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高校学报联合办刊、专业化是必由之路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近年来,根本改革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呼声越来越高,似乎高校学报已到了不从根本上废弃现有的办刊模式就无法生存的地步。面在研究者们所设计的方案中,又几乎众口一词地要求高校学报向专业化方向发展,走联合办刊之路。“实现这一改革,将是学报走出困境,蓬勃发展,屹立于世界优秀期刊之林的必由之路。”^①改革高校学报是势所必然,各家学报在近年来都不同程度地对传统的一些具体做法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2.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改革问题一直是期刊管理部门和高校学报界探索的热点,也是期刊改革实践实现突破的难点.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学报办刊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高校学报服务智库建设的必要性,提出国家期刊管理部门应引导高校学报调整期刊布局,高校学报也应主动突破僵化的办刊模式,依托国家、地方和大学逐步建立起的高水平智库,服务智库建设;建议除少数高水平理论刊物外,大多数高校学报可以将办刊方向和选题由浅层次向前瞻性、战略性,由理论研究向应用研究,由学科研究向问题研究,由专业热点到社会热点等调整,使高校学报形成突出的内容特色,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为我国高水平智库建设和国家软实力的提升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3.
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价指标对高校学报办刊理念的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期刊质量综合评估体系对现阶段高校学报的办刊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了评估体系中基础建设条件、环境资源条件、出版能力、经营能力等4个板块的指标对期刊生存和发展的要求。认为期刊的合理定位、规模、效益等要求高校学报办刊理念具有规范性、经济性、有效性及开放性,期刊编辑尤其是学报编辑办刊理念转变的必要性表现在规范办刊行为、注重办刊过程的经济性、提高科技期刊的各种效益,以及创造条件使期刊保持可持续良性发展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双一流"建设与高校学术出版之间存在天然的纽带关系,两者互融共生、协同并进.高校学报作为我国出版业的生力军和高校学术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母体学校建设、出版业和社会发展均有重要影响.文章以"双一流"语境为研究背景,结合《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具体实践,对高校学报的办刊定位进行系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高校学报的转型路径,以期为高校建设与学术出版协同式、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高校学报是所在高校进行科学研究、教学改革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与编辑的业务水平密不可分。青年编辑是高校学报编辑队伍的生力军,但其成长发展受到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高校要重视对青年编辑的培养,给予青年编辑足够的重视和晋升机会,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青年编辑自身也要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培养创新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开拓国际视野,切实提高高校学报的办刊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人成长与学报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6.
<池州师专学报>的办刊特色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章礼强 《编辑学报》2000,12(3):178-179
高校学报的“综合性”冲淡了其个性,要满足读者需要,必须办出特色。高校学报办出特色有赖于编辑的创造性思维。在这些方面《池州师专学报》作了一些探索,办了一些诸如:“王希杰语言学研究”、“民俗文化研究”、“贵池巫傩文化研究”、“九华山分明教文化研究”、“皖南旅游文化研究”、“素质教育研究”等带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色的栏目,社会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报不要妄自菲薄   总被引:20,自引:9,他引:11  
赵大良 《编辑学报》2002,14(6):404-404
在这改革的年代,高校学报当然需要改革.我办过高校学报,现在负责期刊(包括高校学报、专业期刊、科普期刊等)的管理工作,也在工作中探索高校学报的办刊和办刊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校学报不能自我封闭山东平邑县志办公室王照伦拜读《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下称《思考》)后,感到作者的心情可以理解,对其中的若干观点却不敢苟同。《思考》把封闭模式看成“特色”,殊不知,这恰恰是高校学报陷入困境的症结之所在。《思考》说:“现存高校学报...  相似文献   

9.
"学术窗口"与学报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6年4月21日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的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后"继续研讨高校学报办刊模式,配合政府主管部门抓好高校学报的改革".2000年6月该会理事长陈浩元题为<改革攻坚再上新台阶>的工作报告又强调,"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高校学报存在着一些致命的弱点,其办刊观念、办刊模式、经营管理、社会影响等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过去我们比较满足现状,而没有强烈要求尽快摆脱这种不利于高校学报发展局面的紧迫感,因而对一些同志已经开展的关于学报改革的研究倡导、支持不力,这也是我们改革意识不强的表现."因此,必须"组织力量,有计划地对高校学报办刊体制和模式进行深入调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案."[1]  相似文献   

