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3 毫秒
1.
本文主要研讨了西方学术史上第一桩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学术自由案件,即对苏格拉底的审判及其处死.认为这一案件虽然简单表现为"求权"的政治与"求真"的学术二者之间的对抗,但实际上却蕴含了后世学术自由问题中的许多内在冲突的萌芽.  相似文献   

2.
在清末前所未有的社会危机中,明道致用的传统学术理念在得到极大张扬的同时,遭到清末启蒙学者和民初学人的批判,最终被求真求是的现代学术理念所取代。五四一代知识分子明确要求将求真求是的现代学术理念制度化,以庇护学术活动的自由独立展开。这便为当时国内大学成功改造成为现代学术中心提供了学术契机和民众基础。  相似文献   

3.
论张舜徽的清代朴学起源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舜徽认为清代朴学源于宋代学术,不仅宋代朴学是清学的先声,而且,清学也有继承、有扬弃、有修正地吸收了宋代理学的有益成份。本,论述了张舜徽对朴学源流的考辨以及比较梁启超、钱穆、张舜徽等人在这一问题上的不同观点,分析了近代以来学术精神与学术意趣的不同走向。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的学术自由与社会主义政治核心价值在改革实践中既有相对的区别,也有内在的联系。其相对区别表明:二者各具独特的内在规定、发展目标与实现机制,学术对于政治有相对的独立性。当代中国学术自由与社会主义政治核心价值在价值导向、现实作用、实现路径等方面的内在联系表明: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过程中,自由的学术研究尤其是自由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政治核心价值体系的正确导向,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与民主政治建设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先秦时期的以史为鉴思想,尤其是孔子的以史经世的政治追求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自此以后,有成就的史家莫不把以史经世作为著史目的。在传统史学中,史学的经世功能几乎被推崇到极致,因此从事历史编纂自然也就成了一件十分神圣的事业,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学人为之奋斗不息,成为史学繁荣的内在动力。然而由于过于注重求用而忽视求真,也使中国传统史学始终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学术思想界在甲午惨败后出现了对中国传统学术文化进行深刻批判的动向。他们肯定西学、批判中学的本意,是要为衰弱的中国寻找救亡图存药方。意想不到的是,对传统学术的新认识却开启了中国人文学术的去价值化运动:"六经"从辨明"是非"之基础,转变为只是考辨"真伪"所需之材料。胡适、顾颉刚等人继承发展了这种意识,突显"别真伪"的价值,引领了民国文史学术研究的发展。与此同时,社会转型导致的道德价值危机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日渐显现。一些学者在"学以载道"传统的基础上,期望中国现代学术能汲取中西学术文化的精华,熔铸适宜现代中国的"国民道德"。重"求真"的学术研究取向,和构建现代道德伦理的社会期望之冲突,构成了清末民国时期文史之学发展的重大理论困境。文史之学是该"别真伪",还是"明是非"?这是中国现代人文学术从业者一直探索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事实与价值的相互缠结与相互蕴涵决定了学术研究的价值本蕴,学术研究的价值本蕴为学术自由的正当性提供了内在的价值理据。政治权力获得正当性在于它所具备的价值要件与价值理据。从归根结底的角度看,自由的学术研究与正当的政治权力有着本质相同的价值要件与价值理据,即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和谐、幸福、自由等政治核心价值。自由的学术研究与正当的政治权力所具备的本质相同的价值理据以及学术自由与政治核心价值的内在联系决定了政治与学术不可能绝然二分,也决定了政治权力影响和干预学术自由是否具备正当性在于这种影响和干预是否符合政治核心价值以及符合的范围与程度的大小。  相似文献   

8.
当代大学理念冲突的表现形式及其实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理念是大学内在的观念与信念。当代大学面临着一个两难选择:一方面是对社会的责任;另一方面是对真理的承诺。大学作为学术机构,既要对真理忠诚又要对社会忠诚,这是现代大学理念建构中的一对矛盾。这一矛盾具体表现为:目标理念的学术型与职业型的冲突;学术理念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冲突及管理理念的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冲突。而冲突的实质来源于价值观的分野,即理想主义学术价值观与功利主义学术价值观的对立。  相似文献   

