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黄坤坊 《兰台世界》1998,(11):24-25
第二编 近现代部分 第一章 欧美各国从法国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档案工作 第一节 法国的资产阶级档案工作改革 (一)国民议会档案馆的建立.1789年8月14日,法国爆发了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在工人和农民的支持下攻陷了首都巴黎的巴士底监狱.  相似文献   

2.
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影响最大、最彻底的革命。它不仅结束了法国1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制国家,而且还震动了欧洲。在大革命期间,法国在各方面都进行了程度不同的资产阶级改革,其中涉及到档案工作,并在档案史上创造了多个“第一”记录,开创了法国档案事业的近代化,对法国、欧洲及整个世界的档案事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在为党、为国家、为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勋中,包含着他对党及人民政权和人民军队档案工作的开创、支持、指导和关怀。刘少奇早年投身中国革命,曾在苏联学习革命理论。回国后,刘少奇长期从事工人运动.是中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工人运动领袖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时期的档案工作改革为历史背景,详细阐述了近现代法国档案馆建立的历史进程及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以孙中山为旗手的革命党人重视档案的本质属性、价值及其作用,在其革命活动中对建立、改革文书和档案工作,收集、保存、编辑革命史料的工作非常重视,不仅为留存辛亥革命档案及相关资料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革除封建专制制度下文书档案工作的弊端、推动文书档案工作的改革也起到了先驱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代档案立法的典范张恩庆今年6月25日欣逢著名的法兰西共和历二年穑月7日档案法令颁布200周年。该项法令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档案工作改革的产物。它既巩固了档案工作改革的成果,又为法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是近代档案立法的典范。因此,在法国和世界档案史...  相似文献   

7.
成永付 《湖北档案》2005,(11):19-20
限制是指“不能逾越一定的界限”,是指“局限在某个范围之内”。档案利用限制是指“对某些种类的档案由国家规定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拒绝向社会公众提供利用”。档案利用限制是伴随着开放原则的提出和实施而出现的,档案开放原则是指“国家一切公民都有权利利用国家档案馆的档案件”,过去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档案件被称作“君主的心脏”处于长期的严密保护状态,一般不向公众开放,直到法国大革命时期,为了使档案工作适应革命政权及社会发展的需要,于1794年将开放原则作为国家档案馆的共同原则确立下来,并提供了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8.
何京 《档案时空》2003,(8):41-42
法国档案工作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在菲利浦·奥古斯特统治时期,王国的档案在费雷特瓦战役中(119年7月3日)全部被毁。此后,便采取固定地点存放,先是在卢浮宫,然后是在圣·夏贝尔。也就是这批档案,是目前法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最古老的档案。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后,7月29日,国民制宪议会建立自己的档案部门,1790年9月12日改名为国家档案馆。此后几年,议会陆续把旧政权各行政机构的档案以及移居国外的人和被判处流放的人的材料归入这个档案机构,以至1799年根据形势得出必然的结论:“国家档案馆为所有档案机构的共同中心”。但实际上,所有存在塞…  相似文献   

9.
法国档案学是法国档案和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法国档案工作改革不仅促进了法国档案工作的发展,而且为法国档案学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10.
法国档案学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法国档案学是法国档案和档案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经历了孕育、形成和发展过程.法国档案工作改革不仅促进了法国档案工作的发展,而且为法国档案学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相似文献   

11.
胡万德  孙鹏 《图书馆建设》2011,(5):88-92,96
辛亥革命时期我国报刊活动蓬勃兴起,地处边陲的东北三省的报刊活动也十分活跃,呈现出官办报刊、民办报刊、外国人办报刊等各类报刊共同发展的局面.在辛亥革命时期,东北三省的政府官报占据主流,民办报刊风行无忌,白话报刊颇受读者青睐,外国人办报笼罩东北,报刊文种多种多样,报人报业举步维艰.  相似文献   

12.
辛亥革命与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蓬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1—1918年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的读书活动与阅书报社的创建、革命者平等自由等进步思想的传播及辛亥革命前后一系列图书馆法规制度的制定,加速了中国古代藏书楼向近代图书馆的嬗变,促进了全国范围内的公共图书馆兴建高潮,并带动学校图书馆等各类型图书馆的建设,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近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兴起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各种类型图书馆及其特点的介绍,揭示辛亥革命时期我国近代图书馆体系已经建立;以《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通俗图书馆规程》和《图书馆规程》为例,说明各类图书馆规程的颁布成为我国近代图书馆立法的开端.最后,对这一时期开始萌芽的图书馆学研究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元老曹亚伯撰写的《武昌革命真史》是研究辛亥革命的重要参考史料之一。该书最初于1930年3月由中华书局刊印发行,6月16日即被国民政府宣布禁售。文章从出版角度梳理该书出版始末,分析其被禁售的原因,以此来反思出版人在出版过程中的作用与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5.
吴瑾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19):18-96
清末社会,为考虑社会下层民众读书看报的问题,白话报刊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维新时期国人自办的有5种,到1915年时全国大约出版170余种白话报刊。白话报刊的创办,为中国语言文化走向“言文合一”,为启发民智,提升民族、民权意识,促进辛亥革命成功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当代档案损毁的原因及史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数量上看,当代档案的损毁明显少于古代和近代,但造成的损失依然不小,有些甚至无法挽回。造成当代社会档案损毁的原因主要有:政治原因、管理不当、自然灾害等三个方面。其中政治原因主要是指"文革"期间对档案的破坏;管理不当包括失火损毁档案、渎职损毁档案和为私欲损毁档案;自然灾害主要包括地震、水灾、台风、地质沉陷、山体滑坡、泥石流以及高温高湿、霉变等几方面对档案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群众组织创办的各类小报统称为"文革小报",其具有零散杂乱、繁多无序及连续性差等特点。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千余种、上万份珍贵的"文革小报",为了便于利用和管理,对其进行了整理与著录,制定了15项"文革小报"著录款目和具体著录规则,并对馆藏"文革小报"的种数、份数、册数、著录条数及复本量做了统计。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图书馆特色文献数据库建设及特色文献检索服务的问题,本文选取"辛亥革命"历史文献资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TopicMaps技术整合了相关网络资源,分析了历史文献分类组织中的"主题"选取原则,定义了各"主题"文献资源之间的"关联"关系,结合Ontopia主题图工具软件完成了历史文献资源的网络化、系统化组织,并展示了组织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效锋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9):71-73,23
文革资料不同于普通报刊资料,具有-定的特殊性.只有做好它的研究工作,才能为建立文革资料数据库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基于对辛亥革命前后20年间全国创办报纸的统计和办报活动的调查分析,以表格形式展现报纸创办的基本信息。并对当时报纸的编辑技术、经费与广告、发行模式等进行介绍,阐述报纸宣传对政府的影响以及对民众精神的引领,总结辛亥时期报业的兴盛与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