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的对华战略、亚太安全战略是在它全球战略的框架之中.先有国家大战略.再有地区战略、对华战略。从历史上看.美国共有四种主要国家战略.选择什么样的国家战略对于美国的外交决策走向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汪明敏  万阔 《情报杂志》2023,(3):58-63+101
[研究目的]深入洞悉美国智库对华防务研究过程中从基本资料到特定知识,即从情报素材到情报产品的思维理念,深化对开源情报的认识,丰富开源情报理论研究,为全面提升开源情报研究能力提供“他山之石”。[研究方法]以美国最具代表性的对华防务研究智库2049计划研究所和新美国安全中心为研究对象,选取其典型的对华防务开源情报研究产品为研究样本,运用文献分析法探究美国智库对华防务研究过程中的开源情报分析理念。[研究结论]以2049计划研究所和新美国安全中心为代表的美国智库在对华防务开源情报分析中,强调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注重运用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力、问题描述研判和提供对策并举、追求分析成果的前瞻性和建设性,在价值观念上坚持符合美国国家利益和价值观,对华意识形态偏见明显。  相似文献   

3.
大国竞争时代,国会走上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前台,在美国对华科技竞争中扮演着复合型角色。国会是美国对华科技竞争叙事的构建者,对华科技竞争体系的设计者,对华科技竞争战略实施的保障者。介入姿态的积极主动、介入内容的广泛、两党持有共识、与行政部门有良好的合作与协调关系是国会介入美国对华科技竞争所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战略层面的新兴与关键技术的重要性、美国国内对华竞争共识的形成,国会内部的专门委员会与核心“鹰派”议员的推动以及院外利益集团的施压是促使国会介入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主要原因。国会介入美国对华科技竞争不仅会改变美国对华科技政策的决策环境、推动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长期化与制度化、增加中国应对美国对华科技竞争的复杂性与困难度,而且还可能促使形成国会与行政部门在对华政策互动上的新常态。  相似文献   

4.
杜艳 《科教文汇》2008,(2):117-117
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信息交流与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公共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外交方式,特别是美国的公共外交更是其推行“文化霸权战略”的重要手段,这和美国历史形成的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信息交流与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政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在此背景下,公共外交已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外交方式,特别是美国的公共外交更是其推行"文化霸权战略"的重要手段,这和美国历史形成的价值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刘传平  徐鹏 《情报杂志》2023,(4):84-89+177
[研究目的]近年来,误导信息成为美国对华舆论战中出现的一个新概念。研究这一现象有利于了解美国对华舆论战的特征,并进行反制。[研究方法]通过分析美国官方文件、智库报告和媒体报道,梳理美国以误导信息为武器开展对华舆论战的机制、应对方式和影响。[研究结论]美国以误导信息为由发起的对华舆论战,充分调动了传播过程的各个要素。美国这一行为的目的是遏制中国影响力,夸大了误导信息的作用,损害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孙际 《中国科技信息》2005,71(13):228-228
国内史学界在研究美国外交政策时,往往将视角集中于研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而忽视了美国人的文化价值观在其制定对外政策时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种独特的国家认同模式使美国人相信美国具有一种独特的国家身份,即自由的捍卫者,这就为美国外交注入了强烈的道义色彩,同时也导致了其外交中的干涉主义;而影响人们的政治态度及行为相关的信仰、习俗、思想等文化价值观,这些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尤其是那些决策者更是难以摆脱这些观念的束缚,这些美国人所特有的文化价值观对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使其表现出独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邱晓军 《科教文汇》2007,(1):149-149
宗教信仰是美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具有强大辐射性和渗透性的因素,宗教因素时美国的文化、教育、传媒甚至经济和外交各个方面都产生着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时美国宗教各个层面的探完和分析,基本展示了宗教时美国意识形态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半导体崛起将危害美国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已经成为一项“华盛顿共识”。美国率先发起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试图从征收惩罚性关税、加大投资限制、强化出口管制层面来遏制中国半导体发展,并从加大投资、推行优惠政策、培养人才等方面来增强美国半导体实力,以实现维护美国半导体领导力的目标。然而,美国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面临以下现实问题,包括供应链本土化难度大、阻碍半导体技术创新、损害盟友利益等。中美权力转移背景下,美国以提升半导体竞争力作为对华半导体竞争战略的核心,同时对中国展开更加精准的技术脱钩,中美半导体竞争的态势将愈演愈烈。在此基础上,本文为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半导体竞争战略提出三点对策:(1)加强对话交流,减少美国对华战略误判;(2)寻找战略间歇,突破美国封锁;(3)构建国内产业生态,加速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整体科技实力的不断提升成为美国对中国采取多种科技限制政策的直接原因。梳理美国对华实行科技围堵的动因和具体表现,旨在明确美国对华科技战略逻辑重点并针对此制定应对之策。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发起科技围堵的根源在于美国对自身霸权衰落的焦虑。美国通过出台系列法案限制中国科技企业技术出口、拉拢盟友建立“技术联盟”、加强对中国企业在美投资的资产审查和严格限制敏感技术对华出口等一系列围堵手段,导致中国进口尖端科技产品的难度加大,科创产品外企着手撤出中国。此外,需要特别警惕中美科技竞赛外溢到其他领域的风险。为此,中国可从三方面缓解美国对华科技限制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建立政府主导、多主体参与的科技发展模式;利用广阔的市场和良好的营商环境留住和吸引外资科创企业;扩大两国技术领域的合作增长点,主动塑造中美科技竞争合作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1.
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虽然隶属于不同的学科,但是都注重软权力的运用,其主要宗旨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向他国输出本国的文化、价值观以及制度等。在软权力的掩盖下,公共外交作为一种国际传播,成为了美国追求文化霸权乃至政治霸权的有力工具。尽管其具有隐性的"战斗性",但是我国应该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开展有中国特色的国际传播与公共外交,令世界倾听中国的声音、增加对中国的了解与认同。  相似文献   

