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群体具有较高的网络使用率和网络成瘾率。通过对大学生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及其上网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网络使用者可划分为网络成瘾、网络成瘾倾向和网络未成瘾三种状态,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中,三种网络成瘾状态的比例有显著差异;不同网络成瘾状态大学生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得分、上网时间、上网地点、上网活动以及对网络影响和网络成瘾的认识方面都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Young网络成瘾量表和社会认同量表对60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分析,以探讨中学生网络使用情况与社会认同之间的关系。发现: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27.65%,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维度上均有显著性差异;中学生的社会认同在性别、年级、生源地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1.225,P〈0.05;t=-2.057,P〈0.01;t=1.513,P〈0.01;);网络使用状况与社会认同之间呈负相关(r=-0.217,P〈0.01),不同网络使用情况的中学生其社会认同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F=47.250.P〈0.01)。结论为中学生的网络使用情况直接影响其社会认同水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网络行为、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成瘾的成因是近来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笔者采用问卷测量法对内蒙古地区6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试图探讨网络行为、生活事件等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及其预测作用。结果表明:(1)大学生网络成瘾与上网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在上网目的上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生活事件的健康因子和其他因子可以预测网络成瘾;(3)网络行为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理市高校在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网络成瘾预防、干预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网络成瘾诊断量表对大理市某高校在校的一至四年级学生进行流行病学现况调查。结果:该校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发生率为16.5%,年龄、性别、上网目的、与同学的关系、初次上网年龄段和每次上网持续时间在正常组和成瘾组网络成瘾发生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上网持续时间、初次上网年龄段和参加课外活动情况是个体网络成瘾发生的危险因素,社会人际交往能力是网络成瘾发生的保护性因素。结论:在校大学生中网络成瘾发生率较高,影响到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应尽早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减少网络成瘾倾向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网络成瘾测验和幸福感指数量表,旨在探讨西南地区大学生网络成瘾、主观幸福感状况及二者的关系。结果显示:(1)网络成瘾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负相关;(2)西南地区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指数和生活满意度都较高;(3)不同网络成瘾程度大学生与主观幸福感、情感体验以及生活满意度都存在显著差异;(4)不同性别、专业大学生在网络成瘾倾向上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探讨了中学生学习倦怠与学习拖延的关系。采用中学生学习拖延问卷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不同学习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在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或P〈0.001):学习拖延和学习倦怠存在较高相关(P〈0.01);学习倦怠的身心耗竭、学业疏离和低成就感均能显著预测学习计划缺乏、学习状态不佳、学习行为迟滞、学习执行不足和学习拖延。因此,中学生学习倦怠是影响其学习拖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分别考察大学生人格因素与网络行为偏好和网络依赖状况之间的关系,探索了人格因素对大学生上网行为的影响。研究使用自编网络使用量表、中文网路成瘾量表、网络成瘾量表(Young)以及艾森克人格问卷对433位在校大学生(男生235人,女生198人)进行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的上网内容偏好与性别、上网时间、人格因素中的精神质和内外倾向性都有显著相关;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与平均上网时间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情绪稳定性有显著中等正相关,与精神质有显著微弱正相关;网络依赖与放松休闲行为与追求刺激行为存在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中文网络成瘾量表修订版(CIAS—R)》对安徽省8所高校的618名大学生进行采样调查,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成瘾情况。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14.08%的网络成瘾者;男生较女生更容易网络成瘾;独生子女大学生较非独生子女大学生更容易网络成瘾;成瘾组和非成瘾组在网络行为和网络内容上都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游戏成瘾、网络色情成瘾、网络交际成瘾是大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表现形式;网络成瘾会影响大学生学业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网络使用情况量表对22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结果:1、大学生网络成瘾情况在性别上存在差异(p=.002〈0.05);2、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显著影响大学生社会支持度(p=0.029〈0.05);3、社会支持低的大学生更容易形成网络成瘾;二者呈负相关,并且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具有一定程度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笔者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网络成瘩量表对内蒙古在校本科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男生的网络成瘾量表总分显著高于女生;理工科大学生的网络成瘾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文科大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癌量表总分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事后比较得知大一学生得分最高,且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和大四学生,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学生;大学生网络成瘾群体在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群体;大学生网络成瘾得分和心理健康水平的10个维度上的得分存在显著相关。最后得出结论:大学生网络使用正常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于成瘾群体。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中职生手机成瘾与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及手机成瘾倾向高低分组在学习倦怠各因子上的差异,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和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238名中职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中职生手机成瘾倾向与学习倦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三地三所地方高校的5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了解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倦怠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男女大学生在成就感低上差异显著(P〈0.01),体艺专业与文科专业学生在行为不当、情绪低落上差异显著(P〈0.01);不同年级大学生在能力追求、情绪低落、行为不当、成就感低等维度上差异显著(P〈0.01);学习倦怠与求知兴趣、能力追求、利他取向及内外学习动机总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表明,学习动机是学习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减少大学生学习倦怠。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青少年网络使用和网络成瘾的基本情况,本研究使用问卷法调查了吉林省12所学校的4~9年级480名学生。调查发现:吉林省青少年学生网络普及率为76.4%,网络成瘾的发生率为7.9%;网络成瘾的人数分布在每周上网时间上差异显著,在上网地点和上网目的上差异显著。据此建议:加强家长对学生上网行为的指导;学校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发挥心理辅导工作的作用;政府要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保护青少年网络使用者;学生自身要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念,在现实生活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14.
