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歌翻译一直是翻译研究中的一大难点,英汉诗歌在韵律和意象选择上大不相同,所以译者在翻译时的取舍也尤为关键。过去对诗歌翻译评价标准仅仅是将原文与译文进行对比,而功能对等理论把读者反应纳入研究范畴,不仅给诗歌翻译打开了新的视野,在引导翻译研究时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探讨在诗歌英译时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在翻译中,形式和意义的对等问题一直是翻译界关注的一个话题,人们总是力图两者兼顾,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层面的原因,内容和形式对等的翻译少之又少,本文试图通过探索翻译中形义对等的有效方法来指导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3.
张怡云  葛畅 《现代语文》2016,(4):152-154
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利用自然恰当的译语再现源语的风格和意义,力求译语读者与源语读者能获得相似或相同的阅读感受。在翻译中国古典诗歌时,译者应确保源语和译语在内容、风格、韵律和形式等方面的对等,使译本读者能从中理解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蕴,也可以体验到诗歌形式美和韵律美,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也大有益处。本文试图从功能对等理论角度将《陋室铭》三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找出最能让译本读者了解原诗意蕴且产生与源语读者相同阅读体验的译本。  相似文献   

4.
刘佳全 《考试周刊》2010,(21):33-34
奈达的功能对等给翻译带来了新的方法论,然而鉴于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功能对等并不能完全解决文学翻译中的问题。文学作品翻译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摆在译者面前。面对语言形式与语言内容的微妙关系,忽略语言形式的功能对等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损伤了其文学性。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对于语言形式的依赖启发译者.适度异化的语言更能体现一部译作区别于译入语原创作品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5.
尤金·奈达把他的"对等"原则细分为"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以奈达的理论解读"Meeting at Night"的汉译可以看出,只重视形式而忽视功能,"形似而神不似",是不可取的.诗歌翻译中的"对等"并非亦步亦趋,形式对等应以功能对等为前提,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并存时方可产生优秀译文.  相似文献   

6.
隐喻是英语语言里的一个重要语言形式,具有形式和形象多样化的特点;其翻译的难度也比较大。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主张让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对等,而非简单的形式对等。应用功能对等理翻译英语阴喻的方法有:对等地借鉴形象相同或不同的汉语阴喻,对等地借鉴汉语明喻,和对等地用主体;要在具体语言情境中对等翻译;在实现功能对等的前提下,选择形式更对等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说翻译存在两大难点:既要注重翻译的准确性,也要体现目的语言的文学性,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则认为译文和原文在功能上的对等高于形式上的对等。其理论涉及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依据,在翻译Lindsay Armstrong(林赛·阿姆斯特朗)的小说《他是我丈夫》时,选取了一些典型的重点语句的翻译说明该理论在提高小说翻译质量上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国语言学家兼翻译家Nidar的“功能对等”理论成为翻译理论领域的主流。该理论现已被广泛采纳并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翻译,它对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士或第二语言学习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分别以词汇、语句和语篇为基本翻译单位,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在形式、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异同和两种语言人们的审美和情感倾向性的异同,来探讨翻译中如何运用“功能对等”这一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9.
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是奈达提出的翻译中的两种基本导向。这两种导向,尤其是动态对等打破了传统的字字翻译,并且为评判翻译水平的高低提供了一种新的标准。在对《哈利波特》的翻译中,这两种方法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并且使中译本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中取得了一定成功。  相似文献   

10.
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这一理论对于广告翻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因此,广告翻译应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灵活运用字义对等法、语义对等法、文化对等法等翻译策略来进行灵活的翻译.  相似文献   

11.
论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在翻译中的辩证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奈达翻译理论过于强调功能对等进行质疑的基础上,认为文本内容和表达形式密不可分,在不同的文本中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重要性,译者应根据不同文本和翻译目的在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之间做出裁定,采取相应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2.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外一种语言传达出来,也就是进行语言的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对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翻译的对等既包括形式方面的对等,又包括功能方面的对等。该文分析了对等理论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并对对等理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对等是翻译领域中长期争论的问题,也是翻译中的难点,因为在某些情况下,对等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本文通过与Nida的功能对等理论和Newmark的等同效果理论的对比,着重讨论了Leo Hickey的言后效果对等理论与对等翻译原则在翻译实践中的应用。言后效果对等理论与对等翻译原则贯穿于翻译的全过程中,能动地指导着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4.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注重原诗内容和形式的翻译以及译文读者的反应。《诗经》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记录我国古代人民生活百态与自然事物的百科全书。《诗经》中的意象丰富,寄托了作者表达的各类情感。《诗经》翻译中,意象的翻译是译者面临的巨大难题。基于功能对等理论,以施图金俄译版《诗经》为文本,对其树木意象的翻译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观众出于不同目的观看美剧,为了使台词中文字幕更好地满足中国观众之不同需求,台词翻译崇尚译者中心论。译者视观众观看目的不同,裁定“功能对等”或“形式对等”两大翻译对等原则。针对以消遣为主之目的语观众,主选“功能对等”;针对以学习英语为主之目的语观众,主选“形式对等”。  相似文献   

16.
翻译对等历来都是翻译研究者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话题,但传统的翻译研究只集中于语言形式、意义、信息、功能、效果等层次上的对等,而忽视了翻译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因素这一本质特征,很少从认知对等的角度去研究翻译。鉴于此,本文以陕北民歌的英译本为语料,通过对意象图式、隐喻转喻、框架映射、原型理论、映射等认知方法的分析,来具体说明译者如何通过这些认知手段使原文和译文达到认知性对等。  相似文献   

17.
王莉 《海外英语》2011,(6):181-182
功能对等强调上下文等同优先于词汇等同和内容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该文从亲属称谓语和拟亲属称谓语两个方面举例说明它们的英译效果,探讨了应用功能对等理论来指导亲属称谓语的翻译,不仅能准确传达亲属称谓语的指示信息,而且还能避免译文结构累赘,语言生硬,成功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莉 《宜宾学院学报》2003,5(5):55-56,67
对等在文学翻译中作为一个标准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源语文本与的语文本在形式、内容、风格和文化四个方面的对等,结合文学翻译实例展开论述,证明译者在实际探作中不可生搬硬套对等这个标准,但又应尽量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表现出源语文本的精髓,最大程度地做到形和神的对等。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式菜名的翻译愈显重要。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中式菜名的英译,进而提出相关的翻译策略。译者在翻译中关注这这中西饮食的差异,尽可能实现从内容到形式的基本对等。  相似文献   

20.
翻译的目的是将人类文化和思想以语言沟通的形式予以表现,翻译活动的开展也应以实现翻译目标为基本载体。以功能对等视角为核心,分析了功能对等翻译的特点,并逐一分析了功能对等概念的风格对等、文体对等、语义对等,探讨了功能对等在应用翻译技巧运用方面的优势,旨在通过精准定位翻译需求、丰富语言功能等多种方式,为功能对等概念在应用翻译技巧方面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