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胶东半岛部分高校田径课程"受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胶东半岛部分高校大学生体育选修课程的项目选择情况调查,发现选择田径课程的学生越来越少。针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得出田径课程在高校“受冷”的原因,并提出了培养学生田径运动兴趣,完善、创新教学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田径俱乐部、丰富教学形式等对策,以期尽快使田径课程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热”起来,使之在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意志品质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田径是一切体育运动的基础,在中学体育课程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传统的田径教学教法单一,枯燥乏味,很难使学生对田径课产生兴趣,甚至产生排斥的心理,使得田径课教学受到阻力,教学质量低下。相比之下,趣味田径教学法具有趣味性,多样性等特点,更加容易使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学习产生兴趣,由排斥和抵触转变为喜欢学和愿意学,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分析及探讨中学体育课趣味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阶段的学校体育教学中,田径的教学比重还是比较高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遇到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或者学生的成绩不容易提高的难题。这种现象的出现基于三点原因。一是田径课程本身的枯燥性。田径课程的学习属于比较单一的重复性学习,造成学生的学习性疲劳。  相似文献   

4.
田径课程是中职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而长期以来,中职院校田径课程教学一直是困扰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方法的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比较肤浅。因此,从多年的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中职院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对于提高中职院校田径教学效果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5.
高校公共体育田径课采用"小型运动会"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当前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把田径运动会这一常见的形式,引入田径课教学中,形成了"小型运动会"教学模式.该模式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让田径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激情,促使田径课成为当代大学生比较喜爱的体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陈岩 《中华武术》2021,(1):57-58,45
小学生年龄小,正处在身体发育的基础和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合理安排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田径课程是小学体育教学当中的重要课程内容,在体育教学中占较大的比重,要让学生对田径课程学习产生兴趣,增加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就要对田径课程教学进行精心设计,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体育游戏活动的应用就能够显著提升田径教学效率,让学生在田径运动中保持极大的兴趣,所以教师要高度重视体育游戏的融入,并积极探究将体育游戏和田径教学巧妙整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心理学在田径教学上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课程的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互动的一个过程,教师应该积极、合理地调整教学方法,合理地掌握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动机,灵活的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田径动作技术,使田径课程的教学更具人文性、社会性。  相似文献   

8.
从某种程度上讲,任何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能否得以提升,不仅要靠先进的科学技术,还需要体质健康的人才。大学生即将走出社会,既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习得,也要注重身体的锻炼,像田径运动就是增强学生体质的最佳途径。因此,本文首先介绍兴趣在田径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当前我国大学田径课程普遍存在的问题,最后研究基于兴趣视角的大学田径课程内容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9,(5):14-16
为了探讨少儿趣味田径教学对一年级学生体能、技能、田径学习兴趣水平影响的效果。选取309名在校一年级学生,按班级将学生分成实验组(EG)144人和对照组(CG)165人。EG采用少儿趣味田径教学,CG采用传统田径教学,共28次课程;并在实验前后对学生的体能、技能、兴趣指标进行采集。结果显示:少儿趣味田径教学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体能、技能的发展和田径学习兴趣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田径课程是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课程之一,更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教学课程。它的显著特点就是在体育专业的专业课程中课时最多,但是就目前我国的田径教学而言,田径教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枯燥乏味,运动形式比较单一,从而导致学生对田径课程的兴趣缺失。我国田径教学的现状已经问题重重,满足不了学生的体育教育知识需求,更适应不了现代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所以田径教学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在"体育与健康"新课标开始实施的背景下,各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在逐步深入,但田径课程的改革似乎显得滞后.以全国多所高校的田径课程教学为考察对象,调查了这些高校目前田径课教学以及学生的田径需求等方面的现状,从田径课程改革的内容、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对新形势下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作了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体育在对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田径教学是初中阶段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学生进行田径项目的学习和训练也是开展其他体育项目活动的基础。本文在找出初中田径教学中培养学生田径兴趣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田径兴趣的策略,以期助力初中田径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克权 《精武》2012,(23):50-51
随着高校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深化推进,作为高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姐成部分——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必然面临改革创新的新局面。田径课程这一从20世纪90年代初一直作为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较心内容与必修科目的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正面临着被迨缘化的尴尬局面。通过调研不难发现,田径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生存非常艰难,甚至出现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主要表现在:学生对田径课程兴趣快速降低,学习意愿与参与意愿保持历史低位,选修学生比例过低,在某些学校甚至不足1O%,导致教师教授意愿降低,整体课程教授质量严重下降,学校缺乏正确引导,甚至出现认知错位等不良现象,长期发展将极大伤害田径课程的良性发展。因此,在高校教学改革的浪潮中,如何积极探索高校学生田径课程兴趣提高的办法,无论对于目前正在进行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还是田径课程的良性发展都将具有重要的积极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4.
张岭 《中华武术》2023,(3):21-23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课程改革不断深入,高中田径教学面临着更高要求,需要对传统的田径教学进行创新,以合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升。当前高中田径教学过程中存在学生兴趣不高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如何创新高中田径教学模式成为了学校及教师面临的一道课题,需要加强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促进高中田径教学的不断发展。鉴于此,本文针对高中田径教学中学生缺乏兴趣的原因进行分析,探究以兴趣为先导的高中田径教学,希望能为高中田径教学的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利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田径运动作为其他一切体育活动的基础,随着高校田径课程施行选修之后也面临着一定的发展困境。此外,由于在高校传统的田径课程中,教学的枯燥、训练方式单一等各种问题,也使得学生无法对田径运动感兴趣,参与田径运动的学生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趣味田径形式应运而生,它不仅具备基础的运动形式,而且其中又兼有娱乐性与趣味性,能更吸引学生对于田径运动的兴趣,将学生吸引到田径课堂中来。  相似文献   

16.
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对田径运动与田径竞技运动项目的辨析,明确田径课程内容的定向,并对田径课程的分类、体育教育专业田径课程的设置,以及大、中、小学整个学校体育阶段的田径课程设置改革提出一些建议。旨在使学生重新审视田径运动,认识到田径运动的健身价值和基础功效。通过系统的田径课程教育,逐步改变田径运动在教学中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众所周知,田径课程是高校体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田径教学内容枯燥、运动形式单一,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目前有些高校甚至取消了田径课,这一现状必须引起我们的深思和高度重视。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增强田径课程的吸引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认为应抓住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在新课程标准体系中,田径类课程以其对学生特殊锻炼的价值而占有很大的比重,为了解新课程标准下田径课教学的现状,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当前制定田径教学计划时,没有优先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田径各个项目的锻炼价值;在课程资源开发方面缺乏创新性探索;多种不同距离和方法的跑、基本的跳教授情况良好,投掷项目和较复杂的跳教授情况比较好,技术性要求较高的项目教授情况不理想,差不多有一半的学校没有将这些项目列为教授内容;测评考试沿用的仍然是竞技体育规则进行考核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调整和发展高校田径课程体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全面提高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的教学指导思想出发,对普通高校现今的田径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比较、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式田径课程的5个教学目标及其内容体系和组织运作方式.新式田径课程体系有利于体现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发挥大学生在田径课上的自主选择性,从而提高田径课程教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使高校体育教学更适应经过高中健康课程改革实验的新生,将现行的"选项+田径"的综合体育课程模式,重新设计为分层式教学模式,即技术技能——娱乐健身类——竞技训练类,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证明新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教学的兴趣,并能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