采用整群随机取样的方法,抽取680名大学生完成“中文网络成瘾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的调查,以期探讨生活事件、人格特质与网络成瘾的关系及其预测性。结果表明:不同程度网络成瘾的大学生在生活事件的总分和各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程度网络成瘾大学生在神经质、精神质人格特质上存在显著差异,内外向与网络成瘾没有显著的关系;生活事件、人格特质可以直接预测网络成瘾,人格特质可以通过生活事件间接预测网络成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已经走进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然而因为缺乏正确引导等原因,小学生网络成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经调查:天津市94.2%的小学生都有网络使用行为,其中网络成瘾学生的检出率为5.9%;网络成瘾在性别、年级维度上都有显著差异,而在城乡学生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网络成瘾小学生的主要网络行为特点是:每周上网时间较长、有网吧上网经历、上网内容主要是休闲娱乐。小学生健康网络行为习惯的形成还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等多方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和网络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采用《大学生网络依赖调查表》和《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分层抽取的甘肃省10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在强迫性上网及上网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与健康问题、网络依赖得分上,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但藏族大学生比其他民族的大学生网络依赖轻;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在强迫症状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其余九个因子及总分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网络依赖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依赖状况和网络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采用《大学生网络依赖调查表》和《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分层抽取的甘肃省10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进行调查。在强迫性上网及上网戒断反应、网络成瘾耐受性、时间管理问题、人际与健康问题、网络依赖得分上,不同民族大学生之间差异都非常显著,但藏族大学生比其他民族的大学生网络依赖轻;正常群体、网络依赖群体、网络成瘾群体在强迫症状因子上都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在其余九个因子及总分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网络依赖严重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正确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网络行为有利于他们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比例较大。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和Young的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对昆明地区617名大学生使用网络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上网非常普遍,对待网络的态度较积极,能积极使用网络服务项目;上网原因主要为朋友怂恿、无聊和好奇;网络成瘾检出率为5%;不同性别、专业、年级的学生上网次数、时间和进行网络游戏有差异。应根据大学生网络使用特点,利用其积极因素,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干预,引导大学生健康上网。  相似文献   

19.
笔者抽取8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了解其网络成瘾状况的分布特征及网络成瘾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IAD者占8.12%,二项检验显示,男生显著高于总体比例,女生和文科生显著低于总体比例,其他类别与总体比例无显著差异。(2)不同成瘾程度大学生在状态焦虑和特质焦虑得分上均有极其显著差异,且焦虑程度随成瘾程度的增加而增加。(3)蒙族大学生IAD者在特质焦虑上显著高于汉族IAD者;农牧区来源的IAD者在状态焦虑上显著高于城市来源的IAD者;四年级IAD者在特质焦虑上显著高于二年级IAD者。(4)上网持续时间对焦虑水平有显著影响,在状态焦虑上,上网次数与上网时间交互作用的主效应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20.
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功能的日益强大,占据了大学生越来越多的时间与精力,逐渐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甚至未来。文章运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扬州大学的学生手机成瘾、学习倦怠、未来时间洞察力的现状,结合津巴多时间心理学相关理论和Storm A.King的网络成瘾悖论,提出三种中介效应假设,并运用多元层次回归分析法验证中介效应,结果发现:大学生手机成瘾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学习倦怠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大学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在手机成瘾和学习倦怠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学习倦怠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手机成瘾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对这三种中介作用的进一步分析显示,(1)手机成瘾有双重危害,既会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又会影响学生对时间的认知,玩物丧志;(2)未来时间洞察力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影响学习倦怠;(3)相较于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习倦怠对手机成瘾的影响更大。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通过提高未来时间洞察力来降低学习倦怠和通过降低学习倦怠减少手机成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