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孙芳 《高教研究》2004,20(3):56-59
“大学语文”是高校针对非文学专业学生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1978年,在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的倡导下,全国高校开始开设“大学语文”,目的有四点:一,提高大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四,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  相似文献   

2.
1978年,在时任南京大学校长匡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当时的日的有四点:一是提高人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二是传承传统文化精髓;二是提升精神文明;四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应该说大学语文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建设、母语建设人业,应该予以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3.
孙建辉 《中国教师》2014,(19):12-15
<正>张平仁,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古代文学和传统文化教育研究。《中国教师》: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各种思想文化与观念形态的历史积淀,一脉相承,具有一定的延续性,理应在各个时期都得到重视,但为什么当前我们要突出强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您认为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张平仁:传统文化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一直具有  相似文献   

4.
稗说体散文是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它出现在新罗时代,兴盛于李朝时期。这种文体不但是反映朝鲜新罗、高丽和李朝时代文化、历史、风俗等多方面的活化石,更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元素,并与中国的稗官文学有着一定的渊源。所以阐明并厘清二者的关系,有利于揭示两国其特定的文体关联与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5.
高文惠 《德州学院学报》2006,22(4):25-30,45
民族主义文学一直是黑非洲文学的主流,它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时期的黑非洲民族主义文学在模仿的基础上开始出现了朦胧的民族意识。第二阶段在文学领域内产生了捍卫民族文化的运动,具体表现形式是黑人性文学。第三阶段的表现主题集中在表现黑非洲人民遭受的苦难和他们的现实斗争、塑造觉醒者形象、记录传统文化的迅速崩溃、探索欧洲文化和黑非洲传统文化冲撞下的民族出路等方面。第四阶段的表现主题转向关注内部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6.
经典文学是能经受住历史和时代考验的作品,具有权威性、思想性和特殊性的时代意义。经典文学能够体现丰富的传统文化要素,人们通过阅读经典文学可以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学生学习经典文学,是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将经典文学阅读与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融合,更好地推动高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7.
新新人类小说是文学通俗化大潮中出现的病态文化,其失败的根源在于无视中国文化的丰厚积淀。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的人们,在某些观念业已更新的前提下仍沿用旧形而上学的教育观念,致使未能及时地在一个先验的环境中用传统文化对新新人类文学作家的心性进行系统有效枉正,从而导致其灵魂始终在浮躁和务实的两界痛苦地挣扎,用一颗被外在之世完全左右了的心去仿唱西方过时的歌谣。新新人类文学的困顿实是时代的困顿。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中日两国文坛上,曾有过一种相同的文学现象,即政治小说的流行。这类新的小说形式的出现,有其深刻的社会政治背景和文化背景,是特定历史时期的必然产物。它们在推动两国的思想启蒙运动,促使文学贴近时代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从时间上看,日本政治小说的产物略早于中国政治小说,后者是在前者的启示和影响下出现的。中日政治小说有许多共同点。如相近的历史背景、相似的作者群体、相同的功利目的等;但在思想内容上却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它们与传统文学的关系,对后世产生之影响,亦因国家不同、文化精神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结果。比较它们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对日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九年国家教委[035]号文《关于加强全国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下发后,在各级党政领导、教育行政部门及培训院校的共同努力下,我省从规划、试点开始,校长岗位培训工作至今已走过了整整四年的历程。今天,回顾培训历程,展望培训趋势,对于加强中小学校长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社会大环境中的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是一个经济、技术、综合国力激烈竞争的时代。一方面,今后几十年内,我国将经历社会经济的大起飞阶段,这种社会进步必然要求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的质量与效益,而发展教育的先决条件之一,就是极大的提高校长的素质与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论以及随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都需要校长尽快掌握。因此,当代社会及教育体制的改革呼唤着德才兼备,素质水平较高的中小学校长。我省的校长岗位培训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全面铺开的。四年来培训工作的基本情况是: (一)狠抓了领导、规划、试点、落实等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领导重视,组织落实。在各级政府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4月,第四届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上,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提出了一个全新观点,即校长的文化自觉是教育创新的重要条件,并在本刊2009年4B发表了署名文章《校长的文化自觉与教育创新》。近一阶段以来,不少校长都在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的基础上思考文化自觉和教育创新这个问题。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几位校长来谈谈他们对文化自觉的理解和他们自己的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11.
综观解放以来我国的学校管理,中小学校长大致可以分为“管家型”、“经营型”、“学者型”、“知本型”四类。他们由于时代、文化、气质、环境等多重因素的不同,因而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技巧等方面也千差万别,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本型”校长也就有了其生存和壮大的阳光、空气和土壤。时代呼唤“知本型”校长。笔者认为,“知本型”校长应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广阔的办学视野。“知本型”校长应具有极为广阔的办学视野。他们一方面放眼世界,把握国际上教育变革的动向;一方面…  相似文献   

