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在求概率问题时,有一类题目是由电子元件“串联”或“并联”组成的.具体图形由条件给出,再给出一些条件,要求其有关概率.事实上,我们可以把“串联”看成“且”,相应电路工作的概率用p=P(A·B)表示(如图1);把“并联”看成“或”,用P=P(A+B)表  相似文献   

2.
在纯电阻电路中,可以将任一电阻看成唯一的“外电阻”,而将电路的其它部分看成一个新的电源,即等效电源,这样,该电路简化为一个基本电路.由于一般电路最终可以简化为串联电路或并联电路,所以本文以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为例来讨论电源的等效问题.  相似文献   

3.
电路中的“电阻关系”.即是指其总电阻与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电路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串联、并联电路的“电阻关系”规律可分别由下述推理导出.  相似文献   

4.
一、对“并同串反”规律的解释1.“并同串反”规律的含义“并同”: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增大;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减小.“串反”:某一电阻增大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的电阻中的电流、两端电压、电功率都减小;某一电阻减小时,与它串联...  相似文献   

5.
“串反”即电路中的某一电阻变化时,与它串联或间接串联 的电阻中 I、U、P 都将与可变电阻的变化规律相反;“并同”即电 路中的某一电阻变化时,与它并联或间接并联的电阻中 I、U、P 都将与可变电阻的变化规律相同。电路的动态变化和电路故 障分析等问题是高考中的高频考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综合分 析能力。“串反并同”运用得法,可以精准、高效解决问题。本文 通过实例谈谈“串反并同”的妙用和不能直接运用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一、区分串、并联电路 一般情况下,电路中的元件不止一个,因此在具体解决电路问题时,首先须识别这些元件是怎样连接的.它们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还可以混联(即几个元件并联后再和另一些元件串联,或几个元件串联后再和另一些元件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区分串、并联电路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串联和并联电路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两种基本电路,在含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电路中,学生很难对电路的特点作出判断,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技巧。一、串联和并联的鉴别鉴别时,把电路中的电流表看成导线,电压表看成被橡皮擦擦除,画出等效电路图再作判断。例1(原电路)(等效电路,图中电流表已看成导线)在等效电路里,只有一条通路,由此可断定该电路为串联电路。例2(原电路)(等效电路,电流表已看成导线)在等效电路里,有两条支路,由此可断定该电路为并联电路。二、电路中电流表电压表所测量量的判断把电路中的电流表看成断开的开关,原工作电路因断路而…  相似文献   

8.
求输入电阻是电路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在工程实际中有广泛的应用。本文提出了“伪串联”和“复并联”的概念,分析了相应电路求输入电阻的方法,并给出了简易实用的求解公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电学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把初中电学中的各个物理量与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相结合可推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各电阻与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在解题中利甩这些特点,可大大简化解题的过程,化繁为简. 一、“串正”所谓“串正”即为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分压,消耗的电功、电功率,产生的电热都与电阻  相似文献   

10.
(一)电路与电路连接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用规定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电路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连接电路时,一般可以按照电路图,顺着电流流向,将用电器依次逐个连接形成回路.如果有并联部分,可以在先连接好一个回路后,再将并联部分加接上去.在连接电路时,应打开开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均有“通路”、“断路”(或叫“开路”)和“短路”三种状态.短路时电流不经过用电器,这种情况下电流很大,极易烧坏电源,所以短路是不允许的.例1如图1所示的电路,小张同学认为是串联电路,小莉同学认为是并联电…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讨论了当电路中含有与理想电压源支路并联的电阻 (电流源或二者的串联 )及含有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电阻 (电压源或二者的串联 )时 ,节点电压方程和回路电流方程的简便列法 .  相似文献   

12.
“简化电路”是恒定电流这一章中应掌握的最基本的技能和知识,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体会。1 判别串、并联电路方法:串联电路分压不分流,并联电路分流不分压,这是判别串、并联的总纲。如图1所示,学生初看认为是3个电阻串联,但实际上R1、R2、R3是并联连结。图1 串、并联电路的判别2 判别混联电路的串、并联关系此节教学中通过简单例子总结以下6条:①无电流的支路化简时可去掉;②有电压表的电路,一般可认为断路(R=∞)也去掉;③有电流表的电路一般可认为短路(RA=0)电流表去掉;④等电势的各点可合并成一点;⑤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⑥电流…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在解答电学题时,往往感到困难,如果能正确运用“串联分压、并联分流”的特点,问题将很容易解决.串联电路可以分压担不分流,且串联分压比等于电阻比;并联电路可以分流但不分压,且并联分流比等于电阻的反比.下面具体谈谈这两点在解题中的作用。一、定性分析伏安法测电阻的误差来西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由于电表内阻的影响,会使测量值偏大或偏小.当采用电流表内接法时,如图三所示,由于电流表内阻尼不等于零而具有分压作用,使电压表示数大于R两端电压,根据R一不算得的电阻值比实际值偏大.po从目已如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时,…  相似文献   

14.
为了更好地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我把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五节内容“探究串联、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分两个课时完成,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是第2课时“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15.
“串反并同”是指在电源内阻不可忽略的条件下,电路中与可变电阻直接或间接串联的负载(电阻、电表、电容器等),其电流、电压、功率的变化均与电阻变化规律相反;而与可变电阻直接或间接并联的负载,其电流、电压、功率的变化均与电阻变化规律相同.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电阻串联或并联阻值变化的探究 (1)提出问题。教师先通过播放“天宫”一号飞天、电子产品电路、南方雪灾电力工人抢修电线等视频,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建立起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对学生顺利地理解研究电阻串联、并联及其应用不仅有理论价值,而且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非线性电阻的阻值通常用伏安特性曲线来描述,若非线性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可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的特点,以各电阻的电压值在I-U(或U—I)图象上叠加为解题的切入点;若非线性电阻并联在电路中,可根据并联电路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作为初中数学改革实验,中考对“概率”的要求是了解随机事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和随机事件的统计概率。因此作为“概率”的学习就应该把握好一个度。首先确定事件必需是等可能事件或随机事件的统计概率,而不能是其它复杂事件的概率。下面略举几例来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中,电路知识占有重要的位置。它一方面与生产和生活实际有密切联系,同时又是学生今后深入学习电学知识的基础。由于学生初次学习电路,往往在以下几方面感到困难,这是我们在电路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串联与并联教材中说:“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方法叫做串联”,又说:“把电路元件并列接在电路两点间的连接方法叫做并联”。于是有学生问:在图1中电灯L_1  相似文献   

20.
杨奕杰 《贵州教育》2011,(17):45-46
“电阻的串联与并联”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中的内容,其教学目的是根据欧姆定律以及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的研究方法。下面是某位教师教学此课的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