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邹敏 《教育探索》2008,(6):128-129
对随机选取的840名初二学生进行归因方式和焦虑状态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低焦虑组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能力、任务难度和心境等不可控性因素;在失败的情境下,高焦虑组的心境、能力、运气、他人帮助和任务难度的原因归因倾向均高于低焦虑组。(2)不同焦虑水平的初中生在期望倾向上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3)在情感反应倾向上,低焦虑组获得成功后所产生的积极情绪均比高焦虑组要强烈,而高焦虑组在失败后的消极情感更为强烈。这表明不同焦虑水平的初中生对考试成败结果具有不同的归因倾向。  相似文献   

2.
英语学习成败归因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320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英语学习成败归因倾向及归因倾向与英语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成功归因上的差异不明显,但对失败的归因在学习环境、运气好坏、语言天赋和任务难度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学生对学习成败的不同归因倾向对其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外语学习焦虑和学业成败归因的相关性,采用外语课堂焦虑量表和多维度——多向归因量表中的学业成就量表,对某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68名大二学生进行了测查.运用双变量相关分析方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技术得出如下结果:1.外语学习焦虑和失败归因高度相关;与成功归因不相关.2.学业成败归因时,与外语学习焦虑相关的只有能力和运气两个因素.3.成功归因时,运气因素是一个焦虑源;失败归因时,能力因素是一个焦虑源.  相似文献   

4.
归因与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不同的归因方式引发不同的期望和情绪反应。学习焦虑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重要的情绪因素,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较大。在成功情境下,低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内部归因,高焦虑水平和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外部归因。在失败情境下,高焦虑水平学生倾向于内部归因,中等焦虑水平和高焦虑水平的学生倾向于外部归因。对如何调节高学习焦虑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湖北省27,769名初中生为调查对象,运用Mplus 8.3软件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及数学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学习反思性均对数学自我效能感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学失败归因对数学自我效能感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学习动机对数学学习反思性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学失败归因对数学学习反思性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学习动机对数学失败归因有显著负向影响;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在数学学习动机与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间有显著中介作用;数学失败归因、数学学习反思性在数学学习动机和数学自我效能感的关系间有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为了调节学生的数学学习心理发展,学校和教师应合理创设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客观分析学情,鼓励学生积极归因;培养错题整理习惯,引导学生自主反思;正确建立阶段目标,提升学生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6.
顾雯雯  张硕 《考试周刊》2011,(6):207-209
文章调查了两所高中的251名高三学生的归因方式、焦虑及其考取理想学校的自信百分数。结果表明:1.高三学生焦虑水平适中、自信心较高,归因方式比较成熟。2.成功时,文科比理科更多地归因于努力.历届生更多地归因于努力和运气,应届生更多地归因于任务难度:失败时,文理、应历届无明显差异。3.焦虑和自信心水平影响高三学生的成败归因方式,具体表现为:低与高自信、高焦虑者相比较.焦虑、低自信者更多地归因于外部不可控的任务难度和运气.更少地归因于内部可控的能力和努力.但成功时.高焦虑者更多地归因于任务难度。  相似文献   

7.
小学生考试焦虑、自我评价与成就归因关系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考试焦虑、能力自我评价与学生成就归因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其内在制约规律,以期为实际教育工作者指导学生保持适宜的考试焦虑水平,形成良好的归因倾向提供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培养青少年的亲环境倾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采用自然联结量表、感恩量表、竞争性自恋量表、亲环境倾向量表对996名青少年学生进行调查,探讨自然联结与青少年亲环境倾向的关系,以及感恩与竞争性自恋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自然联结与感恩、亲环境倾向显著正相关,与竞争性自恋则显著负相关;感恩与竞争性自恋显著负相关,与亲环境倾向显著正相关;竞争性自恋与亲环境倾向显著负相关。自然联结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亲环境倾向,感恩和竞争性自恋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因此,加强与自然的联结是提升青少年亲环境倾向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以山东省梁山县780名高中生为被试,以考试成败归因问卷为工具,探讨高中生对物理考试成败结果的归因特点。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梁山县高中生对考试成败倾向于作内部可控归因,其中又主要归因于持久努力、临时努力和学习方法,对考试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倾向基本是一致的;男女生对于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别,对考试失败的归因有一定差异,女生比男生更看重学习方法、学习基础与能力等原因对失败结果的影响;不同年级高中生对考试成败具有基本相同的归因倾向;不同成绩水平高中生对考试成功的归因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对考试失败的归因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宽恕倾向量表》和《多维一多向归因量表》,分析了大学生宽恕行为与归因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理科生的宽恕水平与人际能力失败、人际运气成功、人际外部归因的相关性很大,理科生的人际归因和宽恕水平呈负相关。人际归因和宽恕水平在文科生中不相关。  相似文献   

