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下的网络化失地农民教育培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失地农民提供均等化的教育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能。单一的职业技能培训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需求,导致培训收效甚微。从培训机构的网络化、培训模式的网络化、培训内容的网络化以及培训技术的网络化建立起多层次、多维度教育培训网络,以提高培训效果,落实均等化的教育服务。设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基金可以解决失地农民培训经费问题,以促进网络化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服务真正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2.
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与政策取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把失地农民变成城镇市民,农业劳动者转变为具备多项技能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营销人员等,是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搞好基础性与实用性、一般技能培训与高级及特殊技能培训、理论与实践、生产与生活、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知识教育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是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基本原则;应从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和基本技能教育培训两个方面来构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内容体系;职业技能培训、创业与就业教育是失地农民专业技能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心理咨询与角色转换教育、职业道德与诚信教育是失地农民基本技能教育培训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3.
冯俊丽  樊迎光 《考试周刊》2013,(15):192-193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我国的失地农民数量连年递增。为提升失地农民的就业能力,进行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势在必行。总体来看,针对失地农民的现有技能培训方式较为单一、效果不尽如人意。网络化的教育培训针对失地农民的群体特征,形式灵活、直观生动,可有效增强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教育培训是帮助失地农民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我国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尚处在探索阶段,培训机制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教育培训组织管理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的经费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培训主体单一,教育培训内容及方式更新机制不完善等.健全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机制需要建立并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完善培训经费的保障机制,完善培训主体的孕育机制,健全培训内容及方式的更新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及构建培训效果的反馈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5.
作为发展性公共政策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但实践中还存有不少问题,影响了政策绩效.基于项目管理视角,分析失地农民教育培训状况及其深层次问题可知,引入项目管理理论与方法,有助于解决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失地农民培训效果.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已经迈入了大数据时代,数据处理是信息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和依据。教育培训领域的信息化,必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基本要求,将数据处理作为教育培训的一种重要形式,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提高教育培训的科学性,不断提高教育培训的水平。在林业行业的干部教育培训也应如此。本文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在介绍大数据时代的概念及要求的基础上,论述了大数据时代对林业干部教育培训的基本要求,阐述了数据处理方法在林业干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以期能够给林业干部教育培训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7.
调查显示,浙江衢州、四川达州、宁夏银川、河南郑州四省市的部分地区,均在开展失地农民教育培训活动中取得一定经验.概括地说,衢州有关部门合力筹建专门的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中心;达州着力做好失地农民的就业服务保障工作;银川出台相关政策确保失地农民参加教育培训的权利;郑州部分失地农民接受完培训后领到相关从业资质就业上岗.  相似文献   

8.
陈春明 《家教世界》2013,(2):217-219
当今,信息化是社会的发展趋势,离开了信息化,就会成为信息孤岛,与世隔绝,谈不上发展。发展离不开各级干部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带领人民群众走向一个又一个的辉煌,而党的干部在新形势下要提高自身素养和能力离不开个人的努力学习及培训。党校是培养党员干部的主阵地,要提高党员干部的能力,也必须在信息化时代中进行不断创新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使党校干部培训走向信息化发展的道路。一、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意义干部教育培训创新模式应适应新形势下的信息化要求。旧模式的干部培训形式已不太适合新时代干部求新、创新、务实、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前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失地农民也随之增加,然而在对我国失地农民进行利益补偿的机制中却长期以货币补偿为主,忽视对失地农民的教育培训,造成失地农民就业困难、缺乏保障等不良后果。为提高失地农民素质,增加其就业和市民化进程,通过实证调查的方法,结合对天津失地农民利益补偿的调查,提出应在失地农民补偿机制中加强教育培训力度,提出加大失地农民教育培训专项资金的投入,政府履行相应的教育培训职责,改变教育内容、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包含了技术层面、制度层面以及观念层面的全方位适应。当前,失地农民存在城市生产技能缺乏、制度规范遵守习惯差、思想观念保守落后、前途认知迷茫等适应不良的现象,迫切需要各地政府广泛深入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城市制度规范教育以及思想观念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培训,以有效促进失地农民的城市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1.
