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中国古代流传下来一个"狼来了"的故事,一个说谎的孩子,最后失去了求援之手,为自己的言行付出了代价。它告诫人们:"人无诚信不立""国无诚信不稳",只有诚信,才是走向成功的通行证。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应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一、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一个"诚信"课题组对小学生"诚信"问题进行了问卷调  相似文献   

2.
王立云  李艳波  叶晓平 《华章》2007,(12):266-266
我国现代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主要存在着社会诚信体系内容不清晰、基本框架不明确、信用体系不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的"四不"难题亟待解决.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我国现代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应当以诚信主体体系建设为根本、诚信教育体系建设为先导、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重点、法律法规体系建设为保障,构建合理的现代社会诚信体系.  相似文献   

3.
朱镕基去年在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曾经题过这样的校训——不做假帐。按理说,会计实事求是,是其职业道德的底线。但从现实看来,朱总理的题词绝非多余。因为目前不少地方做假帐的歪风邪气的确盛行。从前年到去年,我国经济界发生了一桩非常轰动的关于诚信的事件。从上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毕业的  相似文献   

4.
熊飞  邰新军  徐梦婕 《家教世界》2013,(9X):164-164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文明道德素质在当时的世界上被人们称道。而当今社会,烦乱的灯红酒绿,过度物质追求让诚信出现了障碍,诚信危机已经不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一个国家不讲诚信不知其国,一个家庭不讲诚信不知其家,一个人不讲诚信不知其人。更让人们担忧的是,象牙塔中的学生们也在渐渐丢失诚信。作为学生"德育教师、人生导师"的我们,该怎么样面对他们?又该以怎样的方式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教育呢?  相似文献   

5.
"诚信"自古以来都是中国核心文化的内容之一,但诚信的思想在现代社会由于种种原因而受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对"诚信"逐渐淡漠,但是也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发现"诚信"是一把双刃剑,不讲诚信就会伤及你、我、他。所以"诚信"越来越成为人们的通行证。现如今,我们不得不把中国核心文化之一的"诚信"再次搬出来,通过弘扬中国"诚信"的传统文化,解决现今的一些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社会诚信体系是一种以社会诚信制度为核心的维护经济活动、社会生活正常秩序和促进诚信的社会机制。孔子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动力主要来自于其终身"学而不厌"而孕育出来的智慧,加强引导孔子文化的自觉传承,有利于国民心灵秩序的重建,为我们当前重塑社会诚信体系提供了一条光明道路。  相似文献   

7.
谢雯 《现代企业教育》2014,(22):283-283
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成了当前高校道德教育的一个沉重话题,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不容乐观,时时令人堪忧,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像考试作弊、拖欠学费、贷款不还、违反校纪等问题频频发生。"大学生诚信状况的主要原因是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这两大方面的影响;大学生诚信状况的必要因素是受制度和环境的影响;而责任意识的淡薄、反思能力的缺失是大学生不诚信的内因。如何提高大学生的诚信状况,并且有针对性地开展诚信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要求"把诚信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全社会广泛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中共上海九届市委十六次全会把"公正、包容、责任、诚信"八个字作为城市起主导作用的价值取向。虽然当今社会还不至于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恐怖冷酷,事实上在我们周围,值得信任的好人依然是大多数,诚信待人依然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建校十多年,师生共同建立了以"诚信、团结、自强不息"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这八字校训源于传统,又有新意,体现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现代理念。  相似文献   

