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学生通过在阅读中自寻问题,自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主体作用得以发充发挥。如何让小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学会提问题,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对此,我想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学贵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了疑问,才会开动脑筋,想方设法去解决。学生通过在阅读中自寻问题,自提问题,能力得到了培养,主体作用得以发充发挥。如何让小学生产生问题意识,学会提问题,是一个教学的难点。对此,我想谈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3.
学生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让学生在质疑中建构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背景与理念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言:“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无疑则不进。”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正确的质疑往往还是成功的开始。纵观科学史,每一次重大发现几乎都是从质疑开始的。正如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林怡谋 《考试周刊》2014,(41):72-72
<正>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学会学习,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是变"师问生答"的传统课堂模式为学生自主质疑、解疑、释疑的生动活泼的模式,启发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脑,不断产生疑问、提出疑问、解决疑问。一、加强引导,学会质疑在有效学习中必须由教师发"问",过渡到学生会发"问",有疑有问,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地学习。1.留给时空,有效质疑。  相似文献   

5.
孔子曰:“疑,思之始,学之始。”有疑问才能产生认知的需要,才能产生积极的思维。质疑一般经过有疑一无疑一有疑的过程。要使学生有疑,教师就应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促使学生在问题中产生疑问并大胆质疑。经过质疑后,学生往往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便开始处于无疑状态。在此情况下,教师要抓住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和时  相似文献   

6.
刘桂玲 《语文天地》2011,(20):39-40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爱问、要问、会问的习惯。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一、激发学生质疑意识,使学生爱问  相似文献   

7.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正确的质疑往往就是成功的开始.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产生智慧火花,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相似文献   

8.
翟新民 《化学教学》2003,(10):16-17
1 质疑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前提人的思维活动起始于问题 ,有疑问才会去思考。古人云“大疑则大进 ,小疑则小进 ,无疑则不进”。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 ,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有疑问是学习新知识、产生新思想、发现新观点的起点。伟大的物理学家爱  相似文献   

9.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注重鼓励学生质疑、猜想,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人托·富勒说过:“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  相似文献   

10.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认知冲突,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努力探索,在探索中去发现、去创新。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郑行宣 《教师》2011,(23):77-77
亚里士多德曾讲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呢?下面就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思想家培根有一句名言:“如果一个人从肯定开始,必从疑问告终;如果他准备从疑问着手,则会以肯定结束。”正因为“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李政道语),所以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应在质疑方法上给予指导,交给学生开启创新之门的金钥匙,人人参与,主动质疑,学会质疑,善于质疑。 1.抓住课题生疑。课题是课文的窗户,从课题可以窥视全文的奥秘。如果教师善于引导学生审视题目,引导学生生  相似文献   

13.
学须有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不疑则不进。一个明智的老师不但要把“释疑”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提问,以求最后释疑。如何激发学生质疑的兴趣、质疑的信心和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在人教版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必修(1)(以下简称新教材)的教学中,我们注重鼓励学生质疑、猜想,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1.鼓励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古人云:“学贵有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英国人托&#183;富勒说过:“没有疑问就等于没有学问.”  相似文献   

15.
正《语文课程标准》第二学段阅读目标要求学生"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表达自己的需要,这就是质疑。质疑就是提出疑难的问题。"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学习中随时随地都会碰到疑问,因为不懂,因为有"疑",所以要学习。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亚里斯多德说过:思维从疑问和惊奇开始。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疑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其思维活跃,学习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生疑、质疑,激起学生的创新欲望。  相似文献   

17.
古人有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这些都说明了质疑能力的重要性。而且新课标的要求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因为这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方法。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和研究,进而提高和发展他们的创新能力。下面笔者谈一谈在高中语文教  相似文献   

18.
古语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要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两句话已成为广大教师信奉的名言。的确,放眼今天的教学,许多教师已高度重视学生的质疑。然而,在如  相似文献   

19.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中国也有句古话:“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就应该是解决旧疑存新疑的过程。在语文教学中教会学生质疑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教会学生质疑呢?  相似文献   

20.
我国宋代思想家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美国教育家布鲁巴克曾精辟地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有“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等要求。毋庸置疑,学习的过程就应当是学生不断提出疑问、解决疑问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