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捷 《游泳季刊》2002,(1):14-19
近一时期,体育后备人才问题已被认为是中国体育能否尽快走向世界的关键性问题,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体育人士所关注。教练员们对于现阶段选苗之难和育苗、护苗、留苗之苦的描述常常不绝于耳。为了清楚了解现今独生子女家长的心愿,进一步满足他们的要求,从而缓解北京地区竞技游泳后备人才不足的现状,1999年6月~8月期间我们对北京六城区独生子女家长进行了走访和问卷调查,并以此为切入点,针对独生子女家长对其子女参加游泳运动训练的态度、动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待为北京地区竞技游泳运动的有序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2.
独生子女家长的生育愿望与体育后备人才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家长的生育愿望与家长对子女的职业期望相关连,因此,独生子女家长的生育愿望与体育人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从独生子女家长生育愿望这一新的视角出发,在比较城乡独生子女家长生育愿望差异的基础上,分析了城乡独生子女家长不同的生育愿望对体育后备人才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城市独生子女家庭体育社会化现状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采用问卷法对辽宁省沈阳、大连、锦州三城市2817个独生子女家庭的体育社会化有关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现阶段独生子女家庭中家长与孩子互动对象集中、交往频繁、余暇利用呈现"集体行为"特征,为独生子女的体育社会化提供了有利条件;家庭生活中家长的余暇时间分配方式却不利于对子女产生体育行为方面的"潜移默化"作用;家长与孩子们的体育 观念、体育态度与现实中的体育行为之间有较大落差;家长和孩子们的未来职业意向不利于体育的发展,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天津市家长对子女从事竞技运动的态度”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以问卷调查为基本手段,分别于85、87、89年三次在天津市就“家长对子女从事竞技运动的态度”进行了大范围的调查,调查对象分属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总计3121人次.并对获取的7万余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1.教练员家长态度正朝着积极的方向转化,已接近其他职业家长的态度水平;2.独生子女家长态度向积极方向转化,与多生子女家长态度无显著性差别;3.各职业层和各文化程度层家长态度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但总趋势不变;4.喜爱体育程度不同的家长、年龄不同的家长态度无显著性变化,不同年龄特征的人群态度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研究方法:文献资料调研;调查访问;数理统计。研究结果与分析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机会分析目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还远远没有满足青少年运动员及家庭的需求。随着我国教育市场的扩大,教育市场对青少年运动员及家庭的吸引力越来越大,主要原因是:(1)社会对人才需求标准的提高;(2)优秀运动员“第二次择业”的困扰;(3)科学技术对竞技体育的冲击。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及家庭的价值取向分析家长对子女参加业余训练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选择进入优秀运动队(19.77%)。这部分家长群体大多是考虑子女的学习成绩一般,但运动天赋突出,…  相似文献   

6.
城市多生子女家长对子女从事竞技运动态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牛兴华等人设计的开放闭合结合问卷对天津市524名多生子女家长进行了调查,旨在研究多生子女家长对子女从事竞技体育的态度。通过对所得资料进行归纳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年龄以及对体育运动有无喜爱的家长的态度有较大差异。其中以脑力劳动为主、文化程度高、年龄较老、对体育运动无爱好的家长的态度对我国优秀运动队伍的构成有潜在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城市家长对子女从事竞技运动态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优秀运动队的梯次构成是关系到我国体育发展的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人材的广延性。若不结合社会的背景条件去研究、探求建筑在物质、文化等水平不断提高基础上的人们的生活观、职业观,家长的态度,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长和教练员、运动员家长的态度,则很有可能使我们的优秀运动队伍建设工作陷入亡羊补牢的境地。由于家庭结构的变化,独生子女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成为占据社会舞台的主要力量,体育战线也不例外。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职业指向层次越来越高(见表5)。导致许多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  相似文献   