10.
诚信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建设目标之一,诚信评价是建设诚信社会非常重要的环节和手段,它具有自发自觉性、公平受咨性、客观权威性、监督调控性等特点,可分政府诚信评价、企事业单位诚信评价、社会群团组织诚信评价和个人诚信评价四类。诚信评价对评价诚信教育的效果和促进诚信教育、创造诚信所需要的良好社会氛围、传承诚信传统和美德、增强诚信主体的诚信体验和诚信荣辱感、正确鼓励诚信和惩处不诚信、矫正诚信主体自我评价的偏失、促使诚信主体将诚信他律转化为诚信自律等方面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46):15-16
"诚"主要指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指取信于人,信任他人。诚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道德之基石,是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内容,诚信教育应从小抓起。但由于社会原因,小学生的不诚信现象比比皆是。学校教育如何培养诚信学生,尤为重要。文中先分析学生不诚信现状的成因,再从知、情、意、行几个方面论述培养诚信学生的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调查显示,由于大学生的理性思辨和分析能力还不够成熟,他们容易将社会上一些诚信消极现象当作诚信本质,从而产生"诚信仅仅是个人修养问题"、"诚信是小恶"、"诚信是一种不利己的行为"、"诚信只是道德层次的问题"等理念偏差,进而误导他们失去诚信观念,甚至做出与公民道德规范相背离的行为.所以,为了加强和提高大学生诚信观念和行为,就必须让他们接受和掌握正确的知识,自觉地逐渐地养成良好的行为实践.  相似文献   

13.
唐山学院校训"诚信奋斗为人,严谨求真为学",从做人和做学问两个角度,明确阐述了唐山学院师生员工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是唐山学院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和具体体现。校训引导师德建设的方向,决定了师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和终极目标,师德建设是实现和贯彻校训的重要途径和有力保障。校训精神与师德建设最终要通过校风展现出来,而倡导"诚信奋斗和严谨求真"是我院校风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诚信是市场经济的灵魂,诚信也是市场经济下大学生的必备素质.但诚信建设需要全社会特别是政府、企业、学校、家庭、个人五大主体的共同努力,才能构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社会诚信体系.我们的社会缺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诚信氛围,而社会行为对大学生影响巨大,良好的社会诚信体系,是培植大学生诚信素质的优良土壤,而大学生诚信建设的成果将直接影响社会诚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社会诚信是一种诚实守信的社会风气,对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时刻产生着重要影响。加强社会诚信建设,需要我们积极开展社会诚信方面的研究,弄清楚诚信、社会诚信和社会诚信体系的内涵及相互关系,认识和把握社会诚信的内涵、特征与功能。  相似文献   

16.
诚信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一种道德准则,更是一个人修身养性、为人处世的伦理规范.然而,就在当下诚信已经上升为社会对合格成员要求的必备条件时,大学生诚信危机却悄然蔓延并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是社会原因还是大学生自身问题?通过几个社会现象对此作一一浅析.  相似文献   

17.
孟子云:"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内在价值趋向和行为意志力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近年来,从地沟油到瘦肉精、从速成鸡肉到明胶鱼翅……无一不诉说着现代社会诚信的严重缺失。同样,国内有位心理学家做过一个调查显示,近五成的孩子从3岁开始说谎;到9岁时,说过谎话的孩子比例已经上升到70%。在校园里,不守信用、作业抄袭、考试作弊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从小进行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我校创新德育工作思路,搭建"诚信驿站"平台,积极尝试主动参与式的诚信教育体验模式,以形成和提升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诚信习惯。  相似文献   

18.
呼唤学校的“诚信文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些日子,我去江苏南通市参观张謇故居。张謇不仅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实业家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早的教育家之一。1902年,他在南通创办了中国第一所民间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校。建校时,由张謇手书的校训是: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十年以后,1912年他又创办了南通纺织专科学校,校训是:忠实不欺,力求精进。  相似文献   

19.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间也流传着"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谚语,可见诚信是日常交往的重要准则。现实生活中,还有不讲诚信的现象。为了把"诚信"作为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要注重诚信的养成教育。  相似文献   

20.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也是我国传统道德的基础和根本,一个健全的社会一刻也离不开诚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誉,市无信不兴,企业无信不昌。“90后”大学生诚信的主流是健康积极的,但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考试作弊、就业造假、贷款不还、网上散布谣言等诚信缺失现象,诚信建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加强诚实守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