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山东教育》2010,(1):31-33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就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相信每个学生的实力.把学生真正放到主体地位上来.教师变成课堂的导演.让学生成为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具体操作起来,就是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教师不要一上课就滔滔不绝地讲个没完.学生被动厌烦地听得糊里糊涂,突破传统观念,大胆放手,给学生以自由,让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把握.还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让每一个学生有足够的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学生自己明辨是非.让学生自己去质疑解难.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自愿接受教育的强烈欲望便会油然而生.学生自我学习的本领当然也就会得到很好的掌握,整体素养就会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标准凸现了“以人为本.开拓创新”的精神理念.在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引起学生兴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潜能发挥,提高学生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关系着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及整体语文素养。那么.语文教学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呢?我个人认为.除了要加强课堂教学.还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拓展学生视野.调动学生各项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创造.让学生的阅读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汪活水.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注入活力。  相似文献   

5.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说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要读懂学生.了解学生心智发展水平.掌握学生学习的一般规律.懂得依顺学生.引导学生。当我们的教学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时,他们就学得轻松、学得有兴趣;反之,当我们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规律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学得枯燥、困难。因此.我认为作文教学应当追求“生本化”——所谓“生本化”作文.就是注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引发学生重新认识自我.表现自我,张扬自我。可以说,“我感”与“我思”是“生本化”作文的灵魂。确实.唯有调动学生真切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6.
刘桂新 《学周刊C版》2010,(11):194-195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课堂应为学生而设计。只有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给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学生才得以全面的发展。我认为教师应建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为学生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到生物知识.并适时地利用课堂情境.发挥恰当的幽默,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催化剂.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找准切入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主动恩考、积极思维,让学生体会成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与参与欲.才能有效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课外阅读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它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对于学生知识面的增长、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培养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课外阅读.并在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李彩兰 《学周刊C版》2014,(8):183-183
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让教师抽象的讲解、描绘变得直观.能快速地为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信息.并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灵活的认知途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认知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学过程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要求,统一学生行动,统一活动时间,学生只能在“四统一”的模式下接受教育。新课程理念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革新教育观念.放权给学生,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和发展;注重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对此作了多年的跟踪研究,认为新课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应注意以下几点:1.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2.建立新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4.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本文对此作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唐凌 《陕西教育》2011,(1):146-146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对人才要求的标准越来越高.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学生的学习却很疲惫.忙于应付各种考试.学习态度被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应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使每位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挖掘每位学生的潜力.现就有关方面提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刘娜 《学周刊C版》2014,(5):119-119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推动着学生的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强大动力。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采用教师讲、学生记的单向传递.学生只是机械简单地记忆知识.这样的灌输式教学不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只能将学生塑造成机械的知识运用者.这与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相违背.与新课改形势相违背。新课改提出要以学生为中心.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我们要对传统教学进行全面改革.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构建。问题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可以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中来.展开主动探究,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掌握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参与意识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有效地积极投入的意愿.学生有了参与意识,才会有积极的参与行动,才会有高的教学效率.课堂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学生的参与情况,这就首先要求学生要有参与意识,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这是现代数学教学的趋势.为此,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应充分让学生“动”起来.即让学生的个性表露出来,思维活跃起来,手脚解放出来.这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学生的参与意识主要靠教师来培养,下面谈谈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张宣 《学周刊C版》2014,(8):103-103
新课程要求我们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主.要时时刻刻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学的设计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思维、认知规律等都随着社会的变化在发生着变化.我们的教学也应根据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教学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在生物课堂教学中,主要应从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实际情况的把握.教学设计的重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设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等方面着手来创新。  相似文献   

16.
饶丰来 《陕西教育》2011,(1):110-110
列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耐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点燃学生思维的火焰.培养学生创新的动力。”我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只有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习兴趣鲜活起来.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愉悦地获取语义知识.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教学的主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效果是决定教师教学效率的主要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呢?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一个思维的空间.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笔者从抛砖引玉促学生思维.演绎归纳助学生思维.蜻蜓点水导学生思维,举一反三鼓励学生思维,蓄势推导点学生思维.故意停顿诱学生思维.存疑激思激学生思维.余地生辉倡导学生思维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8.
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本.关注不同群体学生的发展,构建自主快乐的课堂。打造张扬个性的舞台.舒展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潜能.使班级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快乐殿堂.  相似文献   

19.
王平 《海南教育》2008,(12):69-69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深有同感.每次课堂习作。学生总是冥思苦想。抓耳挠腮,很难下笔。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由于课外书看得比较少,语文功底薄.提笔习作犹如手提千斤.感到很难、很难。为此,教师指导学生习作,在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和优化作文的外部环境.拓宽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视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素材.下面就谈谈自己指导学生习作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少老师深有同感.每次课堂习作。学生总是冥思苦想。抓耳挠腮,很难下笔。特别是农村的小学生,由于课外书看得比较少,语文功底薄.提笔习作犹如手提千斤.感到很难、很难。为此,教师指导学生习作,在帮助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同时.要努力为学生构建和优化作文的外部环境.拓宽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视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素材.下面就谈谈自己指导学生习作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