10.
期刊的品牌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中国兽医学报》在狠抓期刊质量走精品战略的基础上,准确定位、突出特色、大胆创新,走高校学报专业化的道路,在刊物的品牌化建设上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钟琳 《编辑之友》2010,(12):107-108
游星雅女士在<编辑之友>2010年第4期发表了<关于高校学报集团化发展模式的思考>(以下简称<模式>)一文,首先总结了我国高校学报的现状,并对现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组建高校学报集团是学报改革的必然趋势"的观点并对"高校学报集团"的内涵和意义进行了解析,最后提出了组建"高校学报集团"的操作构想.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报特色栏目与选栏策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鉴于国内各高校学报普遍存在着办刊模式上“大而全小而全”,栏目设置高度趋同化,学术质量普遍弱化的现象,很多高校学报尝试差异化办刊策略,寻求办刊特色,开设特色栏目是其中一种主要的途径。对特色栏目性质的准确把握和谨慎全面地选栏策划,是做好特色栏目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一批传统的理工类高校正在向多科性高校转型,逐步形成了一批传统理工类高校所办的人文社科学报.然而其中一些刊物不同程度存在着质量问题,反映在办刊实际中,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期刊定位不清,效果就难免打折扣,到头来只能是邯郸学步,疲于奔命;二是办刊理念没有及时改革创新,选题雷同,特色不鲜明;三是学报内部管理体制僵化,导致步履艰难.归根到底,要使高校学报的发展既不盲目膨胀,又不千篇一律,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特色.下面,结合上述问题提出一些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正今天,"办刊宜分科"的学术期刊发展规律已成为国内外期刊界的共识,从"SCI"、"EI"检索的期刊情况看,专业期刊独占鳌头,学术期刊"专业化"办刊更是大势所趋。根据杜文涛对全国大学学报的调查研究表明,影响因子0.4的大学学报中,大部分为专业性期刊,而SCI收录的大学学报也均为专业性期刊[1]。期刊专业化其核心理念有两个:一是期刊内容主要囊括某一个或某几个专业领域,一是期刊工作者的独立地位和独特作用[2]。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改革高校学报的呼声越来越急迫。高校学报在经历了百年的沧桑历程后,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事实上,早在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即有人提出要对高校学报“大拚盘”的办刊模式进行改革。最早对高校学报“综合性”“大拚盘”模式提出质疑的是学报界以外的人。 1986年,复旦大学青年学者顾晓鸿在 1986年 4月 25日的《文汇报》上撰文,提出采取“问题导向”模式。每期集中研讨一个问题,“每个问题可以而且需要从不同学科的不同视野去加以研究。学报以‘问题导向’为主,才能为各学科的专业人员提供多维视野,满足读者的…  相似文献   

16.
学术期刊差异化发展是针对其备受诟病的"全、散、小、弱""同构"现象严重的现状开出的一剂"药方"。但由于体制滋生的惯性、综合性同构的约束、差异化途径的有限,差异化发展面临种种困难。学术期刊应该多管齐下,宏观调控,降低体制改革阵痛,营造差异化发展大环境;要改善办刊条件,为差异化发展投入资金与人力,要真正重视编辑人员素质提高,调动其办刊的责任意识,要知己知彼合理定位,确定差异化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高校学报办刊模式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程英  孙广增 《编辑学报》1996,8(2):110-111
目前,高等院校学报界对于办刊模式的改革进行了非常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笔者也试图对此问题加以探讨。1 现行高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一个最常用的词“窗口”,经常被用来说明高校学报的作用;另一个词“学术讲坛”也常用来说明办刊的宗旨。全仁和指出,高等学校编辑出版学报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反映高校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并将研究出来的成果推向社会广为运用,创造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更好地为国家的四化建设服务。笔者认为,这基本可以作为高等学校学报的办刊宗旨。  相似文献   

18.
朱蕴波 《今传媒》2009,(12):69-70
一、高校综合性学报面临的困境高校学报是科研信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高校科研成果展现与转化的主要平台,在科学研究的传播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我国高校学报的发展却普遍出现了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我校学术窗口的《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1960年创刊以来,经过几代师大人的不懈努力,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日益扩大,目前已逐渐成为省内外学术界所一致认可的一个重要学术园地。1999年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全国双十佳社科学报。面临新世纪的到来,为进一步推动办刊水平上新台阶,把一个具有崭新面貌的一流学报带入21世纪,经编辑部研究并经编委会讨论决定,从1999年1月起,我校实施创办名牌学报工程,其奋斗目标是:经过5~7年的努力,力争使我校文、理两版学报跨入陕西名牌期刊行列,成为在国内有一定…  相似文献   

20.
根据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建立"中国期刊方阵"的指示,国家新闻出版署确定,2001年组建期刊集团的试点工作已经启动.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认为,"中国期刊方阵"的基座在于"双效期刊",以此形成品牌期刊参与国际期刊市场的竞争.高校学报在全国期刊中占有很大比例,是个尚未被发掘的、潜在的期刊市场.高校学报如何在组建期刊集团的试点工作中打开局面、有所作为,这是摆在高校学报工作者面前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