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胺碘酮又名乙胺碘呋酮(Amiodarone),原为抗心绞痛药物,近十余年来,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心律失常,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实践证明它对多种快速型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有确切疗效,但就其二者疗效对比国内外各文献报导不一,现就近年来,经本院治疗的51例心律失常患者,服用胺碘酮后的临床效果,将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用药疗效作一对比总结。  相似文献   

2.
胺碘酮作为一种高效、广谱的抗心律失常药 ,自六十年代问世后广泛应用于临床 ,但由于其半衰期长、排泄缓慢 ,长期使用毒副反应大 ,临床应用受到较大限制。近年来 ,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 ,毒副反应轻微 ,患者耐受性良好 ,其应用重新受到重视[1] 。本文就胺碘酮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小剂量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1]对 5 2例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经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患者 ,用小剂量胺碘酮口服治疗结果显示 ,平均 5~ 7d起效 ,2周有效率达 84 .6 % ,1个月有效率为 86 .5 %。治疗 2周后 ,QT间期明显延长 ,QT离散度显著减小。…  相似文献   

3.
乙胺碘呋酮(胺碘酮)是一种疗效显著的抗心律失常药,现将治疗观察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共选择患者58例,其中冠心病并心律失常32例;心肌炎并心律失常19例;风心病并心律失常4例;肺心病兼冠心病并心律失常3例。年龄:60岁以上12例,40~60岁33例,20~40岁10例,15~20岁3例。心律失常类型:室性早搏25例,结性早搏5例,房性早搏8例,心房纤颤20例。  相似文献   

4.
应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充血心力衰竭在不断探索中,我们通过对照观察胺碘酮治疗50例严重充血性心衰的情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选择和分组 1995年1月-1997年6月住院心衰患者62例,年龄45-94岁,心功能按纽约心脏协会(NYHA)分级。心功能Ⅱ—Ⅳ级且同时有心脏扩大或射血分数<0.35的病人做为观察对象。有甲状腺机能低下,严重并发症,瓣膜性心脏病、肥厚或梗阻性心肌病、心绞痛、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者除外。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组、32例口服胺碘酮治疗,其余30例做为对照。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β-受体阻滞剂在临床上治疗急性心梗并室性心律失常,其在扩张冠状动脉、抗血小板聚集及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方面取得了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静脉胺碘酮急诊治疗一组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难治性,持续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研究结果显示静脉用该药可有效控制难治性高度恶性的室性心律失常,而且其副作用较少,患者易子耐受,安全性相对较好,可推荐为急诊治疗和预防致命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又一选择药物。  相似文献   

