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余秋雨散文的根本特点是“随笔”体裁的扩大和丰富,他把随笔这种文体做大,文章做足,使之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余秋雨兼具了随笔写作所需要的学者的知识根底和诗人的才情,把个人的经历和体验,与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在历史文化的遗存中,探究民族文化的灵魂。人们选择余秋雨的文化随笔,是文学的渴求,也是知识的渴求。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这种所谓“大散文”或“大随笔”的新型文体实验,不仅为广大读者所接受,而且也影响了一些散文作家涉足这一领域,参与这一新型文体的实验,使这种文化随笔日趋兴旺。  相似文献   

2.
“随笔”,在文体上是散文的一个分支,从名称看,它应该比一般散文更加“随意”。随笔的最大特点就是“随”。所谓“随”,第一是指创作的状态。它是作者思想火花的自然闪露,心灵之燕的自由飞翔。它行文流畅,如山瀑飞溅,一泻而就;运笔舒展,如闲云野鹤,行止自如。随笔所反映的作者情感的律动,应该是最直接、最真切的。第二是指文章的取材与布局。它可以不顾时空的线索,不遵起承转合的规则,情感上可以大起大落,尽可天南海北古今中外地任性挥洒。第三是指文章的色彩。随笔是最富有色调的文体。它可以表达心底的狂欢,可以伸张人间的正气,可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西方Essai文体的涵义及其嬗变的考古探源,论述周作人采择Essai中的絮语体随笔,同时融合民族散文的传统,率先提倡、尝试“美文”的多维构因与历史功绩,但其摒弃论议体随笔亦给文体创造与现代散文带来不可弥补的硬伤。  相似文献   

4.
某大学办的杂志把朋友的一篇文章列入了“文章评改”一栏。这篇文章的确有缺点 ,评点人 (南方一大学中文系的副教授 )某些意见很正确 ,比如他指出的三处明显的疏忽 ,然而 ,评点人提的另外一些意见却叫人哭笑不得。比如说“文章的文体感不强 ,不象散文 ,也不象随笔 ,如果是散文 ,应该多些描写 ,如果是随笔 ,应该多些议论” ;再比如他说只能用“享受…感觉” ,不能用“寻求…感觉”等。这些看法其实是相当偏狭的 ,文章“不象散文 ,也不象随笔” ,可不可以是偏于散文的随笔 ,或偏于随笔的散文 ?散文与诗之间有散文诗或诗散文 ,它与随笔之间就不…  相似文献   

5.
文化随笔散文与单纯的文学散文不同:单纯的文学散文只是描述人生、情感、个人经历的东西,而文化随笔散文有更多的文化、文艺、思想和其他学科的气息。因此,文化随笔散文与其他散文样式相比,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更有文学和文化味;二是更有理性和思辩性。  相似文献   

6.
梁遇春随笔创作,是奉西方“Essay”为圭臬,以杂学作功底,常常作发散性思维,析理精微,笔锋犀利,形成一种“快谈、纵谈、放谈”的“杂谈式”文体特性.就精神实质而言,其思想言说具有一股强大的冲击力,撼动着读者脑海中既有的价值观念,并与中国散文向来重视情趣的传统有所疏离和差异.  相似文献   

7.
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文体特征。散文教学应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抒情、记叙、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8.
【关于散文随笔】散文和随笔越来越有空间了,我指的是互联网所带动的“博客”,它是发生随笔和散文以及杂文的最新场所.如果把这个场所里的空间和篇幅全部加起来,没有一个文本可以与其相争高下。所以.很多杂志报纸都开始转载那上面的文章。我的意思很简单.杂文随笔和散文比任何文体都与时俱进.充满朝气!  相似文献   

9.
随笔是散文的一种,它具有选材自由、写法灵活、文体多样的特点。练写随笔,有助于我们积累写作素材,通过“短、平、快”的方式掌握写作技巧。  相似文献   

10.
余秋雨散文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秋雨作品突破了他本人最初文体构思的设定,不是“游记集”。秋雨散文应被视为“广义”散文,其主体为“随笔”,很少篇什才是“抒情叙事并重”的“艺术散文”。它直接继承了本世纪初期现代文学先驱创立的思想文化传统,以其磅礴大气、文采横溢的艺术风格,精深奥博的文化意蕴,在中国文坛上,筑起了长达10年的亮丽风景线,给了人们各种各样的启示。它是一种宏大恢廓的文化目标的建树,它对文化与人格的考察思辨,可称为中国文坛“第一人”。它对“生命”奥义的开掘,正在引发出一群生命的共振  相似文献   

