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新闻改革迫切地期待理论的指导和支持。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我主张创立、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众传播学。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新闻传播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产生、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让我们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回顾一下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和随之而产生报学、新闻学、大众传播学的发展过程吧。人类传播在历史上经历了四次大革命。第一次革命是语言的诞生。它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走上了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第二次革命是文字的出现,人类由口头语言传播发展到文字传播,使信息和知识能传播到异地,流传于后代。第三次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印刷机,人类社会随之有了三种  相似文献   

2.
论人类传播史上的五次革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人类传播史上经历了五次革命—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互动传播(以电脑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多种功能的信息传播)。每一次传播革命都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将人类带进一个新的境界,新的时代。每个国家或地区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竞争中的优势地位。它警示我们,必须积极参与传播革命,十分重视传播科技的开发、引进和运用,否则,国家付出的代价将是极其巨大的。  相似文献   

3.
从人类传播史看人类经历了5次媒体革命: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前4次媒体革命形成了报纸、广播、电视各领风骚的局面,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印刷术和印刷机的发明导致了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而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则导致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并将推动人类社会由工业社会跃入信息社会.这场革命已经并将继续给文化领域带来巨大变化.曹经在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中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中华传统文化应抓住机遇,在第二次信息技未革命中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朱妍 《传媒》2017,(10)
从纸媒到电波传播,再到数字传播,传播媒介的每一次变革都伴随着一次重大的媒体革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也正酝酿着一场新的革命.和过去一切媒体革命不同的是,新媒体革命意味着全民在线时代的到来,所有信息都能够在几秒内得到普遍、快速的共享,使人与人之间在信息上实现互通互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媒介不仅是工具,而且是一个实时共享平台.由著名媒体人仇勇独著、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2月出版的《新媒体革命:在线时代的媒体、公共与传播》一书,对这场新媒体革命作了一番透彻的解读.  相似文献   

6.
科技进步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以传承优秀文化、先进文化.传播科学理论为己任的出版业,在历史上每一次质的飞跃都是先进科学技术应用的直接结果。从古代造纸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的发明.到现代机器印刷和照排制版的广泛应用.以至今天数字出版技术的出现,先进科学技术一次又一次为出版业带来了革命。  相似文献   

7.
闫品 《新闻界》2003,(4):29-30
人类社会的技术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人类传播发展的历史,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以电子计算技术、卫星广播技术、宽带数据通信技术、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发展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人类社会跨入传播个人化、交互式的“后信息时代”。人类传播技术手段在经历了符号传播、语言传播、印刷物传播、电子广播传播和互联网新传播之后,又跨入综合图文、信息、声音、动画的实时在线传播的“流媒体”传播阶段,综合了电脑传输平台、电视广播丰富内容、视频音频数据格式的流媒体技术正推动人们迈向第四次传播文化革命。一、流媒体———广播电…  相似文献   

8.
黄焕明 《出版经济》2004,(10):38-39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五次传媒革命: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和数字传播.每次传播革命都使人类的交流方式产生了巨大变革,都使信息和知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都对人类文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传播是人的内在需要,是人处理与自然、社会及其自身关系的过程.从口语传播、文字传播到印刷传播、电子传播,再到给社会各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的互联网传播,人类生存的时间和空间一次次被打破和重构.当今的数字化媒体时代,个体主动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成为全新的"电子媒介人".  相似文献   

10.
1 从人类社会形成以来,已经实现三次伟大的革命,第一次革命,是将人类群体在生产劳动中所总结出来的经验,所获得的信息,所拥有的知识,转移记录到物质载体上,使其在失去了口传身教条件下,仍可保存下来继续传播,不断发挥作用.这就是古代人类创造的结绳记事,或者在岩壁上刻制岩画等,用以保存,传递经验、信息和知识的各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是推动图书馆进步的根本力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信息学的角度观察,人类社会的进步史就是一部依靠信息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历史.文章认为人类社会在信息传播领域经过了自然物粗加工的信息传播技术时期,以自然物精加工的信息传播技术时期,以光电技术为信息传播技术时期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为核心,其结果就是导致整个人类社会全新的发展与变化.对图书馆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就导致了图书馆的产生,也必然导致图书馆的革命.  相似文献   

