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生态系统理论为视角,考察了环境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生态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都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对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微系统中,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较大的为家庭生态系统(亲子互动、教养方式)和班级生态系统,其中班级生态系统又可细分为同伴互动子系统(同伴接纳、同伴拒绝及同伴欺负)和师生互动子系统(教师的移情、关怀和亲社会行为).在宏系统中,文化模式和文化态度对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具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研究应该更关注中系统和外系统的影响,考察微系统的动态变化以及制定系统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132名小学3、4、5年级学生的同伴接纳、社会行为和父母教养方式相互关系的问卷调查发现,儿童表现出的攻击行为越少,亲社会行为越多,则同伴接纳越高;儿童的同伴接纳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没有关系;父母不同的教养方式对儿童的社会行为产生显著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积极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以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行为问题及同伴侵害问卷为工具,以252名4~6岁儿童为被试,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完成对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的信效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2)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的维度与儿童行为问题、身体侵害相关,校标效度较好.(2)儿童对教师应对同伴侵害策略的知觉问卷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65 ~0.75之间.  相似文献   

4.
以245名初二学生为被试,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教师期望知觉、自我价值感及价值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积极效应与自我价值感、达成价值、实用价值及兴趣价值呈显著正相关,消极效应与与自我价值感、达成价值、实用价值及兴趣价值呈显著负相关;(2)自我价值感在教师期望知觉对价值各维度的影响上起到了中介作用.教师期望知觉对兴趣价值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是指学生在与教师的交往过程中所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其对学生的学业和人格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调查的基础上,探索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结构,编制“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问卷”,进而探讨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的发展特点。结果发现: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由态度反馈、强化评价、机会特权和支持指导四个维度构成;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从总体上看,女孩幼儿知觉到的教师期望水平高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发展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6.
以212名小学生为被试,探索教师互动行为的对象差异。结果表明:(1)女生知觉到的积极互动明显多于男生,而消极互动则明显少于男生;(2)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知觉到的消极互动明显少于学习中等和学习较差的学生,学习较差的学生知觉到的积极互动明显少于学习优秀和学习中等的学生;(3)不同空间分布的学生知觉到的教师互动不存在显著差异;(4)班干部知觉到的积极互动明显高于普通学生,但二者感受到的消极互动不存显著差异。本研究的结论是:以对学生的共同的爱与尊重为前提的适当的互动差异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幼儿同伴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化的重要内容,是幼儿最重要的社会交往能力之一。本研究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上海市15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99名幼儿,探索影响3-6岁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家庭、教师、同伴等方面的因素,并建立影响因素的协方差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内部结构分为主动性、亲社会性、语言与非语言能力、社交障碍等四个维度,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主要抚养人、教师和同伴,其中同伴是家长、教师作用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各维度的重要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8.
师生互动,是依靠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实质性沟通交流,从而得到学生的积极反馈,以此产生的影响来带动课堂活动朝着期望的方向进展.创设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环境,便于师生建立沟通无间的亲密关系,增进感情交流,有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思维,从而更好地为教学内容服务,让学生名副其实地成为课堂的主体. 一、设置课堂互动机制 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语言工具,实践性较强.因此,小学英语课堂必须加强师生互动环节.在课堂上设置互动竞争机制,教师可清晰准确地将英语传达给学生,获得学生的反馈,进而促进语言的转化运用.互动竞争机制可分为“学生个人得分”和“小组成员共同得分”两种,教师可根据班级人数和教学任务量的实际情况来设置.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指学生对教师指向他们的评价行为的认知和体验,包括“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反馈改进”、“关注过程”、“激励期望”和“沟通理解”等六个维度,前三个维度属于操作要素,后三个维度属于基础要素。通过对不同性别、学习成绩和受教师喜欢程度不同的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特点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女生在基础要素方面的知觉显著优于男生,在初中不存在性别差异。小学成绩中等的学生在基础要素上的知觉优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在初中成绩好、中、差的学生的知觉虽不存在显著差异,但在操作要素和基础要素上得分的变化模式不同;受教师喜欢的学生对基础要素的知觉优于其他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小学生社会性适应的性别差异,研究选取小学二至六年级的儿童作为被试。采用修订的班级戏剧问卷和同伴提名法对儿童的积极社会行为、攻击冒犯行为、敏感退缩行为、师生关系和同伴接纳程度进行评定。结果发现:在社会行为上,女生表现出更多的积极社会行为和敏感退缩行为,男生则表现出较多的攻击冒犯行为。在师生关系上,女生更容易与教师建立亲密的关系,男生更易与教师建立冲突和依赖的关系。在同伴接纳上,女生受欢迎程度更高、男生受拒绝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张金荣等编制的《中国儿童人格教师评定问卷》,对来自湖南14个地州市54所幼儿园的3731名3~6岁幼儿的人格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湖南幼儿的人格普遍处于中等发展水平,其中智能特征维度得分均值最高,情绪稳定性与亲社会性维度得分均值相对偏低;存在显著的年龄、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地区及园所性质差异,其中4岁幼儿的发展变化最明显,女孩在智能特征、认真自控、亲社会性维度上的得分略高于男孩,而在外倾性和情绪稳定性维度上的得分略低于男孩.家长与幼儿园教师应进一步加强对幼儿人格教育的重视,在正确认识和对待幼儿情绪特征的基础上,更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给予儿童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相似文献   

12.
