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事业是一种社会性很强的事业。我们办报纸、办电台、办电视,是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也是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需要。可以说新闻事业与社会息息相关。它立足社会,反映社会,为社会服务. 在新闻改革中,新闻界同志提出了“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的口号,并且作出各种努力,使新闻更加广泛深入地介入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特别是电视的发展、普及,使人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开展多种多样的社会活动,使报纸、广播、电视广泛介入社会生活,这是新闻改革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新闻工作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新闻事业同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出版等事业一样,虽然各有自己的特点和具体发展规律,但是它们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组成部分,都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他又说:“我们的新闻改革还面临许多新任务。改革的目的,正是为了使新闻更好地成为党、政府和人民的喉舌,更好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这两段话阐明了以下两层意思:  相似文献   

3.
陈永泽 《视听界》2001,(6):28-29
江泽民同志对于新闻创新有过这样精辟的阐述:“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有着广阔的驰聘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新的报道领域,不断探索新的报道形式,不断采用新的报道手法,不断写出富有新意的优秀作品。”这给我们高星建瓴地提出了新闻事业必须不断创新的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思维定势却给新闻创新带来这样那样的障碍。在具体的新闻采写和制作实践中,我们应该勇于和善于打破思维定势,努力培养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力求新闻创新。  相似文献   

4.
当今人们对“事业”一词的解释是:人所从事,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新闻事业”则是人们通过新闻机构所进行的传播新闻和引导舆沦的经常性的社会活动。这里的新闻机构,即为报刊社、电台、电视台、通讯社等等,它们的产品——报纸、新闻期刊、广播和电视节目等等,称为新闻媒介。实际生活中,人们习惯将报社电台等机构直呼为新闻事业,而将报刊等简称为媒介。媒介也是传播活动中的一种传递方  相似文献   

5.
新闻政治思想性的实现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春阳 《青年记者》2004,(11):28-29
由于中国文化素来重“文以载道”、“诗言志”,更由于我国新闻事业的演进逻辑与民族命运、时代精神紧紧相联,“立言”与“教化”的诉求深烙在新闻业的灵魂中,体现在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中,就是新闻事业与报道要有政治性与思想性。但是,这种诉求如何转化为现实效果却一直是个问题。因而,政治思想性及其实现这个话题一再被人们提起,这既宣示了新闻实践在这方面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又表明了人们进一步改进的要求。常言道:道举器立,纲举目张。只有深刻理解“做什么”与“为何做”,才  相似文献   

6.
新闻事业的领导关系,是新闻体制中要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课题。在有阶级的社会里,新闻事业必然要受一定政党和政府的政治领导及行政控制,同时,新闻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又必然要保持形式上的独立。如何正确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并通过新闻体制加以相对固定,不仅对于正确实现新闻民主与新闻自由十分必要,而且对于发展新闻审业和充分发挥其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事业的独立,是现代社会事业分工的必  相似文献   

7.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新闻事业的改革创新和发展,是眼下广大新闻工作者在探索新闻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思考得最多的问题之一。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党的新闻事业是具有十分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新闻传播观念,就是新闻传播关系和实践活动的反映,它通过从抽象到具体、认识到实践的规律性运动.不断提高观念性的认识,能动地指导和支配新闻传播实践。”受众第一”观念的形成,同样有其日起科学合理的理论前提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需求。从前者来看,“受众第一”观念融汇借鉴了传播学使用满足理论中“受众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又吸收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思想内涵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群众性的重要经验。就后者而言,‘’受众第一”观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新闻事业增强活力、加快发展的迫切要求,这是其基本的…  相似文献   

9.
戴畅 《记者摇篮》2004,(9):34-34
新闻是常干常新的事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新闻事业也需要不断地创新思路.探索新的表现形式.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受众不断变化的需求。新闻创新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而增强新闻报道的策划意识,就是新闻事业与时俱进的具体体现之一。  相似文献   

10.
李红 《新闻前哨》2011,(5):28-30
众所周知。虚假报道是新闻事业的“毒瘤”。如何治理这一顽症,一直是困扰中西方新闻界的“老大难”问题。在我们党新闻事业发展的历程中.也一直与虚假新闻进行着毫不留情的斗争。近期,全国新闻战线又掀起了新一轮“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曾强调:“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这充分说明了新闻宣传在党的事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新闻队伍素质的高低和新闻事业的成败息息相关,可以说党的新闻事业能不能办好,关键在有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2.
在“好望角”采访的日子《涪陵日报》陈扬编者的话──记者职业是神圣而崇高的,记者应当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捍卫者。纵观新闻事业发展史,有多少记者为了新闻事业不惜流汗流血,又有多少记者为了新闻事业献出青春和生命。而今,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经...  相似文献   

