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简海云 《科协论坛》2007,(4):162-163
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动物迁徙的影响,结合经验和已有的例子(青藏铁路),提出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对动物迁徒应采取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2.
成宇 《百科知识》2004,(11):37-37
鸟类迁徙是个很大的课题,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谜。其中鸟类如何掌握方向就是动物学中很大的难题。有些研究表明,鸟类有发达的“方位感”是借助太阳和星辰的方位,从而判断并决定迁移的方向。曾有人将小鸟放入天体博物馆,在人为移动星辰的条件下做实验,结果证实,几乎所有的鸟都能根据星斗的方位飞向南方,而当星辰不见了时,候鸟则失去了定向的能力。但是,这一实验却被另一项研究所否定。当人们利用雷达对候鸟的迁徒进行观测,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因为许多鸟类都能在浓云密布,毫无星光的夜晚照样顺利飞行,并不需要把太阳或星辰的方位作为自己飞行的指南针。  相似文献   

3.
动物科学     
正鸟类迁徙路线形成原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詹祥江研究团队整合多年卫星追踪数据和种群基因组信息,建立了一套北极游隼迁徙系统,揭秘了其迁徙路线的主要形成原因和长距离迁徙关键基因。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据估计,全球现存1万多种鸟类当中大约1/5是迁徙鸟类,鸟类的迁徙路线几乎遍布全球。该文章全面结合遥感卫星追踪、基因组学、神经生物学等多种新型研究手段,通过多学科的整合分析,从行为、  相似文献   

4.
地磁场在一些动物的长距离迁徙等活动中扮演着定向和导航作用。本 文以鸟类为例 ,详细介绍动物地磁导航研究的主要进展,指出地磁场在鸟类归巢和迁徙活动中发挥重要的 “罗盘”作用。同时提出当前地磁导航研究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高山冰河消融,永久冻结带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尺度比过去3000年快了3倍。动植物由于气候变化改变了它们的栖息地和行为,高山冰河消融,永久冻结带融化,海平面上升的尺度比过去3000年快了3倍。动植物由于气候变化改变了它们的栖息地和行为,如中低纬度的生长季变长,极地动植物迁徙,一些物种衰亡,树木开花提前,昆虫提前出生,鸟类产蛋提前。昆虫及啮齿动物传播的疾病开始在从前没有发生过的地方流行。海水温度增加,北半球到热带中低纬度地区的平均降雨量增加,增加了某些地区的暴雨发生的频率。热带飓风、洪水、泥石流、非洲的干旱和饥…  相似文献   

6.
湘泓 《百科知识》2007,(6S):34-36
提到鸟类,人们立即想到的就是那些在天空中飞翔的美丽精灵。的确,在生物进化的历史上,鸟类的演化趋势就是身体逐渐变得小巧,行动更加灵活,越来越适于在空中迅速飞翔,从而能借主动迁徙来适应多变的环境条件。不过,也有一些鸟类,却向着相反的方向演化。它们的身体显著增大,翅膀退化变得很小,双脚则变得大而有力,只会走不会飞,特别适应在地面上生活,因此被称为走禽。这些鸟类种类不多,数量也不大,不是鸟类演化的主流,但它们的生活却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7.
迁徙鸟类与地球上不同生态系统、当地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文化的时空关联,诠释了"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用鸟类数量来确定国际重要湿地,将地球上受威胁最严重的湿地生态系统和水鸟这两者的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亚洲的湿地丧失和退化导致水鸟数量锐减,相关监测和保护已迫在眉睫。中国科学院联合10个国家的鸟类和生态环境相关研究机构,建立了亚洲最大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迁徙鸟类运动生态数据库,获得了亚洲大型鸟类迁徙策略和通道的基础数据。研究发现,亚洲20多个国家的大型迁徙水鸟均利用我国的湿地,其集中利用区域不超过国土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6条大河流域的湿地。进而,探讨了湿地面积、涨落区和水文过程与鸟类数量和行为的关联性。"大开发",尤其是对湿地和水资源的开发,导致了水鸟栖息地丧失和退化、水鸟数量锐减。从全球视角分析,保护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我国已对典型湿地开启了成功保护,这也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信心。最后,文章还提出了关于我国牵头组织全球迁徙鸟类及其栖息地监测和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研发背景随着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提升,资源开发趋于规模化,这给全球鸟类栖息地和鱼类繁衍地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是因为鸟类、鱼类对栖息地的组成和环境变化非常敏感。鸟类对生态系统的稳定和相对平衡起着一定的调控作用。在自然界中,鸟类可以抑制昆虫的过度繁殖,也可以调节小型动物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林、牧、渔业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我国是世界鸟类种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具有迁徙习性的鸟类就达800余种,无论是这些迁徙的鸟类还是留鸟,对于一个良好栖息地的需求是同样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陆军 《青海科技》2013,(4):24-26
鸟类环志,对于很多人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字眼。其实,鸟类环志是当前世界上用来研究鸟类迁徙规律最经济,简便,有效的办法。通过对环志鸟回收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候鸟迁徙的时间,路线,范围,高度,速度和种群数量,年龄等生态学规律。由此可见,鸟类环志和鸟类保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环志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鸟类这种大自然最美丽的生灵。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自然基金会2018年10月30日发表报告称,受污染、森林砍伐、气候变化和其他人为因素的影响,全球野生动物数量在过去40多年里下降了60%。1970年至2014年共有4 000多种鱼类、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及哺乳动物数量大幅下降。目前物种灭绝的速度比没有人为因素渗入之前快了1 000倍。到2050年,地球上不受人类影响的土地比例将跌至10%以下。世界自然基金会呼吁全球共同保护野生动物,扭转人类对自然产生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使用60座风能资源观测塔、170个自动气象站和50个基本气象站资料,完成了基于多源资料的第四次青海省风能资源评估报告。报告较客观真实地描述了青海风能资源的空间分布;首次比较系统全面地分析了风能资源参数特征;开展了全省风能资源数值模拟和气候变化对风能资源影响分析。  相似文献   