11.
刘绪源的《今文渊源》承续了周作人对审美价值倚重的散文批评理论,他从"为文"和"为人"两方面对白话散文的源头进行了梳理,在"谈话风"中寻找"文人"和"文心"。因此,刘绪源对有"我"、有趣味的杂文的提倡,实际上是对"五四"文人生存样式的追寻。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史范式,《今文渊源》呈现了刘绪源欲"以散文的形式表达学术思考"的努力;长期的编辑经验和儿童文学研究经验为他的"白话散文史"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和书写方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沈从文的散文及评论为证,说明沈从文乡土散文具有浓厚“形式主义-人文主义”的美学物质,在创作实践上能协调现实与想象,以美统摄真、对乡土人事作诗意重构及文化批评。此美学意识不但说明了沈从文的散文风格,更为中国散文史留下可供参考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
李德裕是中国古代具有“政文一体”特征的一个典型。李德裕政治性应用文融骈入散,是骈体应用文的一大创新;论说文持论精警,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文章是李德裕政治生命的产物、见证和组成,由作者兼资文武、英伟不凡的人格胸襟所形成的“雄奇俊伟”“英雄本色”是其散文的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14.
周晓枫的散文流露出较为鲜明的宗教情怀。因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其宗教情怀具有基督教色彩。不过,她常常在"宁可信其有"的思想基础上,用科学主义的观点来解析宗教,而不是以灵魂皈依的方式来信仰宗教。同时,周晓枫又对此世生活表现出充分的肯定。她的散文真实地展示了一个在宗教情怀和此世生活所形成的张力之间游走的、充满矛盾的灵魂,在主题探索方面为新潮散文开辟出了一片独特的空间。  相似文献   

15.
散文“文体净化说”置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作者对刘锡庆先生的“文化净化说”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质询。第一,净化说,同“大散文说”一样,都属偏激之伦,而且前者更甚,偏激而又固执。第二,净化说是论者自设的一把标尺,是一种没有现实根据的先验之论,是一个“伪话题”。第三,论散文不能就文体谈文体,反之则必须走向死胡同。第四,新世纪的散文需要整体全面的突破,要突破则必靠文化模式的改变,“净化说”于此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进入中国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完全正面的,我的理论正试图回到散文上去,与读者是亲近的,插科打诨的把我的观点说出来,非逻辑的\无理之理,我不会再写那种纯粹的学院派的理论了,我觉得那种论文是对理的谋杀。中国那些伟大的论文,《老子》、《庄子》、《论语》和《文心雕龙》哪一篇是用现在这种制蜡的论文模式,语言写的?中国最伟大的论文莫不是散文式的,包括朱熹、王阳明。如果中国的20世纪的新文化影响的论文这个小传统不自我反省,想想被文革抛弃、毁灭的那个伟大传统,只是一味地模仿西方,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当代教育的严重危机就来自以那种论文模式为基础的考试制度。而西方最近的思想家例如福科、罗兰.巴特、德里达等无不试图把他们的论文写得非理性,非逻辑,散文化。  相似文献   

17.
温和、宽厚、包容是澳门文学的主要品格,也是各文体观念的品格.无论是诗歌、散文观念,还是小说、戏剧观念的演变都是从现实主义的单一到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多元发展,但每一文体又各不相同,自有其独特的观念演变轨迹.未来的澳门各文体观念将会越来越成熟.  相似文献   

18.
有中国的伊利亚(兰姆)之称的现代散文作家梁遇春,以英国随笔作家兰姆谈话体随笔为结构基础,建造了一种类似的文体,但在创作和人生态度等方面却表现出与后者日趋明显的背离关系.本研究试图表明,外来影响的关键作用是为民族文学传统在现代社会的复兴提供形式起点.  相似文献   

19.
梁实秋先生是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一代宗师,其小品散文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幽默与讽刺并举的艺术风格。其作品或针砭时弊风情,或揭露人性弱点,或抒发生活感悟,或体察世态人生,诙谐幽默中展示着作者对于社会人生的真知灼见。这种幽默与讽刺并举的艺术风格的形成与梁实秋先生的出身、经历、文学观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的小品文由前期浮躁凌厉之巅向平和冲淡之谷转变,追求一种闲适蕴藉、“自我表现”的趣味之风;但透过其柔和的笔调,却又可以发现其散文貌似平淡实质蕴含“苦”和“涩”之味。由此,构成了其小品散文存在平淡与苦涩矛盾对立纠缠的二元风格。具体言之,“平和冲淡”不是周作人散文的唯一风貌,“凌厉苦涩”也不是周作人散文的仅有格调。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既“平和冲淡”又“凌厉苦涩”的,是由辐射性与内敛性这二元相结合的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对立又纠缠。周作人小品散文纠缠于二元之间的复杂风格,既让我们看到了其散文丰富多彩的一面,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颇受争议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