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武术分类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武术分类的辨析,指出将武术分为套路和搏斗,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技击武术、艺术武术和健身武术,专业武术、民间武术、学校武术、军警武术、大众武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便于清晰地认识武术,按照形式逻辑的要求,提出采用二分法将武术按运动方式先分为徒手和持械两大类,再逐步细分.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等,解释大武术观的内涵,界定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概念;分析了大武术观的视野下学校武术和影视武术的发展,以及学校武术教育和影视武术创新发展的对接;认为大武术观视野下,武术是有生命力的文化,武术的生命力是挖掘适合时代主体的武术价值和精神。  相似文献   

3.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的研究方法,从社会发展的历史变迁中理清武术功能演化的脉络。得出结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三大因素决定着武术功能的演变,也决定着武术的发展方向 武术功能的多元化决定着武术发展的多样化 武术"技击"功能的弱化导致了传统武术的失落和社会武术的萎缩。提出:武术本质功能的"技击"必须得以更好的承继,才能促使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的契合,改革学校武术教育的竞技武术模式,使学校武术教育成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桥梁和纽带,从而恢复武术原貌,夯实竞技武术根基,以期实现社会武术与竞技武术并蒂开花。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当前我国武术文化传播的现状及武术和动漫的各自优势为出发点进行分析,探究武术动漫对武术文化传播的可行性,并提出武术动漫对促进武术文化传播的路径。旨在为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寻找新的路径,以期为武术文化的传播开辟新的道路,拓展武术文化传播的空间,并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峨眉武术是中国著名的地域性武术流派之一.历史上的峨眉武术曾受到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的深远影响。本文试图从各种文史记载和武术典籍中寻找在峨眉山武术发展中的少林武术的影子,证明历史上来自中原的少林武术对峨眉武术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峨眉武术也正是通过学习和吸收少林武术,并在巴蜀地域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在武术段位制发展进程中,武术组织、传统武术传承人和国标武术之间相互联系。重视组织建设、组织领导,形成合力,传统武术、国标武术才能得以发展。注重保护传统武术和国标武术人才培养,是武术段位制发展的前提。社会武术、校园武术两者合力,武术段位制才有生命力和持久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了在高校武术院系开设武术解说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在武术套路比赛中对武术运动员进行解说。以期完善武术专业的教学课程和培养武术专业大学生的武术解说能力,拓宽武术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渠道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厚重的文化底蕴是武术区别于其它体育项目的重要特点之一,武术的发展需要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缺乏武术文化氛围,武术教育价值功能没有得到充分体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武术的发展。发展武术应立足于武术的文化基础和优势,加强武术文化的研究、宣传和教育,把武术文化教育融入到习武者的日常生活中,武术文化教育应以中小学生为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武术发展到当代,吸取了时代的元素,形成了当代武术的一些重要特点,表现为:武术竞技的分化和训练的科学化、武术科研的多元化、武术的体操化和休闲化、太极拳的全球化和武术的市场化等几个特征,认识武术的当代特征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今天的武术,促进武术快速健康发展,服务于当代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武术是时代的产物,套路是武术的表现形式.如何围绕武术套路的创编促进武术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武术面临的重要课题.武术的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以及围绕它们而存在的功法构成了武术传统技术体系;而一系列有套路至单势散用,切合实用的训练过程构成了武术传统训练体系.因此,通过对表演性和健身性武术套路、竞赛性武术套路、实战性武术套路创编原则的探讨,为更好地正确认识继承和发展武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武术国际化的内涵及内容构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武术的发展和东西方体育交流的加快,武术国际化的进程也日益频繁,但是武术国际化的内涵和内容的构建较少有人研究。文章认为:武术国际化是武术按照国际体育惯例和准则,在其传播、交流过程中,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体制,缩小各国间的差异,以求得武术在全球发展的统一、协调。武术国际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武术政策和管理体制的国际化、武术信息传播的国际化、武术产业的国际化、武术教育和科研的国际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代表,武术学是研究武术发展规律的科学。武术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人们对武术认识的不同形成了武术学科定位的差异。学科的定位直接决定学科研究的问题领域。文章通过对武术学科定位、武术学科建立所需条件和武术学科发展问题的探讨,指出武术学科的定位问题是决定武术未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矛盾是武术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贯穿于武术发展的始终。现代武术发展取得的成就,不能终结武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在新的社会环境下武术会面临新的矛盾。文章通过回顾与分析现代武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发现武术项目发展是现代武术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重要问题,处理好这一矛盾,现代武术发展中的其他问题将迎刃而解。当此之际,分析现代武术项目发展的问题,探讨现代武术项目的发展趋势,寻求现代武术项目发展的科学理论,重新建构武术项目体系,将对武术的未来发展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武术意识是武术工作者常用的名词,尤其在武术教学、训练、竞赛中的应用更为广泛。文章根据武术教学和训练的经验,从武术套路的攻防动作和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武术教学中武术教学中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武术学科研究内容的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根据武术学科的研究内容,对武术的概念与分类、武术的学科体系框架、武术产业与市场、武术管理、武术与奥林匹克、竞技武术科学化训练、武术技法和技理以及武术的哲学、美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6.
李磊  赵文龙 《体育学刊》2012,(2):128-131
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广东武术的诸多拳种,在吸收少林武术的某些特征以后,进而发展成南拳精品;广东诸多武林豪杰,大多和南北少林寺有不同程度的师承关系;广东诸多武术组织,大多以少林武术精神标榜。更由于少林寺禅宗和广东的南禅宗具有一脉传承关系,佛家拳在广东佛教发达地区也比较流行。总的来看,广东武术和少林武术具有诸多共同点,把广东武术称之为南少林武术也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社会学的角色理论概念解读,透视和分析了武术发展脉动,武术正确认知社会角色,有助于对武术良性的发展和传承,社会角色的认知对于武术是一种新的认识论,更是一种实证性分析,武术认知是武术发展观的基础,是武术发展观重要途径,社会角色的认知有利于正确认识武术发展与传承、有利于武术发展长效性、有利于武术职业思想的构建,特别是启示性引申了和透视了武术的角色认知、角色自觉、角色塑造、角色行为规范、以及角色对群体性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18.
当代武术文化的表现形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武术属于文化、高于体育”已逐渐成为学界的共识,然而,“武术是什么?”的本源性问题却尚未得到圆满的回答。武术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字自身的局限性特点,使任何一个关于武术的概念都会产生自身难以避免的缺陷,所以,给“武术”或“武术文化”下一个定义其实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尤其是,武术本身也在随着时代和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对武术的全面把握要与时代的发展和对武术的认知相结合。通观当代融入人们视野中的武术,从文化的整体观出发,可分为四种形态,即“文化的武术”、“教育的武术”、“艺术的武术”、“体育的武术”。这种分类概括了武术文化的主体内容,提出了武术概念的基本要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校武术的特点,段位武术的特点,段位武术在学校中开展状况及开展方法,开展段位武术的意义等,进行了归纳和总结。指出了在学校中开展段位武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只有把学校武术和段位武术真正结合起来才会有武术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赵启伟 《精武》2012,(18):81-81,8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珐和对比分析法,分析了武术文化教育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缺失现象,阐述了武术文化教育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探寻了在学校武术套路教学中渗透武术文化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改变武术套路教学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促进武术文化教育功能和价值在武术套路教学中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