11.
成就归因对学生学习行为有着明显影响。对于医学成人专科学生来说 ,内在性因素是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而对外部因素的作用 ,学生们大多认为运气比背景更为重要 ,学业失败的学生还强调背景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行为中的心理倾向 ,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744名硕士研究生的问卷调查,探究其成就动机、人际交往归因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多数硕士研究生对研究生期间的生活较为满意;研究生在人际交往时倾向于将交往成功进行内归因,将交往失败进行外归因;研究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大于避免失败的动机;人际交往归因在成就动机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到中介作用。若要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生活满意度,需要进行心理干预,引导积极人际归因模式的建立;建立制度保障,培养合理成就动机的形成;点面教育相结合,提高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王新银 《林区教学》2013,(11):118-119
为了探讨高校学生对学习成绩的归因,通过考试结果归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暗示:学生对学习成绩总体上倾向于作内部归因;归因存在着性别差异,对女生来说,外在的不可控因素较为重要。在失败归因上,男生比女生更倾向于稳定性归因;自我评价失败的抑郁质和胆汁质学生看重外部原因。  相似文献   

14.
浅谈中学生的归因指导□重庆市涪陵实验中学教科室雷其坤所谓“归因”,就是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及结果的产生原因进行推论。例如,考试失败了,不同的学生会把原因归结为:①努力不够;②能力太差;③试题太难;④运气不好……不同的归因,对学生的学习动机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以随机整体分层抽样的300名农村初中生为被试,采用学业成就归因(MMCS)量表和中文版考试焦虑量表(TAI)进行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考试焦虑的问卷调查,探讨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特点、考试焦虑现状及其关系。结果发现:(1)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倾向于内归因,存在性别及年级间的差异。(2)当前初中生考试焦虑状况良好,年级差异显著。(3)初中生学业成就归因方式与考试焦虑存在显著的相关。为引导初中生合理归因、保持适宜考试焦虑,提出相应的教育训练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306名非英语专业高职生的英语学习进行了归因分析。结果表明:(1)与成功情境相关的10个因素从高到低的排序为基础、题目难度、能力、学习策略、长期努力、学习兴趣、运气、身心状态、教师水平、考前突击;与失败情境相关的排序是题目难度、学习策略、基础、运气、学习兴趣、能力、长期努力、身心状态、教师水平、考前突击。经检验除考前突击、学习兴趣和运气因素外,其余7个因素在不同考试结果情境中均存在显著差异。(2)在失败情境下,男生和女生在基础和能力因素上呈显著差异。(3)虽然学生考试成功后相对未通过考试的学生满足感增强,但是考试结果并未对英语学习者成功期望和自豪感的增强造成显著影响。本文最后提出了对学生进行再归因训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父母教育焦虑对青少年人际关系的影响及父母心理控制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对619名高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父母教育焦虑与父母心理控制呈显著正相关、与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心理控制与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呈显著负相关;父母心理控制在父母教育焦虑与青少年人际关系质量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本研究为预防父母教育焦虑对子女不同方面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父母应积极培养自身的情绪管理能力,避免自身的教育焦虑影响子女的人际关系质量;相关机构在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实践中,应把家庭教育环境作为重要的干预维度之一。  相似文献   

18.
成就归因对学生学习行为有着明显影响。对于医学成人专科学生来说,内在性因素是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的主要因素。而对外部因素的作用,学生们大多认为运气比背景更为重要,学业失败的学生还强调背景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应当高度重视学生学习行为中的心理倾向,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探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以及归因方式的中介作用,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多维-多向归因量表(MMCS)对208名青少年进行施测。结果表明:(1)学业成绩与内归因、学业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内归因与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及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外归因与学业能力自我效能感呈显著负相关;(2)学业行为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3)内归因在青年少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青少年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归因方式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考试成败归因浅析常海霞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业成绩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每一位儿童考试的成功与失败对其身心发展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每次考试结束后,无论是学生、老师还是家长,都应对考试成败的原因进行分析。这一过程实质上就是在对考试的成败进行归因。所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