8.
独生子女社会背景下的我国体育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田雨普 《体育科学》2003,23(2):25-31
通过对5516名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测试调查对比,掌握了独生子女身体、智力和个性心理特点,在分析研究青少年独生子女化对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和社会体育的影响之后,就独生子女社会背景下我国体育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实施导向教育,优化幼儿养教育环境,强化体育身心俱健功能等6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儿童体育兴趣及家长对子女期望培养目标如何,对体育及教师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对上海市8—9岁近6000名儿童的体育兴趣爱好的项目分布、家长对子女兴趣爱好的态度,以及家长对子女的期望目的等问题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如下观点:切实保护和发展儿童的广泛体育兴趣;有的放矢地开展体育宣传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体育后备力量的挖掘、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丁燕华 《体育科研》2006,27(4):55-58
“长三角体育圈”地区应该而且有可能发展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现代化的先导区,竞技体育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区,在国际竞技体育舞台都具有一定竞争能力的竞技体育中心和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高地。实现这些目标的保证是充足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材的培养和贮备,而后备人材的贮备和培养与相关政策保证密切联系。本研究对体育的基本公共服务、特殊人才生育、外来人员子女选拔和培养、欠发达地区的运动训练和体育圈学校竞技体育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促进“长三角体育圈”竞技体育的发展,从而服务于全国,影响国际竞技体育舞台。  相似文献   

11.
"体教结合"作为一种全新的培养理念和体制已经在上海各级中小学逐步实施起来.占上海市中小学生总数1/3的农民工子女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潜在的资源库.通过对上海市民工子女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现状的调查,包括农民工子女参加训练的意向、家庭的经济情况、学校的师资和训练条件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查,为鼓励上海市农民工子女参加竞技体育业余训练提供对策.  相似文献   

12.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主要因素进行分析,认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学训矛盾、社会环境、引进与培养、独生子女等是影响广东省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社会调查为基本手段,于1987年2-3月对天津市3-15岁幼儿及学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和专访,以IBM-Pe/xt微型电子计算机对所得数据、资料进行了统计和处理,并与1985年的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家长们对子女从事竞技运动的态度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化。本文分析了变化的原因和存在问题的根源。家长们的态度受职业、文化程度、对体育的喜爱程度及家长年龄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大领域: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概念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运动员文化教育和教练员队伍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家长态度的研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经费管理的研究.在综述与讨论的基础上,指出了对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不足和缺陷,并提出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在实践层面上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前在学校的低、中年级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良好,家长望家长呈子成龙。倍加爱护,但是,他们对子女多是注意加强营养忽祝体育锻炼;注重智力开发而轻视体育。因此学生中有的体态发育好,但体质差;有的营养过剩成了肥胖儿;有的则娇气十足,经不起自然气候变换的考验。经常得病,学生身体发育好素质水平差是当今普遍存在的—种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文献资料及逻辑推理等方法,从我国人口政策、文化教育、家长对竞技体育的认知态度、竞技体育本身的职业特点、培养体系和体制方面对影响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供给进行分析,意在揭示我国竞技体育在后备人才培养上存在的国家包办包管过多等问题,提出进一步发挥培养单位积极性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南京市部分业余体校314名运动员的参训动机进行调查分析。主要结论:功利性的和世俗性的动机、意愿是受现代社会因素和时代影响。这表明学生及家长对参加竞技体育训练多是为孩子将来的职业考虑,希望通过竞技体育这条道路能够获得更高的荣誉、奖金,或成为一种职业,晋升到社会的中上阶层;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为国争光的荣誉感;鉴于运动员家庭对子女参加竞技体育训练的期望,为其将来的职业选择准备条件。  相似文献   

18.
阳光体育是个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全社会包括家长的参与合作。新课程倡导"终身体育"理念,学校体育只是终身体育的入门,落实"终身体育"的理念离不开学校更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然而,学生家长的教育观念偏差和对子女的体育指导能力低下,严重影响着阳光体育的深入开展。因此,加强对家长的沟通引领,纠正家长的育人观念,提升家长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问卷调查法,对华东四城市1500余名少儿家长对其子女参加业余训练的态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子女具有体育天赋的家长中,可望有70%对子女参加业训持赞成态度。(2)体育兴趣浓厚,体力劳动者对子女业训持肯定态度的比例较高。(3)家长们偏爱子女从事使身体健美、能获得安全技能,有助于智力发展的项目。(4)妥善解决业余训练与文化学习的矛盾,提高业训工作的科学性,注重学生精神素质的培养是当前业训工作必须解决的三个环节。这对于家长送子女参加业训的态度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社会群体。至1996全国城市中小学生已全部是独生子女,部分大学也有不少独生子女学生。独生女子大量出现,产生了诸多教育问题,令家长、学校、社会普遍感到惊讶和困惑,如何对独生子女进行教育,如何通过完善体育教学来促进他们的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