9.
作为伦理的学术延续了古希腊以来的学术传统,而作为技术的学术在二战期间才发展起来,两种学术从内容到形式上都存在着异乎寻常的差异。作为伦理的学术代表着伦理、道德和真理的力量,而作为技术的学术背后是政治、经济和技术的力量。前者合乎价值理性,后者合乎目的理性;前者服从真理的逻辑,后者服从资本或权力的逻辑;前者以探寻真理和满足精神之需为宗旨,后者以追求实用和因循世俗之需为前提。由于二者本质上是对立的,故二者并存形成一种互相抗衡的力量,即两种学术之间内在的张力。对张力的争论不仅取决于辩论者的立场和态度,也受制于当今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和历史哲学。张力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张力的最佳状态是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10.
清末学风由考据训诂向追求经世致用的转变是当时知识阶层顺应历史潮流而采取的政治上可谓十分睿智的措施.判断经世致用学风"得与失",不能采用实用主义的标准,就"得"而言,从其政治方面的积极意义去评判固然符合今人的标准,然而西方学术中那种严谨求实、条分缕析、以科学和理性为基础的学术理念及学术方法,对于中国学术界的影响,更值得注意.清末士人过分地将学术与现实政治挂钩,强调其实用价值,很大程度上否认了学术相对于社会问题背景而仍然应当具有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纯度"较大的学科的"滞后性",客观上助长了此后民国学术史上的偏激狂热、强调学术为政治工具方为"有用"之倾向.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之所谓中学者,于政治乃君主专制,于人伦乃三纲五常;其所谓西学者,唯西艺、西政(技法)而已。“先以中学固其根底,然后择西学可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启吾疾者取之。”盖张氏之“中体西用者”,于学术人心固“独尊儒术”之变种也。张氏喋喋焉倡“保国、保教、保种”之巧言,终本不外保清廷、保专制、保独裁,达忠君之志者。“中体西用”之说,蓄数代陋儒曲士之旨趣,钩沉两千余年之痼疾,故其流播悠远,渍染深邃,暗流潜溪,墨浸环宇,固民治不进之厉阶,必去之而后民权民主能自安者也。  相似文献   

12.
清代考据学是有清一代居于支配地位的学术流派,它的形成是当时错综复杂的多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总而言之,应从明末清初儒学内部的矛盾运动、清初统治阶级的提倡、“江南”的学术地位和明末清初“西学东渐”的影响等方面去考究。  相似文献   

13.
借助首次披露的史料,我们可以追觅"清流"代表人物张佩纶与李鸿章的秘密往来,他们彼此之间的支持和争执,从而展现光绪前期政治舞台错综复杂的关系,揭示军机大臣李鸿藻与北洋大臣李鸿章之间的沟通,李鸿章丁忧后"夺情"复出中,张佩纶、李鸿藻为其所作设计的内幕,以及清政府内部在处理朝鲜壬午事变中不为人知的预案和策略,"清流"谋划的对日策略和李鸿章的态度,显示出晚清不同政治集团纵横捭阖、相互渗透、利益消长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远比后人想像的更为丰富。  相似文献   

14.
晚清时代的学术门户之见日益明显,这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环境造成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术自身发展而导致的,又加之内忧外患,统治者在学术上不得不主张"经世致用",这使得清代的汉学与宋学之争不得不服从政治的需要而转向调和。作为封疆大吏的张之洞,在对清季教育改革的第一个时期就提出了"通经致用",为达此目的,他主张调和汉学与宋学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作为晚清政坛的风云人物,张之洞在洋务运动后期和清末新政时期,都产生了重大的作用与影响。张之洞在督鄂的十多年里,积极向西方学习,大力采取措施在湖北建立了近代工业、交通、军事和教育,为推动湖北近代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清代著名学者阮元,创办了新式书院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旨在培养有"经世致用"、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书院提倡德才兼备;主张因材施教,自由探讨;强调实事求是,学以致用;学术研究和教学相结合;确立破旧立新、推举学长的教学体制.倡导了实践,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能力.阮元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清末的教育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张謇的教育思想与办学实践,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教育救国”又是张謇教育思想体系中的核心内容。张謇青少年时期所接受的传统教育、科考经历和晚清社会的剧烈变迁,以及他对时代的深刻思考,共同构成了其“教育救国”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8.
晚清以来,福州较早实行对外开放,一些先进人物接触"西学",受到西方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影响,打开眼界,拓宽视野。因此,在翻译、教育、思想、文学、出版以及兴办实业、从政改革等方面都涌现出一批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他们志在经邦济世,首开风气之先,努力寻求救亡图存的真理、救国图强的道路,从而形成闽都文化的近代新特色,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张大千书法因其强烈的个性特色被誉为"大千体","大千体"受清末民初碑学书法实践的深刻影响。碑学书法的意趣与大千情性契合。张大千接受碑学书法的影响当在拜师曾熙、李瑞清以后。其拜师曾熙、李瑞清学习书法,动因较复杂,且时间均在1919年。张大千研习碑学书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直接取法曾李二师阶段;遍临"三代两汉金石文字,六朝三唐碑刻"阶段;由博及专,以《瘗鹤铭》、《石门铭》为基础形成独具特色的"大千体"阶段。  相似文献   

20.
以清末南通州的新型工商业与地方政府的矛盾为个案来观察,就可以知道辛亥革命的不可避免性。这两方面的势力分别由工商业家张謇和通州知州汪树堂为代表。汪树堂精熟中学之"体",却茫然不知西学之"用";起初尚能与张謇共办团练,但不久就开始抵制大机器工业,认为工厂有碍于地主缙绅与科举制度,一度阻碍了大生纱厂的开车。在厘卡与丝捐和兴办垦牧公司等决策上,汪树堂也总是站在阻碍先进生产方式的旧势力的一边。张謇和汪树堂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实际上不可调和,而且这类矛盾普遍存在于清末的中国各地并日益激化。最后,新兴力量先试图以立宪然终究以共和来代替帝制独裁,也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