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幼儿教师领域的深入研究,幼儿教师的倦怠行为也受到了很多关注,作为幼儿教师的失范行为,职业倦怠行为的成因我们更应该关注。因此,对辽宁省178名农村幼儿教师进行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行为问卷调查,发现辽宁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不容乐观。根据调查研究分析幼儿教师倦怠的成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为幼儿教师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幼儿教师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因其服务对象的特殊性也成为职业倦怠研究的焦点之一。基于此,采用张冬梅编制的《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调查问卷》,对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幼儿教师在情绪衰竭维度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类型幼儿园教师在情绪衰竭、去个性化及职业倦怠总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班级的幼儿教师在职业倦怠各维度及总分上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幼儿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严重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工作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大、社会认同不高、自我价值不能实现以及幼儿教师个人心理承受状况差异是造成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本文认为,要消除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可依靠幼儿教师提高自我干预自我调节能力、幼儿园科学管理以及社会正确评价幼儿教师这三种途径.  相似文献   

4.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越来越影响幼儿教师的身心健康,也越来越影响到幼儿教师的教育工作质量,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关注.对中国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表现、影响因素以及缓解对策上,目前的研究存在着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单一以及重复研究较多的不足,希望未来的研究者能够丰富研究的视角,拓宽研究的方法,多做创新研究等使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与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倦怠与职业幸福感是职业人对其职业所产生的两种性质截然相反的心理体验,两者存在相互排斥的关系,即缓解职业倦怠有助于提升职业幸福感,而提升职业幸福感自然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教师目前普遍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现象,幼儿教师因其工作压力更大与待遇更低而出现了更为严重的职业倦怠,大量优秀幼儿教师流失.为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提升其职业幸福感,政府和幼儿园应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与收入水平,实行以人为本的园所管理,并积极创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与友善的园所文化.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贵州省129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依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状况为中等程度倦怠.在倦怠的三维度上,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最高,其次是情绪衰竭维度和去个性化维度.不同年龄、教龄、学历、职务和不同班级幼儿教师在三个维度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携手走出职业倦怠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有关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表明,我国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已不容乐观。造成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需要教师、管理,甚至理论工作的积极面对。本期编发一组相关章,期望能对读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在我国,职业倦怠已经成为教师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之一。以福建省的幼儿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查研究福建省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并不十分严重,但已经普遍存在,与教师是职业倦怠的多发群体这一推理一致;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虽不严重,但情绪衰竭较严重;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是一个上下波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已严重制约了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影响了师生关系的构建、幼儿的身心发展及家园的沟通与联系。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采取多种措施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0.
张娜  周燕 《少年世界》2009,(6):8-12
幼儿教师已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基于现有研究多是从心理学观点探讨影响幼儿教师职业倦怠的人格与个体因素,本文试从社会结构因素、人口统计与组织因素三个方面进行社会学解读,即幼儿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低下;幼儿教师群体多为学历水平不高的"新手型"年轻女教师以及办园体制、幼儿教师角色冲突及园长管理风格等组织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