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初中化学在学生眼里是在九年级刚刚接触的一门学科,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在任何一个化学工作者眼里就具有不可磨灭、独一无二的"美",我们作为从事化学教育的教师,在进行化学学科教育的时候也需要帮助学生发现这门学科的"美",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存在很多"美"、"妙"的地方.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没有审美教育就没有任何教育".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人类生存生活的一种存在方式,而文化的世代传承、创新和进化需要借助教育机制。教育与文化两者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和互动发展的共生关系。从解析"文化传统"与"教育传统"两个概念及涵义入手,分析了二者作为特定术语所蕴涵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3.
逸夫怡安小学在桥东教育局"均衡化、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引导下,形成"一种文化",完成"两个重构",养成"三个习惯",从而形成了"生态教育"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4.
汪荣跃 《教师》2013,(31):30-31
中学阶段是初中生身心发展关键期、"三观"形成时期、人生发展的"黄金期",是告别童年,向成年靠近的过渡期——青春期,这时期中学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于半成熟,像个"小大人",是中学生身心发展变化最快的阶段,也是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时期.教育部颁布《中小学心理健康指导纲要》后,广大中小学普遍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常规任务纳入工作范围.但我们也看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特别是特殊生心理教育问题,对此有必要进行认真探析.如何对这些"留守子女",进行健康心理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成了中学教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就"留守中学生"心理教育问题找出原因,寻求有效解决的办法.  相似文献   

5.
在文化多元、选择多样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走向文化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思想政治教育依赖于人的文化交往,文化交往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前提;文化交往活动是思想道德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的源头活水。思想政治教育交往过程的文化展开,就是要在多元文化交往中"立魂",在优秀文化融合中"共生",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在场",可基于多元化、人性化、网络化、生活化视角建构走向文化交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相似文献   

6.
青年教育要提升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了解青年生活的真实情况,而青年"族"现象由于其自发形成的特征,因而可能更真实地反映青年的生活状况和内心世界,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青年"族"现象大体可以概括为"一个特征,三种类型",它所赖以形成的根本原因和深层次内容,我们大致可以从"青年性"和"时代性"两个方面来进行把握。社会的变迁使得青年的成长过程变得极其错综复杂,也拷问着青年教育。我们应当顺应变化,使传统的组织优势更具科学性、前瞻性,切实帮助青年解决"过渡的时期"所产生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7.
校企合作是技工教育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旨意是在解决育人与用人之间的统一,尽量缩短二者之间的距离。"育"是为了"用",没有"育"就没有"用",企业和学校本应很顺畅地达成一致。但在现实中,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校企合作之路走得并不是很顺畅,虽然已经出现了一些很好的实践经验,但是,这其中一些问题的存在还对校企合作顺利发展产生着阻碍的作用。如何解决这些有阻碍性的问题,《校企合作发展框架研究》一文给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人才的培养应注重两个方面--"学科教育"和"人文教育",这同时也是21世纪大学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是开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奠基石。  相似文献   

9.
成尚荣 《江苏教育》2010,(10):24-24
洪泽县实验小学正在创造一种学校文化,这一文化的核心是成长。用校长李建成的话来说,"让我们一生幸福成长"是洪泽实小的办学使命和教育理想,是他对教育的新定义。这一理念似乎没有多少"新意",因为大教育家杜威早就说过"教育即生长"。但是,对这一理念究竟如何理解,如何与时代的要求相一致,又如何把这一理念与实践推向深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国内外教师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探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另一种新理念——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共生效应"。要营造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共生效应",需要激活教师的共生意识;构建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发展中"共生效应"的机制;创造有利于形成教师专业发展中"共生效应"的良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教育哲学的发展在整体上是不断前进的,但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国的教育哲学研究存在一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最重要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做一个文化自觉者。换言之,就是在教育哲学领域中做一个对教育哲学有所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的人。首先,我们应该做到"各美其美",就是挖掘中国文化教育的智慧,成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教育哲学的守护者;其次,要做到"美人之美",即善于吸收和借鉴西方文明学的成果,成为一个西方教育哲学的淘金者;最后,应该做到"美美与共",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教育哲学思想融于一炉,进而对建立有特色的中国教育哲学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多元文化冲击着大学核心价值观,校园的多元价值标准泛滥影响着我们的教育目标和人才标准。高职教育面对诸多危机,科学发展观为我们解决危机指明道路,坚守多元文化动态平衡培育一元核心价值观是化解危机的当务之急必由之路。培育大学核心价值观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引领融合并与时代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3.
我国少数民族学校教育以汉文化为主流传播信息,忽视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和个体的文化背景,将"异质"文化"强制性"介入到少数民族文化中,从而导致本民族文化发生"中断"。文化的"中断"给个体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作用。要解决此问题,重视个体生命的根本性需要,秉承求同存异的共生理念是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4.
刘弛美 《考试周刊》2011,(34):224-224
"技术"作用的对象是"物",而"艺术",作用的对象是"人"。我们教育作用的对象是"人",尤其是初中教育作用的对象不是一般的"人";他们是少年,思想活跃,行为好动,朝气蓬勃,可塑性极强,是生龙活虎的"人",处在长身体,形成世界观的时期。所以,初中教育更应该是一门艺术,不能把它看成是一门技术,更不能把它看做是我们吃饭谋生的手段。我们应该用艺术的标准去衡量、要求本职工作,  相似文献   

15.
近现代以来,日本的高速发展与其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在日本爱国主义教育又称为"爱国心"教育,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它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从最早的"忠君爱国"转化为"为了战争可以牺牲生命的爱国心",直到战后的"为了和平和共生的爱国心",通过研究其漫长的历史变革,总结其爱国心教育的特点,进行批判从而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6.
学校文化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学校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快乐是人因需求得到了满足,于生理、心理上表现出的一种反应。当快乐与学校文化相遇,就形成了以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快乐学习和终生幸福为基点的"快乐教育"学校文化理念。"办快乐教育,使学生是最幸福的",这就是我们迁安第二实验小学的"快乐教育"的目标,也是家长们、孩子们的心愿。  相似文献   

17.
"我们教育的孩子应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成为能够适应21世纪世界发展潮流需要的有用人才。"当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来到全国政协教育界别联组会上,回应政协委员的提问时,他用三个词表明自己心中的"中国教育梦":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人人成才。(《光明日报》3月8日)教育部长的"教育梦",也是国人的"教育梦",实现这样的"教育梦",必须依靠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8.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又是适应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激烈斗争的需要;既是解决大学生现实问题和矛盾的需要,又是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需要。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系统工程中,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  相似文献   

19.
马君诚 《考试周刊》2011,(53):62-63
校园需要"诗意",教育需要"诗性",师生需要"诗情"。本校"让校园充满生命的灵动,让生命追寻诗意的栖居"的教育理想,不仅仅是一种整体的文化氛围构想和主题命意,还是一个贯穿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文化教育系统工程。将"儿童诗"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和实施,不仅能让学生增长文化知识、深化生活经验、启迪心智成长,而且能健全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个性,并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校的特色形成。  相似文献   

20.
陈敏 《考试周刊》2011,(27):87-87
数学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课堂教育就应提供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它既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又是改革的热门话题。如何让学生从"被动学—厌学"转化为"愿学—乐学—会学—创造性地学",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