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新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二者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出现时间的先后,而在于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不同。明确地说,所谓新媒体,是指一切区别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具有多种传播形态与内容形式的不断更新、不断涌现的新型媒体。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科技的变迁.具有越来越多的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如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楼字电梯广告、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等等,新媒体技术的诞生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2.
卫毓博 《传媒》2018,(2):73-75
在新媒体时代,深度报道依然是媒体专业性的体现.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受众阅读习惯的变化,深度报道从形式到内容再到传播都面临着变革,"中央厨房"的出现,为改进新媒体时代的深度报道提供了诸多机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纸质媒体日渐衰落,澎湃新闻新媒体上线,综合利用传统媒体的报道模式和采编团队和新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如何在电子屏幕上呈现出纸质媒体的深度内容成为媒体行业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将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和纸质媒体的内容结合起来,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多样化媒体的变革和发展,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部分,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发展。本文以电视媒体发展作为研究主题,首先分析了新形势下电视媒体受到的冲击,进而结合实际情况阐述了电视媒体发挥传统优势的基础和条件,最后从市场调查、电视内容、节目播放形式和语言使用、产业结构、节目类型和品牌六个方面,论述了发挥传统优势迎接新媒体挑战的策略,旨在为我国传统媒体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和发展重心。  相似文献   

5.
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三大媒体之后,“新媒体”(即互联网新兴第四媒体)概念的首次提出是在1998年5月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召开的年会上,为整个传播界带来了一场意识的变革。它将报刊“存内容于家庭”,广播电视“用户自由增长”与网络媒体的“个性化服务”的不同特点整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种新文化传媒形式。随着技术的发展“新媒体”的概念又加以延伸,第五媒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数字化媒体的广泛普及,我们迎来了新媒体时代。在这一背景下,新闻报道经历了显著的变革,展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新媒体技术不仅催生了新的传播渠道,还推动了报道形式的创新和内容呈现的个性化。本文从新媒体时代的基本特征、新闻报道的多元化表现、多元化趋势的动因等角度出发,研究和探讨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多元化趋势,分析其给新闻行业带来的深远影响,旨在为新媒体时代新闻报道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日本,社交媒体、网络媒体等基于互联网技术传播的媒介形式,可以统称中文语境中的"新媒体"。日本的新媒体普极较早,社会信息系统中,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顺应互联网发展不断变革,走向数字化或在线播出,新媒体则在保持发展势头的同时兼顾着传统媒体的利益,形成了当下日本较为良好的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竞争中合作的媒介生态。传统媒体在公信力、运营体制和受众粘度方面仍优势明显。日本新老媒体协同共进的现实,对中国媒体很有启示意义。媒介融合是大方向,但又是渐进的过程;建立在传统传播基础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也需在稳定中求变;未来传播是新媒体主导,但变革不仅是传播介质的改造;应立法保护纸媒内容原创,终结免费午餐,否则传统媒体难以为继,新媒体的创造力也难以激发。  相似文献   

8.
周文飞 《新闻传播》2023,(23):12-14
本文通过归纳和分析当前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状况和面临的问题,指出了传统电视媒体在内容生产、传播和商业模式上的局限性。然后,通过研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的新模式,包括跨平台内容发布、社交媒体互动、数据驱动决策等。并进一步探讨了融合模式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影响,包括增加用户参与度、拓宽传播渠道、提升内容个性化、推动商业变革等。最后,描绘了地方电视台媒体融合的发展路径和前景,为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传统电视行业与新媒体技术的有机结合,推动地方电视媒体向更加多元化、互动化和创新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的技术发展进程中,我国媒体之间的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在互联网技术的冲击下,我国传统媒体行业为了满足当下媒体市场的需要和群众的审美能力,就需要实行变革和创新,在新媒体工具和技术的影响下,逐步优化我国媒体行业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在新闻编辑工作中,新闻编辑人员需要依照新媒体的发展特征和方向逐步开展创新工作,争取能够给群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新闻内容,强化新闻信息的传播效果,推动我国传统媒体的变革和创新进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新媒体背景下信息生产、传播格局发生了深刻变革,媒介融合成为未来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依附互联网、手机的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冲击,同时也带来机遇。本文在媒介融合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技术背景下传统媒体转型之路,提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融合需要从理念、技术、内容这三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为了解传统媒体微博与新媒体微博信息传播规律与特征的差异,识别各类型媒体微博中具有高度影响力的媒体微博节点,以促进媒体微博的全面发展。[方法/过程]研究基于社会网络理论,选取新浪微博中的传统媒体微博及新媒体微博各50个作为研究样本,测度其社会网络结构特征,比较分析两者的信息传播规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传统媒体微博和新媒体微博网络整体均较为紧密,且传统媒体微博高于新媒体微博;信息在传统媒体微博网络中的传播较新媒体微博更为便利,信息转移效率更高,网络节点之间的整体凝聚性更强;传统媒体微博中纸质媒体微博在地位上占据绝对优势,而新媒体微博中各类型媒体微博则相对发展均衡;新媒体微博权利更为集中,呈现两极分化状态,而传统媒体微博则更为均衡。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theoretical displacement of incumbent media by new media versus empirical evidence of rising consumption of both new and incumbent media. By analyzing 4 years of biannual daypart media consumption surveys, this research reveals trends in the consumer use of advertiser-supported media in the United States. Large gains were seen in new media, such as Internet and e-mail, whereas incumbent media such as television, radio,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held steady or grew in core dayparts. The differential rates of change, with new media growing at twice the rate of incumbent media, created an overall increase in the consumption of ad-supported media. Implications for the displacement hypothesis, media saturation, simultaneous media consumption, and media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of media use during the 2012 presidential election examines whether online use, partisanship, and perceptions of media bias predict time spent with traditionally delivered media. Traditional media lost ground to online sources. Moreover, Obama supporters spent more time with liberal media, Romney backers with conservative media, and regardless of support, attention to neutral media increased. Respondents who thought the media were biased against Obama spent less time with conservative media and more with liberal ones and neutral CNN, while those who judged the media as hostile to Romney spent little time with liberal and neutral media.  相似文献   

