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教师只有真心地爱每个学生,才能换来学生对教师爱的回报,这个回报不仅是学生爱老师,而且唤起学生对学习的爱,对生活的爱,以及使学生学会如何爱他人。  相似文献   

2.
王永和  李玉年 《科教文汇》2011,(8):11-11,22
要使学生具有爱心,首先教师要有爱心,且无私地去爱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爱学生就要理解、尊重学生;爱学生就要宽容学生;爱学生就要赏识学生:爱学生就要赞美学生:爱学生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声音。  相似文献   

3.
聂乃贞 《科教文汇》2010,(32):4-4,9
当好一名教师,"师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浸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师爱是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保证,是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是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体现,是教师教学中出自崇高的目的,充满科学精神,普遍、持久而又深厚的爱.这种爱,促使教师无代价地对学生赋予亲近感、期望感和献身的热忱.师爱是一种最高尚的爱,因为师爱不仅是我们每个教师出于职业的爱,更因为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教师要对学生负责,要对学生的现在负责、未来负责、一生负责!  相似文献   

4.
王静 《科教文汇》2011,(23):10-10,14
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爱。只有教师把真诚的爱投入到教育当中,把爱的甘泉洒向每个学生的心田,才能得到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信任和亲近,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爱是教师塑造学生的巨大教育力量,具有其他教育手段所不可替代的感化功能。教师应用自己博大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才能去精心地培养学生,只有爱得深,才能更认真、更耐心、更细心地对学生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6.
吴爱慧 《科教文汇》2010,(32):170-170,175
爱心是教育的前提,但不是教育的全部.爱就意味着奉献.教师在人们的眼中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素质教育,是宽满感情的教育."爱"是师德的灵魂,爱是老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爱是决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爱融入教育,我们才能收获幸福,收获未来世界上最宽广的是人的心灵.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满爱心地去欣赏学生,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包容他们的缺点和不足.表扬多一点,鼓励多一点,从心里尊重他们、肯定他们.让爱融入教育,让爱围绕在学生周围.  相似文献   

7.
教师要以真诚的感情去爱学生,精心塑造学生的心灵,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有人格、有个性、有希望的人去关心呵护,充满真情地去关心、理解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时刻感受到教师的真、善、美。  相似文献   

8.
中国实现现代化,困难在农村,问题在农村,希望也在农村。依靠科技振兴农村经济是星火计划的宗旨。农村经济的振兴,关键在于人才,而农村青年的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始终遵循“爱、情、严、实”的宗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一,紧记一个“爱”字。“爱满天下”是当年陶行知先生倡导过的一句话。爱,首先是热爱本职的教学工作,安心于教育事业,热忱地爱学生。只有教师真心实意地爱全体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有深厚的感情,才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爱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和最基本的条件,在爱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情感。  相似文献   

9.
在语文主体地位逐年下降的关口,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充分展示自身的魅力,积极和学生打成一片,通过攻学生之心,让学生在爱语文教师的同时,也爱上语文,最终提升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  相似文献   

10.
"爱是教育之本",教师的劳动本身就是一种爱的奉献,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1.
爱就是教育     
吴全民 《科教文汇》2013,(15):27-27
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培养师爱的观念,因为爱是一种意识,是一种信任,是一种良心,是一种积累,是一种力量。爱就是一种教育,每一个教师要把对学生的热爱、尊重、理解和期待,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实现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张伟萍 《科教文汇》2013,(20):23-24
在一个班里,最让老师头疼的是那些不遵守纪律、不认真听讲、作业不按时完成的孩子。这些孩子往往影响着整个班级的形象,老师一般不会喜欢这样的孩子,所以更谈不上对他们倾注"爱"。但是,班主任要想带好一个班级,成为一名好老师,首先要学会爱这些"不讨人爱的孩子",用"爱"去感化他们,去教育他们。在这些孩子身上,我们要有爱心、信心、耐心。  相似文献   

13.
陈晓梅 《科教文汇》2013,(17):23-23,25
班主任工作是复杂而费心的工作,如果对学生没有真诚的热爱是不能很好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我主要从班干部的任用采取竞争上岗;建全各项班级管理制度;倾注爱心,积极转化后进生;对待学生要做到严格要求和尊重信任相结合,这几个方面入手的。从实际出发,热爱学生,关心帮助学生,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使后进变先进。  相似文献   

14.
范展 《科教文汇》2013,(14):17-17
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对班级形成和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应关爱学生,加强对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韩梅 《科教文汇》2011,(6):104-104,12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课程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分别从设疑激发求知欲,重视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老师的激情和爱心,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学生的视野;利用电化教学和新的知识信息等多种途径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高惠琳 《科教文汇》2011,(8):8-8,73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公正的、平等的.平等的师爱是一种更高责任感的爱,它具有职业性、广博性、针对性特点。聋校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从个人态度、班干选拔、荣誉评选、集体生活、学习生活、操行评定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平等性.但在具体实施师爱的过程中.应避免走入绝对化、无限度化的误区。  相似文献   

17.
莫少增 《科教文汇》2013,(17):173-174
赞美、鼓励、倾听、引导学生看到希望是让学生接受老师爱的良方。  相似文献   

18.
郑玉芳 《科教文汇》2013,(36):144-145
对于孩子们而言,老师的激励有着无穷的力量。数学这门学科因其枯燥乏味而不被学生所欢迎,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他们一旦不喜欢学,老师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劝学都没用,这让许多数学老师都感到头痛。而激励教育恰是能改变这种状况的“良药”。因此,在教学中运用适当的激励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意义重大。文章对于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如何运用激励教育做了四个方面的重点阐述。  相似文献   

19.
刘立红 《科教文汇》2014,(26):43-44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好坏关键在教师,要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教师要上好第一节课,坚持上好每一节课,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对学生有关爱之心。  相似文献   

20.
赵兴军 《科教文汇》2013,(21):148-149
成功的教学往往来自教师理性的思考与对学生进行人文的关怀与引导。因为只有具有了理性的思考,才会折射出创新之光。因此,在数学教学设计中,无论是引导学生思考,还是老师对教学知识点的分析以及试卷的命题,我们都应有一定的创新理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都很有益处,也更能体现教者与试卷命题人的匠心独运与片片爱心。这样学生才会想学、爱学,从而达到学懂、学会,这就是新时期的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