12.
王谦  张家慧  张萌 《科教文汇》2008,(8):109-109
中式英语是影响中国学生翻译和作文等英语学习的主要问题之一.文章从思维方式固有化、母语的负迁徒作用和翻译方法不当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并具体阐述了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科学家对鸟类行为的研究发现:乌鸦、猎鹰最聪明,鹌鹑、鸵鸟最笨。你喜爱的长尾小鹦鹉有多聪明?你家后院树上乌鸦的IQ是多少?请教一下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路易斯·莱菲布维博士吧,他研究出了世界上惟一的测量鸟类IQ的方法。他研究出的鸟类IQ指数不仅仅把相关要素从测量大型鸟类的大脑重量中分离出来,也为解释鸟类的长途迁徙以及研究灵长类动物和鸟类大脑的平行进化提供了线索。莱菲布维博士说:“我们尽可能地从鸟类学研究论文中汇集关于鸟类取食行为的各种例子,其中有些可能是现在人们从没有看到过的或是很稀少的。通过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隼科鸟类是猛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藏常见的鸟类类群,在生态系统的食物链起至关重要作用。本研究旨了解西藏隼科鸟类概况,通过查阅国内外隼科鸟类相关的文献及书籍,对西藏自治区隼科鸟类的种类、分布、形态及特征、栖息地、食性、繁殖、迁徙及种群和保护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结果表明,西藏发现和分布的隼科鸟类有7种,唯有红隼分布较为广泛,目前在西藏对隼科鸟类的研究相对较少,需要加强传统与新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和扩大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2004,(15):44-44
“因无序采摘和气候变化的影响,10年后可能再也无法在中国采摘到松蘑了”。  相似文献   

16.
如果你是猎鹰,你绝不想生活在这里.这里是鸟类的墓地--马耳他. 每年,各种鸟类都会在欧洲和非洲之间迁徙两次,而马耳他则是鸟儿们在长途跋涉中理想的中途栖息地,因为这个岛国位于地中海西西里岛南部,阳光明媚.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燕子在不休息、不进食的情况下能飞越海洋、沙漠?为了回答这一问题,科学家们设计了一条“鸟类人工迁移隧道”进行模拟的鸟类迁徙。人们从燕子的生物基因里发现,燕子有着迁移飞行的痴迷癖好。科学家将阁楼里的燕子放入“鸟类人工迁移隧道”,置身于  相似文献   

18.
近日,在Nature Climate Change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十分引入注目。报告称,由于人类活动对气候系统的影响,中国东部现在发生类似于2Ot3年破纪录的炎热夏季的可能性比上个世纪50年代增加了60倍。最新研究成果指出了气候变化对区域极端高温事件的影响,指出气候变暖会增加发生极端高温事件的风险,为气候变化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科学基础,同时也为人们认识当前的气候变化提供了参考。作为研究报告的第一作者,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首席气候专家孙颖研究员在气候变化科学研究领域曾取得多项重要的研究成果。特别是最近五年,她的研究中有一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在国内外引起一定的反响和关注,对揭示气候变化背景下季风的变化及其对中国夏季降水的影响,揭示人类活动和自然因子对中国地区极端温度的变化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西山赏鹰记     
正北京地处华北平原北部,南部平原水系相对较多,北部多山,西部有太行山山系。特殊的地理位置让这座古城成为鸟类迁徙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同时也让北京成为世界观鸟界闻名的城市。作为观鸟人,我更关注猛禽,去年国庆假期,约朋友前往西山去赏鹰,观赏迁徙的猛禽南飞。西山地处北京城西部,可以俯瞰香山,稍远处的颐和园也尽收眼底。猛禽迁徙,气流功不可没到达西山时已10时许,刚下车,就有一只矫健的雀鹰乘着北风炫技似的从我们头顶约5米  相似文献   

20.
美国“生命科学”网站近日评出世界十大超能力动物,它们拥有人类所不具备的神奇超能力。蜂鸟——可看到人类无法看到的光波蜂鸟以及其他一些鸟类可以看见人类所无法看见的光波。在紫外线下,一些我们看起来颜色单调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