云计算作为当前影响未来教育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其安全可靠的数据存储能力、强大的计算能力、方便快捷的服务将为整合教育资源,消除系统间信息孤岛,建立开放、兼容、共享的教育培训信息化平台提供可行的技术方案,有效推进教育培训信息化发展.干部教育培训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信息化是扩大干部教育培训规模、提高干部教育培训质量、增强培训效益的重要举措.提升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建设水平,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改革创新的实施基础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目前从社会保障体系、征地补偿制度两方面研究得较多。教育培训作为解决失地农民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其研究处于探索阶段,主要是从培训现状与问题、对策与建议、培训方式或模式、培训内容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的。其中大多数学者采用问卷和访谈对某一地区(如上海、西安、广州和重庆等)的失地农民培训进行调查,介绍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这些研究对实践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3.
针对我国目前劳务工教育培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育和培训的“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活动名称、教育培训经费、条件与师资的解决、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建设、劳务工教育培训体系与网络平台的建立,以及激励政策、监督与管理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补偿性培训:消除失地农民社会排斥的新思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失地农民是城市化中产生的一类特殊弱势群体,遭受到诸如经济、政治、福利制度、社会关系网络以及文化和心理等多方面的社会排斥,从而陷入"社会断裂"困境。而国际经验表明,补偿性培训不仅可以改善收效甚微的失地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发展能力,进而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排斥。因此,必须采取"果断的行动",并通过立法和政策措施设立失地农民教育培训基金,以便推进失地农民补偿性培训的顺利开展;通过补偿性培训,消除失地农民"文化上的欠缺",为其职业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奠定基础,从而保障失地农民的可持续生计,以便融入主流社会。  相似文献   

15.
以人为本 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失地农民,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一个新的社会群体。他们失去了土地就意味着失去了最根本的就业岗位。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已影响到城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发展。教育培训是提高失地农民素质,促进失地农民再就业的强大动力。树立“以农民为本”的观念,充分认识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完善失地农民再就业教育培训机制,强化政府主导和服务职能;强化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增强失地农民的可持续就业。重视失地农民的再就业教育培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6.
教育内涵发展客观上要求教育发展方式的转变。教育培训改革作为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内容,对教育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培训中存在的教育培训对象尚未覆盖所有教育从业人员、教育培训机构不健全、培训课程建设滞后、培训模式绩效不佳、优质培训师资缺乏等不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突出问题,提出教育培训改革的结构路径、技术路径和制度路径三大改革路径及教育培训体系、教育培训机构、教育培训课程、教育培训模式、培训者群体专业化、教育培训研究、教育培训资源配置制度、教育培训考核和问责制度八项配套改革要点,以期对我国当下的教育培训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7.
在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信息化教育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所以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需要探索基层党组织信息化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在本次研究中,本文首先详细分析了基层党组织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意义,其次对党组织信息化教育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其中的问题,最后提出了信息化教育培训的方法。从本文的研究结果可知,现阶段基层党组织在信息化教育培训中面临诸多问题,所以需要优化信息化教育培训方案,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首先概述了在铁路企业内部开展职工教育培训的主要作用,并深入的分析了当前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而按照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要求,详细论述了创新铁路企业职工教育培训模式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上海市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对策与行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职教观的影响下,高职院校的教育时象涵盖了社会所有成员.开展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新使命,是解决社会问题、体现人文关怀、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有效渠道.外来务工人员教育培训的模式有市场主导的技能证书培训模式;市场主导下的学历教育模式;校企合作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政府主导下的政府、企业和培训机构合作的技能培训模式;公益性的人文教育模式等.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失地农民是一个非常特殊群体,在城市发展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弱势地位,当前我国各地解决的应急办法一般就是安置、赔偿和买社保,还处于生存型的应对层次,失地农民问题初期可以这样解决,但是长期看来是不行的。为此,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最关键的和治本的办法是采取发展性政策,对失地农民实施转移培训教育,解决其就业问题。对失地农民进行转移培训教育为我国解决失地农民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新路径,但是当前失地农民的转移培训教育可以说在很多方面才刚刚起步,可以说还处于缺位的不良状态,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和问题,比如功能取向、培训教育的资源问题、培训机制不完善和驱动力明显不足等等问题有待及时回应和处理。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要从多个层面着手努力,才能够推动我国失地农民转移培训教育可持续发展,增强失地农民的发展力、向心力和认同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