12.
中国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传统关系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文化反哺作为后喻文化背景下的一种新型文化传承方式,冲击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观和学习方式等方面,使传统的教育方式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考虑自身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网游武侠是中国传统武侠文化在数码时代的新兴存在方式,作为科技、商业、文学、民间传统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它突出地体现了文化特征上的混杂性;作为一种综合使用多种艺术表达形式,兼具娱乐、教化与审美等多种功能的新兴文化形式,它的兼容性挑战了现代的艺术分类原则以及建立在狭义“文学”基础上的现代文学观念。  相似文献   

14.
第25届国际远程教育校长会议的主题是消除发展鸿沟。消除发展鸿沟是远程开放大学的使命。远程开放大学教育对于数字时代强化学生入学、参与和成功完成学业;基于推进发展理念院校承担促进知识转移的社会责任,在一种文化中有益教育资源如何为欠发达地区共享;全民教育时代高等教育的政策、计划、实施;高等教育在全球化中的合作、参与和交流等四个核心问题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由沪浙皖苏四省市教育报刊总社(教育宣传中心)联合主办的2017年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定于2017年9月下旬在江苏举行,今年的论坛主题为:文化自信与文化育人。文化自信是时代的背景与召唤。去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中学看望教师时提出:"我们的教育要坚持文化自信,好的经验要坚持,不足的要补齐。"为立足本土、面向世界,学校应该如何践行文化自信,如何从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文学,上下四千年,源远流长,浩如渊海。在这丰富的文学史料基础上来构建中国古代文学史,必须从历史的角度,客观地表述中国古代文学的概貌和发展脉络,科学地阐明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渊源和规律,力求反映出古代文学发展的本来面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主要是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但是,文学作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它受着一定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又和文化的其它领域如历史、哲学、宗教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文学史的撰述必须正确阐释文学发展中的内外关系。既要看到文学发展中文学和时代的经济、政治以及哲学、历史、宗教、艺术等的密切关系,从而认识文学作为优秀民族文化传统重要部分的历史价值;同时,更要着眼于文学本身,不使文学变成政治与经济的简单图解,成为哲学和历史的失掉个性的附庸,而单明其自身发展的先后继承、消长得失以及独具情性和美感的文学特性,成为一部真正的文学史。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经济文化不断交流与融合的全球化背景下,高校英美文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学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自信心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要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构英美文学课程内容体系;开展中西方文化比较互鉴,引入批判性思维,并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英美文学课程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在中西方文化有效沟通和平等对话中秉持的文化自信,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价值,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王明科《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一书从文化反思的视角对中国文化与文学的现代化做出了新的开拓研究,首先指出中国文化现代化与现代性之建设论域中的十景病情,其次分别从无名氏、鲁迅、沈从文、杨义等四位文化大家出发,考察了反抗、建构、回瞥、实践等四个方面的文化现象,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传统与现代的悖论构成了中国文化的根本矛盾,传统与现代的各自内部本身也是个悖论性结构,在双重内在驱动力的多元文化冲突下,现代作家于互相矛盾的三大向度上试图去建设中国现代文化,这个新系统不是完美的,而是能够推动当时中国文化现代化发展的有某种选择甚至缺陷的新系统。  相似文献   

19.
中国教育学的构建一定是基于中国本土的经验、源于中国教育理论和思维方式,是扎根中国土壤、具有中国泥土芬芳的教育学。中国教育学建构与中国教育传统相结合是时代的必然、反思的必然和文化自信的必然。中国教育学与中国教育传统的结合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在概念上发展中国教育传统中的“为学”“为仁”“为德”等核心话语;在思维方式上赓续中国教育传统中的“有机整合”“实用理性”“互通转化”等核心思维方式,从而建构中国教育学的独有概念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正本刊讯9月27-28日,2014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在浙江省衢州市举行,来自江苏、上海、浙江和安徽四省一市的200余名校长,聚焦课程改革背景下文化内涵的重新建构,探讨学校文化建设的创新做法,交流教育文化传承的经验和智慧。在本次论坛活动中,与会校长就"教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文化的创新"两个话题进行研讨交流。论坛以沙龙形式展开,台上嘉宾或陈述或辩论,思维缜密、语言机智;台下听众或赞同或反驳,观点鲜明、语言犀利。台上台下观点的激烈交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