利用张文新修订的Olweus欺负问卷、陈欣银等人修订的儿童社会行为量表、社会提名法等对82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考察中小学生受欺负的状况,及与其行为表现、同伴关系之间关系.结果发现:(1)总体而言,中小学生受欺负的发生率比较高,且相当稳定;(2)中小学生受欺负与同伴接纳显著负相关,与同伴拒绝显著正相关,即儿童受欺负频次越高,其同伴接纳越少,同伴拒绝越多;(3)在中小学中,儿童的社会行为在儿童受欺负对同伴关系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受欺负频次通过社会行为中的攻击行为和羞怯-退缩行为间接地影响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13.
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的城乡差异及其教育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整群取样的方式,从小学3-6年级选取411名城市儿童和189名农村儿童,用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问卷考察了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城乡差异问题.结果表明:城市小学儿童在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出众性、坚毅进取性、主动尽责性等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农村儿童;农村儿童在各维度上均无显著的性别差异,而城市小学女生在威信或同伴影响力、出众性等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可以对儿童进行创造性生活教育,并对城市儿童与农村儿童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伴接纳在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对儿童青少年的同伴接纳的研究,综述了青少年儿童的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友谊、学校适应及学业成绩等的相关研究成果,望这些研究成果能在儿童、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信息加工心理学的崛起,人们开始用社会信息加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来理解学习困难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以往对学习困难儿童的社会目标、社会行为和同伴接纳的研究主要考察两两之间的关系,本研究用社会信息加工模型来系统考察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学习困难儿童的社会目标存在年级差异;(2)学习困难儿童自我报告的攻击行为存在年级差异;(3)学习困难儿童同伴评定的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4)在敌意和非敌意归因情境下,学习困难儿童的社会目标对社会行为和同伴接纳都有影响,从而为教育者通过干预学习困难儿童的社会目标来改善他们的社会行为和人际关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亲社会性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影响着儿童人格的发展.本文结合教师自由描述和词汇学两种方法对6~12岁小学生的亲社会性进行质化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的亲社会性由利他性、宽厚、合群性、教养、诚信、责任心、攻击性、正直8个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主要探讨对于小学儿童同伴社交地位类型,教师提名结果与同伴提名结果的一致性。研究的对象为小学二、四、六年级儿童及其班主任。研究方法为现场提名法与问卷法。调查结果显示,教师提名结果与同伴提名结果呈中等程度的相关。师生对影响同伴关系的主要因素的看法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小学生接纳他人水平与被人接纳水平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同伴等级评定法对小学二、四、六年级共762名儿童进行调查。结果: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321;儿童的年级和性别对该相关程度存在显著影响(F(2,756)=21.524,,P=0.000;F(1,756)=14.521,P=0.000),二者交互作用也达到显著(F(2,756)=6.40,p〈0.01)。结论:小学儿童接纳同伴水平与被同伴接纳水平间存在弱相关,且该相关受到性别和年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存在性别和成绩的显著差异;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性别差异不显著,成绩差异显著;教师期望与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呈显著负相关;在学生知觉到的教师期望对数学学习中习得性无助感的影响中,教师态度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探讨同伴接纳对流动儿童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以及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在武汉市三所小学选取478名五、六年级的流动儿童,运用同伴提名法、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儿童版(MVS-c)、自尊量表(SES)、儿童青少年问题行为问卷(CB)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同伴接纳、物质主义价值观、自尊、外化问题行为四者均显著相关;同伴接纳对外化问题行为具有很强的直接预测作用,也会通过物质主义价值观和自尊的部分中介作用而影响外化问题行为,还会通过自尊、物质主义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外化问题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