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落叶树种冬态识别教学过程中,围绕落叶树种识别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完成多个识别任务,最后模拟园林绿化工作的典型职业活动为校园落叶树种挂牌,通过树种识别知识的学习、识别技能的强化和学生团结合作的活动过程,提高学生对树种的识别技能,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相似文献   

2.
采用三种汉字结构方式的生字和熟字作为实验材料,对43名中度智力落后学生进行了汉字识别的实验研究,旨在探讨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的特点和规律,为中度智力落后学生的汉字教学提供依据.结果表明中度智力落后学生对上下结构方式的熟字识别成绩显著高于对左右结构和包围结构的熟字识别成绩;而对包围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显著高于对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的生字识别成绩.研究认为,教育者应加强中度智力落后学生的空间知觉训练和注意力培养;同时,在汉字教学中应强调构字部件的意义和构字部件的搭配习惯的讲解,以使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掌握辨识和记忆汉字字形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琛 《教育科学》2012,28(1):49-51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隐性发展优势的识别与培养问题越来越多的为人们所关注。在此方面,东北育才学校积累了一定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具体包括:在学生隐性发展优势的识别上,建立了以测验和测量为基础的对资优学生隐性发展优势的识别和以课程开发和活动展示为基础的针对常态学生隐性发展优势的识别。在学生隐性发展优势的培养方面,学校重点抓好培养伯乐型教师和开发创新体系课程两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4.
网页验证码识别技术包括了图像识别技术中的所有过程,而且识别难度可控,样本多样.对教师教学和学生练习都有许多优点,在教学生掌握识别技术的同时也应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正确使用掌握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听觉障碍学生与正常学生视觉识别敏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为了探讨听觉障碍学生和正常学生在视觉图形识别敏度上的差异,我们采用Dr.Hirsch.B.Helmut编制黑白与彩色测试卡设计了二维隐匿图形视觉搜索实验,结果表明:(1)学校、性别与正斜像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不同学校男生对正斜像识别反应时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特别是聋校男生识别斜像的反应时明显低于普校男生;聋校中不同性别学生对正斜像识别反应时呈现不同变化趋势。(2)听障学生的视觉图像识别的敏度优于正常学生,说明了听障学生存在明显的视觉补偿作用。(3)视觉识别敏度不具有明显的性别差异。(4)听障学生和正常学生的心理旋转能力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验探讨了汉字的笔画数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字形识别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笔画数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具有不同的影响;熟悉度对中度智力落后学生汉字字形识别具有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探讨了听障学生唇读语音识别中不同编码方式和音素可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编码方式和音素识别可见性之交互作用在正确率和反应时上皆无显著差异,音素可见性在听障学生唇读语音识别过程中作用明显。听障学生运用三种编码方式唇读语音识别效果相当,但加工速度存在差异,差异主要来源于手指语编码与口型运动编码的识别。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技术》2019,(7):87-91
随着教育步入智能时代,智能化的学生课堂行为识别变得越来越重要。但由于学生的课堂行为复杂多变,使得智能化的学生课堂行为识别存在困难。为了提高智能化学生行为识别的精度,文章首先采集了300名学生的7种典型课堂行为图像,并进行了数据预处理。随后,文章将已在ImageNet数据集上训练好的经典深度网络模型——VGG16网络模型迁移到学生课堂行为识别任务中。最后,通过与其它深度学习模型进行实验对比,文章验证了VGG16网络模型对学生课堂行为具有较高的识别精度。上述研究表明,基于深度学习的学生课堂行为识别能及时、精准地反馈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与管理,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助力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9.
一、图示法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活动的规律 图示法是运用图画、图片、照片和图表、图解等直观教具,对学生进行展示以印证或阐明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它的功能在于辅助文字叙述的不足,突出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形象、生动、具体、逼真地表现知识,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并能促使学生再造想象和思维能力的发展。据国外一些实验证明:用语言介绍一种物品,识别它的时间约2.8秒;用线条图介绍,识别时间为1.5秒;用黑白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1.2秒:用彩色照片介绍,识别时间为0.9秒;如果让学生看实物,识别时间只有0.4秒。由此可见,图示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0.
梁克晃 《文教资料》2013,(7):146-147
识别学生的"材"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运用调查法收集资料,反映教师进行"因材施教"的现状,阐释教师识别学生的"材"对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利用心理测试、学科水平测试等测试法及中国传统相术等老师们在调查中不常提到的方法,识别学生的"材",以期对研究"因材施教"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对科技领域的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基础学科,国外研究表明,数学超常学生最终往往能为科技、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对数学超常学生进行早期识别就显得至关重要。结合国内融合教育环境中一线教师的课堂经验,发现数学超常学生相较于同龄普通儿童在洞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推理运算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以及认知与学习策略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对数学超常学生的早期识别可以采用情境性、互动性、动态性定性识别为主,伴随开展动态追踪,辅以补充性定量数学潜能测试的识别方案。  相似文献   