12.
数字化时代的图书馆学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1图书馆学面临新的信息环境 当21世纪到来的钟声即将敲响的时刻,从欧美到亚洲,从发达国家到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兴起了一场全球性的信息革命的新浪潮.这次信息革命影响面之广,涉及技术之尖端,以及对人类社会行为方式的影响都是前所未有的,同第一次信息革命不同,这次信息革命出现在世界"冷战"之后,将是一次综合国力的竞争,信息产业成为国家重要经济增长点之一,也是制约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研究文献信息的采集、组织、传递和开发利用规律的图书馆学正面临着一个新的信息环境.新的信息环境为图书馆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此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图书馆学研究应当自觉地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抓紧机遇,迎接挑战.那么,图书馆学研究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70年代以来,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人类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虚拟的网络空间。目前,世界上互联网络人口已达21亿,覆盖了全球三分之一的人群。计算机网络技术共同开启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第三次浪潮",或者说将人类带入了"信息社会"。互联网为人类文化的传播提供了一个新途径。互联网是文化传播的一次重大革命,互联网对传播、繁荣一个国家的文  相似文献   

14.
网络冲击与新闻出版业生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末,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以计算机网络为代表的数字化信息革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也改变着传统的信息传播手段.几千年来,信息的传播媒介一直在发生着更替:从结绳、龟甲、兽骨、竹简、木简、缣帛,到土纸,机制纸的大量使用,是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一次革命;20世纪可谓是无线电的信息传播时代,广播、电视等现代媒介迅猛发展,使报纸、杂志和图书等传统纸质媒介经受了巨大的挑战;到20世纪末,传统纸质媒介遭受了猛烈的"电击"--它们正承接着来自互联网络的更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15.
方言电视节目热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艺 《新闻前哨》2008,(8):88-90
竞争是方言电视、节目兴起的外部因素,方言类电视节目兴起的内在动力是媒介传播的分众化、窄播化。方言电视节目让受众在同一时间不同频道、不同时间同一频道有更多的选择空间。从大众到分众,从单向传播到互动传播,被称为人类传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前四次是语言传播、书写传播、印刷传播、电子传播)。  相似文献   

16.
从古代藏书楼到近代图书馆的兴起,再到现在的数字图书馆,共发生过三次大的变迁,每次变迁都与人类社会进步和人类对文化的需求有关,同时每次变迁对历史文化的收藏、整理、保存、传播和利用都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是继文字、印刷术、电报以后人类的第四次传播革命.新传播革命本质上是传播革命资源的泛社会化和传播权力全民化,以“去中心—再中心”为基本特征,从而为执政党形塑了全新的执政环境,争夺传播主导权成为国家的全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正> 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媒体对传播人类知识和促进文明进步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从文字的创造、印刷木的发明和广播电视的普及,媒体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向新的高度迈进。同时,人类的每一次文明进步和科技的每一次突破,又极大地促进了媒体的变革和繁荣。 电子信息技木的蓬勃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媒体业从活字印刷到激光照排、从文字到声音、到图像、到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媒体正影响、改变着传统媒体.伴随而来的论调是,传统媒体末日已近.关于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关系,关于媒体融合,笔者有几点看法,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一、新媒体不是传统媒体的“掘墓人”,传统媒体可以借新媒体实现影响力与品牌的延伸.人类传播史上经历了多次革命,从先民的口语传播,到现今的网络传播,每一次革命,都是以满足人类需求为目的的传播介质的变化,也都是传播手段的飞跃.当下,新媒体蓬勃发展,是信息传播发展变化的必然,传统媒体借此丰富了传播方式,增加了传播出口.会使用新媒体,将是传统媒体人与时俱进的必备技能.  相似文献   

20.
正综观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传播革命——语言传播革命、文字传播革命、印刷传播革命、电子传播革命、网络传播革命,最直观的传播现象就是它引领了媒介形态的迅速更迭。上海交通大学谢耕耘教授有个形象的对比:"一种传播媒体普及到5000万人,收音机用了38年,电视机用了13年,互联网用了4年,而微博只用了14个月。"1而手机从一种简单的通信工具变成"第五媒体"用了10年时间。在这10年里手机经历了短信业务的蓬勃、彩信业务的多元化、"移动梦网"的发展,最终华丽转身一跃成为个人信息终端,成为被业界认可的"第五媒体"。2010年12月15日,《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在第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