7.
胺碘酮(Amiodarone)自70年代始应用治疗心律失常以来,已经积累了大量临床资料,该药对顽固性房性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均有良好疗效,是目前较理想的抗心律失常药.但该药毒副作用发生率高达80%,主要有肺毒性,甲状腺异常,肝功能异常及心脏毒性[1],其中心脏毒性的发生率约0.8~24.0%[1]除了可出现窦缓、室内阻滞、窦性静止、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等之外,QT间期延长较突出.以往研究提示,胺碘酮尽管延长QT间期,但不影响甚至降低QT间期离散度(QTd),且心室复极呈均一性延长,故较少引起尖端扭转性室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阵发性房颤发生机制及胺碘酮对阵发性房颤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食道心房调搏测定心房参数 ,观察阵发性房颤患者服用胺碘酮 ,心房有效不应期 (ERPA)及心房相对不应期 (RRPA)用药前后变化。结果 :阵发房颤 36例 ,服用胺碘酮后显效 2 3例 ,有效 7例 ,显效 6例 ,显效组与有效组ERPA无显著差异P >0 .0 5 ,两组与无效组ERPA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RRPA变化三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ERPA缩短是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基础 ,胺碘酮有效控制阵发性房颤作用机理之一是延长ERPA ,胺碘酮无明显缩短RRPA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脑血管疾病在医学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心房颤动快速房性心律失常比较普遍,一般多见于患有器质性心脏病老年群体.呼伦贝尔市作为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地区,经过临床实践,内蒙古牙克石乌尔其汉林业医院在2005年2月至2007年3月以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了明显疗效,总结摸索出了使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对采取的病例样本进行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和室颤的疗效。方法:对急性心肌梗死突然发作持续性室速和室颤的9例患者,在非同步电转复的同时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无效者10min后再重复一次,继之以0.5-1.5mg/min静点维持24-36h,同时口服胺碘酮,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结果:9例病人在用药的24h内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全部得到控制,1例出现一过性窦缓,无1例死亡。结论:初步观察认为静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安全有效,可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估胺碘酮、利多卡因或安慰剂对心脏手术中主动脉结扎松解(ACC)后再灌注性室颤(VF)发生的影响。创新点:胺碘酮、利多卡因对于预防ACC后再灌注VF的效果,目前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无统一的结论,本研究综合之前RCTs进行荟萃分析。方法:遵循PRISMA和Cochrane系统评估手册对PubMed、EMBASE及Cochrane进行文献检索(图1),荟萃分析符合要求的RCTs。结论:当前的证据表明胺碘酮和利多卡因在开胸心脏手术中预防再灌注VF的效果两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但均明显优于安慰剂;在随后需要电除颤的患者的比例上,胺碘酮、利多卡因及安慰剂三者间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试验表明,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虽能抑制心肌梗塞病人的室性心律失常,但增加死亡率,而胺碘酮(Ⅲ类药物)可提高心肌缺血患者的生存率.心室中层肌细胞(M细胞)有其独特的电生理特性并在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内玻璃微电极技术,用含胺碘硐或心律平的模拟缺血液灌流M细胞,了解在缺血情况下,两种药物分别对M细胞电生理有何影响.结果:(1)犬左心室M细胞的动作电位呈现出与心外膜层肌细胞相似的峰-谷-穹窿(spike and dome)形态;动作电位时程(APD)随基础起搏周长(BCL)延长而明显延长,即频率依赖性.(2)模拟缺血使M细胞的静息电位(RP)除极、动作电位幅值(APA)和Vmax减小、APD缩短,其APD的频率依赖性减弱或消失.(3)胺碘硐可延缓或减轻缺血引起的电生理变化.(4)心律平明显抑制M细胞的Vmax、APA,并随频率加快而作用增强.进一步加重了缺血引起的动作电位参数的改变,并可造成传导延缓或阻滞.结论:胺碘酮可减轻而心律平则加重缺血引起的M细胞的电生理改变.部分地解释了上述临床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静脉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胺碘酮150mg溶于5%葡萄糖20ml中,于10min内缓慢静脉推注,首剂后15-20min未转复为窦性心律,再给予75-150mg静注,继之以0.5-3mg/min持续静脉滴注24h(24h总量少于1500mg)。结果:60例患者中有49例转复为窦性心律,有效率81.7%,心功能平均提高(1.6±0.4)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中断治疗。结论:静脉用胺碘酮对心力衰竭并阵发性房颤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小剂量胺碘酮在预防有明显临床症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远期疗效。方法:64例具有由心房颤动引起的头晕、心悸、胸痛、胸闷及呼吸困难等症状,有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记录,每次发作均能在48h内自行终止而恢复窦性心律,且无器质性心脏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成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采取双盲对比的观察。胺碘酮组:30例,胺碘酮200mg每日3次口服3d,第4d起改为200mg每日1次。维持180d。安慰剂组;34例,安慰剂(维生素C)200mg每日3次口服3d,第4d起改为200mg每日1次,维持180d。每月随防1次并复查T3、T4、胸片、肝肾功能。用Kaplan-Meier方法估计维持窦性心律的百分比。结果:6个月随访期内胺碘酮组心房颤动复发率为26.7%(8/30),而安慰剂组为91.2%(31/34)(P〈0.001)。结论:小剂量胺碘酮对预防有明显症状的阵发性心房颤动发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碘催化下芳香酮、芳香醛和芳香胺的Mannich反应,三组分一锅法合成了一系列的β-胺基酮衍生物,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产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3β-羟基孕甾-5-烯-20-酮-3-醋酸酯为起始原料,经溴仿、酯化、氧化、还原、胺化等反应,得中间产物N-叔丁基-3-羰基-4-氮杂-5-雄甾-17β-甲酰胺,再经碘代反应和脱碘反应脱去1、2位氢合成非那甾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胺碘酮及多巴胺所致静脉炎的分级,根据不同分级对症处理及护理.方法:操作前合理选择静脉,尽量避开下肢静脉,选择弹性好、粗直的静脉,穿刺部位无瘢痕、无硬结、皮肤完整.严密观察注射部位,如果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注射部位,及时给予对症处理.I、Ⅱ级给予硫酸镁湿敷,马铃薯片外敷.Ⅲ、Ⅳ级应用长效抗茵材料洁悠神,必要时行氦氖激光治疗疗效显著.结论:早发现、早处理、早治疗,配合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胺碘酮多巴胺注射液所致静脉炎的预防控制及转归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乙胺碘呋酮属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它在心脑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各种医药学杂志均有不同程度的报道,但在其他系统的不良反应未见详细报道。笔者就其对消化、呼吸、甲状腺、眼、神经、皮肤等方面的影响作一综述,并提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五项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合成肝胆显像剂IODIDA,以活泼芳香胺为原料,经改进的直接碘化法,选择性碘代芳香胺。在吡啶与醋酐存在下,用相应的碘代芳香胺与氮三乙酸反应,可得所需产物,产率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的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洋地黄是首选药物。但单用洋地黄对部分患者的心室率控制并不满意,因此我们以胺碘酮与地高辛联用治疗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病例选择 房颤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40-49岁9例,50-59岁11例,60-65岁3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Ⅳ级。扩张型心肌病9例,冠心病8例,风湿性瓣膜病6例。 2 治疗及观察方法 入院后均给予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