14.
论流媒体时代的挑战与电视生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流媒体技术的出现使音频文件在网络媒体中的顺利传播成为现实,从而使网络媒体对于电视媒体的直接竞争开始突现.本文以"流媒体时代"下的电视媒体为考察对象,分析了流媒体带给网络媒体的新变化、电视节目媒体所面临的挑战、生存机会,并提出了电视节目媒体的生存对策.  相似文献   

15.
Fears exist that social media use by news media and journalists may affect basic journalistic tenets such as objectivity, gatekeeping, and transparency. As a result, more and more news media organizations are issuing guidelines to manage employee use of social media. In this article we discuss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of a selection of market-leading news media organizations with prescribed use of social media. Applying content analysis to 12 existing social media guidelines, we elaborate on the various types of rules linked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journalism. A key intention of this research is to provide insights for media management and journalism scholar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use of social media by journalist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guidelines by media organizations. More practically, this article can aid media organizations who are shaping their own set of rules regarding use of social media by their staff.  相似文献   

16.
赵平喜  周洋 《新闻界》2008,(4):19-21
本文从经济学视角解读了媒介自律和受众对媒介产品的注意力,媒介自律和消费的交叉弹性,媒介自律和受众效应最大化,媒介自律和媒介机构收益最大化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传媒公共性:概念的解析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媒公共性是在传媒体制规训下传媒实践公开性、批判性和公益性理念所产生的社会公器属性,包括应然和实然的双重含义,涵盖理念、体制和实践三个层面。传媒公共性问题实质是媒体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尤其是传媒自身的民主化问题,核心是传媒与政府、市场、公众之间的关系或传媒管理体制问题。考察传媒公共性,需区分应然的理想和实然的表现,采用历史的、动态的、政治的、阶级的观点去分析,区分展示的、操纵的公共性与批判的公共性。传媒公共性概念应用于中国,应当以哈贝马斯的公共性理念作为价值规范,同时结合我国传媒体制对传媒实践展开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8.
胡翼青  李璟 《新闻界》2020,(4):57-64,5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新旧媒介之间的关系一直被理解为处于竞合框架中平等主体间的博弈。然而智能媒体平台运作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使传统媒体处于一种被再度媒介化的进程中。所谓媒介融合指的是新媒体的转译过程。尽管新媒体的技术很容易被传统媒体所采纳,但后者运作的游戏规则却彻底被破坏了,其盈利模式的消解和话语权的旁落使大众传媒的新媒体实践与新媒体之间似乎总有一堵透明的墙壁。竞合框架的思维导致大众传媒在"轻视文本质量,重视技术分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使大众传媒彻底迷失了自身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 阅读推广离不开对推广媒体等手段的研究。当前,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媒体发展的主要形式。研究媒体融合下阅读推广工作的新拓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分析阅读推广中媒体的研究情况、媒体融合态势下阅读推广工作的模式和运用方法,总结图书馆阅读推广媒体融合的实践,提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媒体融合模式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结果/结论] 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需要更好地了解媒体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注重发挥媒体融合作用,更好地实现阅读推广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大众媒介的飞速发展使人类社会步入媒介化时代.如今,媒介已经成为人们社会政治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大众媒介具有巨大的影响,它缔造了人们所处的大众文化环境,制约了人们的认知与行为,这种无形的影响力被认为是产生媒介化的主要原因.伴随着媒介对社会无孔不入的渗透,受众对媒介的依赖也愈发增强,突出地表现为人对媒介的工具性依赖和内容依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