城市等都先后开始进行生态城市的建设,也都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构想,并积极推进生态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我国城市工业化正在摆脱边建设、边破坏的路子,决策者在进行城市建设与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已经将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上.本文就国内城市存在的问题、生态城市的建设与规划和构建和谐社会与生态城市等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城市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是一个特殊的生命有机体.应当用生态学的方法和理论对城市进行重新解读.本文运用生态学思想解析城市的生态位现象及城市在生态环境中的进化过程,系统分析了城市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城市生态位"态势"、生态位分离与重叠、生态位扩充与压缩等理论和模型,阐述了城市发展的生态学基础,提出了城市生存和发展的生态位对策.  相似文献   

3.
加快城市森林建设 走生态化城市发展道路(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慧 《学会》2003,(11):15-17
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蓬勃兴起我国城市森林建设起步于 2 0世纪 80年代末期 ,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 ,城市森林理论研究与实践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和显著的成效。1.把城市森林建设纳入了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研究成果 ,从整个国土生态安全角度 ,提出了点、线、面相结合的我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科学布局的框架、建设技术和综合评价体系。城市作为中国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建设中的“点” ,其核心内容就是发展城市森林。通过在全国12个示范城市森林建设 ,对城市森林的建设理论、发展规划、构建模式、树种选择、…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随之走向一个新阶段。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生态恶化、交通拥挤、植被破坏等。新时期下,城市化的发展不应仅仅满足人口的城市迁徙,更应该向着生态化方向发展,力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绿色、环保、生态的城市,使人与生态系统相协调,并且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精神需求。本文从生态城市的定义入手,探寻城市生态规划的实现途径,并对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求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基于国内外关于城市增长管理的研究文献,首先,从城市增长管理的缘起、基本内涵、实践分析和效果评价等4个方面入手梳理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城市增长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分析国内学者关于城市增长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其次,重点对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的实践进行详细分析;最后,对国内外城市增长管理理论进行述评,并指出精明增长才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市增长管理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内外低碳城市的理论研究,本文在低碳城市与生态城市的关系、低碳城市规划的定位、加强碳排放统计的研究以及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低碳城市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面向生态-技术创新的城市生态位扩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生态理论和技术创新理论相结合,提出生态-技术创新的概念,进一步将生态—技术创新概念引入城市生态位研究领域,指出生态-技术创新是扩展城市生态位的唯一调控因子,并建立城市生态位扩展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生态位的构建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武汉市城市湿地现状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城市湿地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做了简单的概括,根据湿地研究理论对武汉市城市湿地的类型进行了基本的划分并对其分布与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此数据的基础上,对武汉市城市湿地变化带来的生态效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提出对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循环经济理论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理论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并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了生态城市建立的条件和步骤,提出了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建设若干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生态城市内涵的基础上构建生态城市的系统框架,包括复杂程度由高到低的3类系统和5个子系统,即属于人工抽象系统的战略系统、属于人类活动系统的社会生态系统和经济生态系统、属于人工物理系统的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设施系统;对5个子系统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阐述,并以广州市为例对广州生态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进行分析,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旅游生态足迹测评——以福建省福州市为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曹辉 《资源科学》2007,29(6):98-105
我国旅游城市众多,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正成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理论以其理论、方法的创新性和实践的可操作性,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基于生态足迹的理论,从旅游者消费结构特征出发,将城市旅游生态足迹划分为旅游交通、餐饮、住宿、购物、游览、娱乐等6个方面,并对福建省福州市的旅游生态足迹进行了测评,计算出2005年福州市的人均均衡旅游生态足迹为0.039795hm2,其中旅游交通的生态占用比重最大,达64.4%;化石能源地的土地类型占用最多,为66.9%,旅游活动对总生态赤字的贡献率为7.6%。旅游生态足迹的实证分析表明,城市旅游活动是一种对自然资源高需求和高消耗的综合性生活方式,是影响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各中心城市也纷纷提出宜居、生态的发展理念。本文选取2013年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30位的中心城市为对象,基于城市经济、城建、民生、环境等方面若干相对性表征指标对城市宜居水平进行了分析,以期探讨中心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共性问题及不同城市间的个性差异,并为科学评价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进行有益实践。  相似文献   