12.
韩爽  田伊霖  张博 《情报杂志》2023,(11):41-47
[研究目的]通过研究2022年度美国供应链安全政策,深入分析其演变逻辑以及发展趋势,为我供应链安全情报工作提供优化建议。[研究方法]采取政策研究、历史研究以及案例研究等研究方法,系统回顾拜登政府密集出台的供应链安全政策,透析其围绕关键产业、能源供给以及关键要素实施的一系列供应链安全措施的核心意图,一方面其在国内综合运用“压制性”管制政策以及“自强性”产业政策保证关键以及新兴产业的供应链韧性,另一方面其在国际上建立“小多边”联盟和双边伙伴关系寻求美国利益优先的多样化供给布局。[研究结论]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竞争的外交策略,拜登政府供应链安全战略有鲜明的对华脱钩色彩,阻碍我关键核心技术的国际合作,蚕食我制造业国际市场份额,我国应建立供应链安全情报系统,在充分了解和评估全球供应链情报的基础上,提升自身供应链韧性,积极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13.
[研究目的]通过梳理和分析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动因与路径,为我国因应工作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基于拜登政府官方文件等开源资料,采用文本分析与战略研判相结合的方法,梳理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原因与措施,并探讨中国的应对之道。[研究结论]拜登政府对华人工智能产业打压的动因涉及技术霸权、经济利益、安全驱动、意识形态四方面,其做法包括:强化价值观冲突与舆论攻击,联动使用法律、出口管制等国内政策工具,扩大排华技术联盟等。我国可从国家战略、外交、产业、反制工具等方面做出有效应对。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拜登当政后中美关系走向成为全球焦点,美国智库对美国内政外交影响深远,研究拜登新政期间美国智库涉华信息热点及其对华态度,为我国认识和评估中美关系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方法]以美国18所智库在拜登“百日新政”期间公开发布的涉华文章为研究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美国智库关注的涉华议题及其态度倾向。[研究结果]美国智库重点关注中美关系、中国内政外交、中国意识形态、中美贸易金融、中美科技竞争与新冠疫情等议题。美国智库对华态度呈现出“竞合观”与“冲突观”两种基本形态:“竞合观”主要来自自由派智库,主张“胜出”中国的方式是“强己”,在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框架下与中国在局部领域开展合作;“冲突观”主要源自保守派智库,忽视共同利益,建议美国政府对华采取强硬手段,以遏制中国发展,赢得竞争优势。其中“冲突观”占比最高,成为美国智库对华态度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5.
进入全球信息时代,文化软实力建设已经成为国家提升综合国力及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继中共十七大之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再次被列入议事日程.可见文化软实力早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并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核心任务。美国作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文化软实力建设亦是首屈一指。本文试从文化外交、文化产业、文化价值观三方面论述美国文化软实力在政治、经济及文化建设中的一些有益探索.并结合中国实际分别提出几点启示。  相似文献   

16.
庄晨  吴绍忠  刘玉莹 《情报杂志》2023,(1):75-82+112
[研究目的]美国情报授权法案作为情报监督立法的重要形式,对美国情报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对其中的涉华内容进行梳理分析,能够帮助我们了解美国对华情报政策的演变特点和趋势,为我国情报部门提前部署应对策略提供参考。[研究方法]以2016财年以来,美国国会通过的6部情报授权法案(2018财年、2019财年和2020财年只颁布了一部情报授权法案)为研究对象,采用内容分析、定量统计等方法,梳理美国情报授权法案中涉华内容的演进过程,预测美国对华情报政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进而得出对我国有益的启示。[研究结论]在后疫情时代的大国博弈环境下,美国情报授权法案逐渐扩大对华情报工作范围,从军事、政治领域的对抗扩展到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未来将持续关注中国在海外利益、数字货币、绿色创新方面的发展。为了应对美国对华情报工作,我国应从完善情报监督立法、推动竞争情报在关键领域发挥作用、加强海外利益保护、树立保密意识等方面做重点努力。  相似文献   

17.
蔡文 《科教文汇》2012,(21):207-208
作为国家利益的最根本要素,政治、军事、经济和科技对美国对外政策无疑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作为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美国文化则对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其中,"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对美国外交产生过历史性的影响,不仅成为美国早期的建国思想,而且至今左右美国对外政策的走向。总之,美国对外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政府做出判断的价值取向及美国人根深蒂固的美国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美贸易往来的深化和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增长,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随之加深,中国对美国贸易顺差越来越大,引发了美国对来自中国的产品的各种抵制,中美贸易摩擦更加严重。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分析了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对中美贸易不平稳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通过历史法梳理出冷战结束后到本文研究的截止时间(2014年8月27日)内,美国在东海、台海和南海问题上对华立场的标志性事件,以专家法赋分进行半定量化处理,以时间序列法进行研究,结论表明:自冷战结束后,美国在“三海”问题上对华采取了一贯性的遏制立场。这一趋势在2009年以后,尤其在2011年后呈加剧态势,本文的工作为预测未来美国在“三海”问题上可能采取的对华立场提供了有科学依据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连续10年成为遭遇美国337调查案件数量最多的国家,美国对华337调查已成为中国产品进入美国市场的重要非关税贸易壁垒。在未来二三年,由于经济发展形势、企业自身的问题以及337调查易于操作等因素,美国对华337调查有可能持续上升。为此,中国要积极应对近期复杂局势,建立长期应对机制;利用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平台,要求美国修改337条款;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为根本,建立行业专利联盟应对纠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