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中期出现的“小女人散文”之“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作品取材上的“小”和意义上“小”的特点;时代和文学本身的因素是“小女人散文”曾经风行并一度出现繁荣景象的原因;而“小女人散文”最终却归于沉寂,其中不乏有尖锐的批评,批评家们大都用传统的文学价值标准去评判“小女人散文”。本文认为客观、合理而公正地看待这种文学现象,是批评家的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
新生代散文和“小女人散文”是90年代出现的两个重要的散文流派。新生代散文主要由60年代后出生的作者构成,他们以其纯粹的文学追求体现出一种“雅”的风貌;“小女人散文”则由一些女性作者构成,她们主要写一些娱乐性的晚报专栏散文,体现了散文“俗”的一面。两个流派各自有着自己的一些特点,现比较如下:一、在文体意义上有巨大区别;二、在写作风格上有明显不同;三、都有着一定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阅读散文,要点在于能从散开的“形”中找到隐含的“神”。要抓住散文的“神”就要从散文的“抒情、描写、议论”的词语人手,还要注意品味散文的开头、结尾和寻找线索、找准文眼、提炼主题。阅读散文的步骤是:搭好骨架找文眼,透过眼睛看灵魂。  相似文献   

4.
徐成淼散文是他散文创作理念的实践,在中国散文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他的散文注重追求文本的艺术性,由于其对散文艺术的追求和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他的很多散文形成一个突出的特色,即“超越时空”。这种“超越时空”的特色,大多不是通过专门的议论或抒情来完成,而是渗透在文本的叙述中,甚至于无法将其从叙述中剥离开来,因此,他的散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整体感,是匠心独运的艺术作品。  相似文献   

5.
散文是用隽永的语言抒写自己对生活中的人、物、事、景的感受的一种文体。散文的这一特点,使它具有一种特别的“味”,非常适合于朗读。那么,怎样才能读出散文的“味”来呢?  相似文献   

6.
李艳 《文教资料》2010,(3):9-11
儿童散文是通过童心、童真、童趣的自然流露所创设的独特氛围和独特情愫来拨动读者的心弦.使其动情动容。因此,儿童散文创作,关键是应该具备“真”与“趣”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回忆性散文中的“彼”是指散文的作者曾经经历时的情绪、态度、立场、情感等主观情思,“此”则是指作者创作时回忆相关人、事、景、物等或隐或显所流露出的情绪、态度、立场、情感等主观情思。这两者之间是不能轻易画等号的,其关系是复杂的。它们之间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三种:“彼”“此”为表里,“彼”“此”不同,“彼”“此”相同。在解读回忆性散文时,应具体分析“彼”与“此”,切莫让思维受“彼此”“彼此”的影响乃至左右,从而影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王从好 《学语文》2013,(5):9-10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明确提出了文学赏鉴方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那么,散文教学中如何应用刘勰提出的“沿波讨源”与“披文人情”的方法进行最有效的教学呢?散文的教学其实就是带领学生赏析散文的过程。目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是由“形”到“神”。也即由“采”到“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从中学课本所选用的“四记”看,无论文章内容,写作手法还是表情达意方面都说明宋代散文是唐代散文的继续,宋代的散文取得了空前的成就,涌现了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大家,明清散文实际上是在宋代散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我国当前的“随笔”和“文化散文”热,阐明呈现这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由,着重论述了“随笔”和“文化散文”的文体特征,指出它们虽然各有其相对独立的文体个性,但从文体源流和类型字上看,其仍旧归属于散文。文化品格是中国散文不可或缺的传统。  相似文献   

11.
散文是体验历程的产物,是纯正思考的结晶。散文之“神”,散文之“魂”就是作者对于人生世相的思考,对于生存之理的探索,这就是渗透于散文形象中的“哲思”。鉴赏散文独特的“哲思”美,需要开放性地理解。散文的本性是自身的独特性、自我性、思辨性、情感性的艺术整合。是散文家“人间情怀”的袒露,是散文艺术规律的体现,是散文审美意象由局限到开放的昭示。散文的哲思美,是浸透于散文艺术中的哲学思考,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发现和真理的追索,也是散文艺术的升华。哲理以思索的形式进入散文文本,不是对某种哲学思想的机械阐释,也不是对其功利使命…  相似文献   

12.
邓佑初 《湖南教育》2003,(18):34-34
中国现代文坛巨匠鲁迅说过:“散文这体裁,其实是大可以随便的,有破绽也无妨。”这句话,确实精审深刻,切中肯綮。他的话至少有两层意思:其一,不要给散文定形,不要把散文写得太拘谨;其二,在高度的自由灵活中,即使有些散放,有些不够“严密”和“完整”,也无关紧要。这两层意思中,以第一层意思为重,它点明的就是散文的“不定形”之美。  相似文献   

13.
周颖 《时代教育》2006,(12):19-20
以杨朔为代表的“十七年”散文,形成颂扬时代精神和诗化品格这种散文范式。由于政治权力的影响,散文这种极具个人性的文体,其自由言说的可能性失去了,其自由精神、独立精神丧失殆尽,“十七年”散文作家迷失在自我缺失的海洋里。  相似文献   

14.
苏轼散文名篇中的“五记”是指《喜雨亭记》、《凌虚台记》、《超然台记》、《放鹤亭记》、《石钟山记》,本文较为细致地分析了这“五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为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综述90年代以来人们对“大散文”概念认识上的分歧,实际上是对散文重“类”和重“体”认识上的分歧。笔者认为,从文体上而言,的确有一种“大”散文出现应予认定。第二部分,阐述“大散文”的艺术的审美特征,它们是:一、大篇幅、大格局;二、大境界、大气象;三,文化内涵和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概括论述了《孟子》论辩艺术的几个主要特点,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孟子的“仁政”、“王道”思想,及《孟子》散文深刻的思想性和突出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7.
王彗彗 《考试周刊》2013,(85):20-20
散文的“情趣”是指其在反映生活时所显示出来的富有感情色彩的艺术意趣。在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散文,它们绘声绘色地表现了生意盎然的情趣,清新灵动,惹人喜爱。读起来上口,评起来美妙,情趣是散文的本质特征,如今超达深远的情趣成为现代散文的美学追求,对现代散文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散文教学中,只有善识文眼,才能引导学生深刻领会散文的意境、神韵和主旨;只有理清线索,才能理解散文的结构特点,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艺术特色;而对散文开头和结尾的分析同样重要,既能使学生更好地握散文结构艺术的特色,也能使学生对文章主旨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散文教学中,还应善于分析散文的伏笔与照应、衔接与过渡等方面,使散文教学既突出重点,又能从整体上把握散文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9.
朱自清以“诗意”和“画境”为审美内涵,创造出富有现代生命活力的美感充盈的现代美文。“诗意”、“画境”、“理趣”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的审美境界,这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形成朱自清散文的美学追求、精神追求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小女人”散文曾一纸风行。独特的题材 ,独特的视角 ,独特的艺术风格 ,是它赢得读者的关键所在。“小女人”散文要求得发展 ,就要在坚持自身特点的同时 ,不断创新 ,尤其要在题材的开拓、主题的深化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