13.
吴鹏 《资源科学》2013,35(2):455-461
生态修复是全新的采煤塌陷生态环境社会治理模式,主要指在人工条件下对原有被破坏生态环境进行恢复、重建和修整使其更适合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生态修复法的价值体现在它对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及其对公众社会正义、分配正义需求的满足.生态修复不仅仅追求对于生态环境本身的恢复和重建,更体现了它对生态环境影响下人们权利和义务的修正,这一过程也同时反映出人们对于环境正义的述求,而环境正义的实质就是分配正义.这种正义价值的选择决定了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建设的目标应当包括经济利益的实现和环境利益的保障这两个基本方面.目前,生态修复实践已经在多个煤炭开发城市里广泛开展,但是理论研究尚局限在技术和管理领域.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研究存在理论研究不深入,相关法律制度欠缺等问题.选取安徽省淮南市采煤塌陷区的生态修复作为典型案例,深入研究生态修复理论,探索其理论的社会意义,并以此为基础完善采煤塌陷区生态修复法律制度,将有助于解决我国现实的社会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人地矛盾日趋严峻。为了实现长株潭城市群整体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借鉴紧凑城市理论,从城市群区域视角,探讨了构建紧凑且生态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马爱慧  张安录 《资源科学》2013,35(10):2061-2066
耕地生态补偿的主要相关利益主体对于生态补偿政策的接受程度和可能反应,是未来中国设计耕地保护政策时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本文选用湖北武汉市中心城区与远城区361份市民和383份农户的实地问卷调查数据,从选择实验法视角,分析城乡居民对于耕地面积、耕地质量与肥力、耕地周边景观与生态环境和耕地保护支付成本4项保护属性及所组合方案政策的可能反应和接受意愿.研究表明: ①城乡居民对除货币属性外的耕地保护属性的偏好与接受意愿存在差异,居民对耕地周边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最高,其次是耕地质量与肥力,关注较少的是耕地面积;②所有耕地保护属性组成的7个方案中,最优方案的支付意愿最高,意味着居民期待耕地面积、耕地质量与肥力和周边的景观与生态环境都得以改善;③城乡居民之间偏好与意愿存在着差异,这与社会经济背景,区域环境质量与文化程度有较强相关性.因此,以提高周边景观与生态环境属性的耕地保护政策,是未来耕地保护政策设计首要选择.  相似文献   

16.
以陆海统筹视角评价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对于促进海洋资源合理利用及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江苏省南通市为例,建立陆海一体的开发适宜性评价分类方案;基于短板效应,构建并计算两级开发适宜性评价体系;基于长板效应,叠置二级评价得分,获得一级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结论表明:①叠置二级评价结果后,海域建设适宜及农业适宜结...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城市管理日渐成为改善城市管理新的有效途径,城市管理远程监控成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重要一部分.文章主要从我国城市远程监控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城市远程监控应用领域探究,技术水平和软、硬件设施状况,实现功能表现,发展趋势与方向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孟霖  郭杰  孙驰  欧名豪 《资源科学》2018,40(1):11-21
本文基于供求理论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应用BP神经网络模型测算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以期为城镇建设用地的科学配置奠定理论与实践基础,实现区域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基于供求理论,可以从本底条件、技术水平、区位交通、集约程度、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等方面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②BP神经网络可准确反映各评价单元的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有助于提高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的精度;③根据测算结果可将研究区分为四个区域:高度适宜区可进行大规模城镇建设用地开发,但应注重城镇建设用地组团式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本适宜区可依靠高度适宜区发展,适度开发城镇建设用地;勉强适宜区城镇建设用地开发受限条件多,以基本农田与生态保护优先,选择性发展具有自然生态保护和经济开发效益的绿色产业;不适宜区应注重通过政策扶持,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④将城镇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与《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中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布局对比分析表明,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配置基本满足区域供求关系,但有部分位于勉强适宜区与不适宜区,建议将区内部分或全部规划新增城镇建设用地剔除或调整至高度适宜区与基本适宜区。  相似文献   

19.
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是优化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水污染、缓解城市缺水问题的有效途径,研究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动力机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和成熟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为例,在对海绵城市建设动力机制理论框架分析的基础上,类比系统动力学原理对海绵城市建设动力机制的作用原理、影响要素和演变过程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论:河南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内在逻辑就是内外生要素、动力机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互作用的过程。海绵城市建设动力机制是一个以内外生要素为形成基础,以市场需求和社会需求为动力诱因,以政府政策支持为发展路径的良性循环动力。  相似文献   

20.
城市河流岛屿是一种新型的游憩空间,探讨其脆弱生态系统的构成并对其进行游憩生态安全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系统生态学理论与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为基础,构建了包含岛屿核心区、河流缓冲区、城市影响区三大分系统与压力、状态、响应三大因子的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湖南省衡阳市东洲岛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河流岛屿游憩生态安全度较低,不同分系统的生态安全差异特征明显:岛屿核心区生态安全度最低,其生态安全问题最为突出,区域内大部分指标是生态安全的重要影响因子;河流缓冲区与城市影响区生态安全度较高,但区域内的一些因素对城市河流岛屿的游憩生态安全具有负向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