12.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对细胞识别系统介绍得相对简单且分散,学生容易混淆。通过查阅与"识别"相关的文献,对4种识别系统的识别机制、识别后反应、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贫困大学生主要是指来自于贫困地区农村的学生,其家庭经济状况处于社会公认的贫困状态,学生在校完成大学学业在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学生。识别贫困生可通过建立一套能够反映贫困生家庭经济状况和学生在校生活与学习全貌的评价体系。本文设置了包括4个子体系、15个构成因子和20个识别指标作为评价体系。在20个识别指标中,以8个“是”12个“否”作为识别贫困生的模糊界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将RFID应用于学生考勤系统,智能地实现对学生进行考勤、记录。本文介绍学生考勤系统中的射频卡基站芯片U2270B及其支撑电路的设计。  相似文献   

15.
以光致聚合物作为存储基底,搭建全息存储与相关识别装置,记录机场跑道图像,并对其边缘提取。对于与数据库匹配的图像,衍射相关峰相对强度高。设定峰值强度,能够准确识别目标。研制体全息相关识别装置对机场跑道准确识别,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同时该识别技术成本低廉,十分适合用于大学物理演示实验与开放式实验教学工作。将前沿科技成果直接用于实践教学,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传授虹膜识别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该文设计了虹膜识别系统的综合实验。利用Matlab语言设计图形用户界面,实现图像读取、虹膜定位、虹膜归一化、特征提取和分类识别等功能。该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综合运用图像处理与识别知识,更好地理解虹膜识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能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几何教学中,正确地教会学生识别几何图形,教懂学生作图,成为突破几何教学难的契机。例如,为让学生正确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并能在不同的情况下正确识别之,绘制具有代表性的底在水平线上和在垂直线上的等腰三角形和一般三角形(图1~图4)让学生观察、分辨、识别。由于用几何画板操作起来很容易,因此,用以引导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把握概念的实质,是很方便的。  相似文献   

18.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对只通过肯定事例的教学所获取的知识和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够深刻的。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在通过肯定事例教学的基础上,可精心设计与肯定事例“貌”似而“质”别的否定事例(反例),引导学生通过认真思考识别,促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识别反例加深理解概念内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在概念教学中,当学生的思维循着“感知——表象——抽象”的过程,对所学概念有了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可设计适当反例,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识别。例如,学生初步认识了整除的意义后,可出示如下的练习: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自我识别与自我评价主要是指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识别与自我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与一般意义的学习有重要区别 ,文章在阐述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特征的基础上 ,从操作性因素和控制性因素两个层面分析了自我识别的相关内容 ,从学习的全过程和学习的结果两个维度分析了自我评价的内容。  相似文献   

20.
课堂非言语行为研究关注教学效能的作用,而忽视识别技术的重要性。微反应是人类在应激行为下的真实表现,对于辨别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反馈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通过反思问卷法和观摩法的存在问题,尝试将识别技术引入课堂对学生非语言行为的情感判别中,并探讨其在学生评教上和年龄段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