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从2007年1月,本刊推出长篇通讯《盘锦,一方心灵的净土》以后,魏书生和盘锦教育,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2007年6月10日,教育部长周济在时任辽宁省副省长鲁昕等人陪同下视察盘锦,对盘锦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印象深刻,指示把盘锦经验推向全国。一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强国必先强教"的理念已成为全民族的共识,"科教兴国"战略得到了充分体现。在我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围绕着"均衡"、"优质"、"高位"的义务教育有效实践风起云涌,"区域整体推进"已是首选的策略,"优质均衡发展"不仅是义务教育的理想,而且正逐渐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3.
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师资队伍的均衡建设。师资队伍属于软资源。软资源强才能恒强,软资源均衡才是真均衡。"教师定期流动制"作为基础教育师资配置均衡化的一种重要操作模式,在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实行。但是不少参与流动的教师忧心忡忡,人"流"心不"留"。破解这一困局,营造教师流动的  相似文献   

4.
目前,不少地区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外乎办学条件、学校管理、师资队伍的差距,而人力均衡的问题更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促进教育均衡,增进社会公平,不少教育主管部门出台了有关城市学校教师下乡支教的文件,支教工作如火如荼,"温度"不减。可是,若操作不好,往往会流于形式,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支教工作不但需要的是"温度",更需要的是支教的"深度"。如何更好地开展支教工作,更好地发挥支教教师的自身优势,让城乡教育走上和谐共赢发展的快车道呢?开展支教工作,智教是关键,也是开展智力支教工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在即将全面完成"两基"攻坚任务之际,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努力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彻底改善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而采取的又一项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举措.要想使这一利教、利民、利国的系统工程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实现办好每一所农村学校和促进每一个农村孩于健康成长的发展目标,笔者认为,一定要正视教师队伍的现状,一定要采取必要的措施来首先推进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从而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奠定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部2012年召开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典型案例系列新闻通气会"上,辽宁大连西岗区教育局局长李生滨及校长、教师代表将向与会者讲述西岗区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之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这位自称为"行动领导者"的教育局局长也三句不离"均衡"。而正是这种执著,以及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系列行动策略,让西岗区义务教育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并在"差异化发展"中走向优质。这到底是些怎样的策略?其背后有着西岗教育人怎样的思考?缩小差距:大力度改造薄弱学校西岗区位于大连市区中部,共有公办中小学校31所,综合素质教育中心两所。十多年前,西岗区的义务教  相似文献   

7.
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实施和实现教育公平与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但目前农村小学存在着诸多制约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就是绍兴这样素有"耕读传家,尊师重教"优良传统、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经济社会发展较快的地区也是如此.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经过多年来的努力,我国已经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但是还存在着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差距过大等问题。2009年11月,教育部召开了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验交流会,提出到2012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2010年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并要求"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加快缩小城乡差距"、"努力缩小区域差距"。近几年,全国各地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懈努力,进行了很多实践和探索。湖北省鹤峰县作为民族地区的贫困县,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实现了县域内义务教育的初步均衡。希望鹤峰县的实践能够为民族地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湖北教育》2010,(7):F0002-F0002,1
云梦县借鉴辽宁盘锦的成功经验,从2006年9月开始,在全县中小学扎实开展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推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我国未来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是"两基"达标后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国通过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的38个试点地区,正在以实际行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其中不乏颇具实效的改革举措。从本期起,本刊将推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系列报道,展示各级教育部门积极回应民众关切、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当下各地都在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了让教育均衡立竿见影,都在想尽办法,出尽主意,做足文章。更有一些地区采用运动式推进,使用行政式手段普及,都想按照要求让本地区教育均衡得到最快落实,让所有学校差异立即缩小。有的地区采用城乡教师校际交流,有的采用薄弱学校与名校教师抓阄对调,有  相似文献   

12.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地处西部民族地区的宁夏,在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面临的任务还很重,所要做的工作还很多。  相似文献   

13.
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各个区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探索不同发展模式,实现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结国内外缩小区域教育差距的经验,大致有七种均衡发展模式,具体如下。其一,梯度均衡推进式。这种模式在实现策略上,鼓励教育发展条件好的地区和学校快速发展教育,同时,积极推进校际均衡和区域均衡发展,扶持  相似文献   

14.
尽管全国大部分地区已实现教育基本均衡,但多民族聚居地区教育均衡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重新审视特殊地区均衡发展的内涵,把其理解为"中和"的发展,做"适切"的教育,指向促进民族地区学生"实质自由"的扩展。基于此,在云南省多民族聚居地区实地调研基础上,提出推进多民族聚居地区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反思性实践思维,充分考虑民族地区文化特质,从而走向真正适合民族地区需求的均衡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年)》提出:"到2020年,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良好义务教育。"如何实现区域内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成为摆在区域教育管理者面前的一大命题。近年来全国已有一些地区,如广州、沈阳等地开始了区域内学区化管理的尝试。北京市海淀区已走过40年的学区管理历  相似文献   

16.
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解决教育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校之间、群体之间和不同阶段的种种失衡.师范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石,师范生免费教育是教育均衡发展在师范领域的有力探索.准确把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积极探索师范生免费教育的成功模式,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主要从"历史必然"现实要求"和"时代诠释"三个方面对师范生免费教育进行了解读,旨在企盼师范生免费教育在每一个四年轮回后都是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教育的"希望工程".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归根到底是要解决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差距悬殊问题,要尽量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校际之间、群体之间的义务教育发展差距。目前,这些差距的表现主要有三:(1)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全国基础教育质量不平衡。(2)城市乃至乡镇中小学趋于两极分化,导致"择校生"现象愈演愈烈。(3)进城务工农民子女义务教育保障不足。  相似文献   

18.
在完成"两基"之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历史和现实赋予的艰巨使命和重大难题,摆在了政府和教育系统及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按照.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工作方针,办好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义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进程中所遇到的难题,最为人所关注的莫过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尤其在政策制订过程中,究竟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常常是人言人殊。围绕教育均衡,在实践中出现了两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当教育资源在教育系统中从强势地区、学校向弱势地区、学校流动时,这种情况下的教育均衡观通常被称为“削峰填谷”。与此种观点相反,有人提出了基于“造峰扬谷”的教育均衡观,即认为教育系统中的强势地区、学校与弱势地区、学校能够实现双赢,实现共同发展。这两种教育均衡观及取向均有可取之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社会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优质学校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优质学校,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愿望成为教育的重要选择。优质学校发展与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个性化特色发展、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师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