13.
今天是第二个中国记者节,也是新世纪的第一个记者节。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新闻战线上的全省广大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新闻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江泽民同志指出:“党的新闻事业与党休戚与共,是党的生命的一部分。”“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是对新闻事业在党和国家整个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概括,是对新闻工作历史经验和社会现实的最精辟、最科学的总结,也是对广大新闻工作者语重…  相似文献   

14.
年前在上海举行的1992年全国晚报会议(全称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第七次年会暨全国晚报第十次经验交流会”)给人们留下一个强烈的印象,这就是:迅速繁荣起来的我国晚报事业,已成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支劲旅;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晚报向日报老大哥提出了挑战。在这次全国晚报会上,不时听到新闻界同行们谈论“晚报热”或“晚报现象”。晚报事业的发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恐怕在我们的新闻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这也充分表明,晚报的迅速崛起,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注目。所谓的晚报现象,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繁荣,对新闻改革,乃至新闻事业如何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都带来了许多新的  相似文献   

15.
胡耀邦同志在《关于党的新闻工作》的讲话中,明确地向我们指出:“从最根本的特征来说,党的新闻事业是党的喉舌。这不但是站得住脚的,而且是不能动摇的。”他又说:“新闻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新闻工作的任务。党的新闻  相似文献   

16.
开栏的话: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新闻事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随着新闻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广泛介入和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新闻侵权现象也成为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新闻侵权不仅侵害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给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对新闻侵权及其法律责任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规范我国的新闻事业,使新闻事业沿着法制的轨道健康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更好地减少乃至…  相似文献   

17.
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人的新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日战争中后期,国民党政府所辖西南地区相对平静。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中,蒋介石及一些国民党报人提出三民主义新闻思想。蒋介石认为,新闻事业和新闻记者在“抗战建国”的事业中负有重任,是国家的“喉舌”和民众的“导师”。因此,他主张新闻事业主要用于政治宣传,而反对经营管理。与此相反,《中央日报》社长程沧波则从当时新闻从业人员困苦的生活境遇和国民党党报管理体制的弊端出发,针锋相对地提出了“党报企业化经营”的思想。他认为,新闻事业的企业化是“固定的趋势”。真正明确提出“三民主义新闻思想”概念的是马星野,他认为,西方自由主义新闻事业和苏联式新闻事业都不符合我国国情,中国应该建立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新闻事业。这些新闻思想是为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服务的,但是其中有一些合理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事业的使命在于对现实社会进行跟踪反映 ,将事物的运动、发展作淋漓尽致地“同构传播” ,广人之视听 ,新人之知识 ,让受众能及时了解自身生存环境的变迁———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 ,或不好不坏的。新闻事业这种传递信息、沟通情况与联系的功能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赞为“把个人同国家和整个世界联系起来的有声纽带” ① ,这也是新闻事业最基本、最首要的功能。多年来 ,在我国新闻传播实践中 ,新闻工作者能够比较忠实地履行新闻事业的这一神圣使命 ,随时为广大受众提供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信息 ,广人耳目 ,“去塞求通”增长知识 ,沟通…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北京新闻奖的获奖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新闻导向正确、选题写作讲究,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为受众所喜闻乐见。它们有的内容新;它们有的形式活;它们有的时效强;它们有的提炼深。 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获奖作品就是本市去年的新闻精品。它是新闻工作者辛勤劳动的结晶。 把握导向,提高质量,多出精品,这是党对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望。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人民日报、解放军报时就曾特别强调坚持发扬勇于创新的作风,他指出:“新闻事业是常干常新的事业,是有着广阔的驰骋空间的事业,在坚持党的新闻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的前提下,新闻工作者应当不断开拓  相似文献   

20.
在社会主义国家,执政党最高领袖政治观念的转变,往往会很快地导致现实政治生活的变革。中国邓小平发动的改革,苏联戈尔巴乔夫进行的“社会革命”,都是以其政治观念的变化为前奏的。前者以务实的观念取代崇虚的狂热,后者则以适应社会变化的新思维代替僵死的旧思维。作为现实政治体系的一环,新闻事业的变革,与执政党领导的新闻观念的变化也是密切相关的。要把握今天苏联新闻事业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很有必要完整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