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语言的内隐学习是内隐学习在应用方面的前沿课题。为探讨小学儿童英语语音规则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规律,本研究选取北京市某小学三年级学生共94名,男女各半,进行了两个实验。实验分为学习、练习和测试三个阶段,实验一操纵了视听通道变量与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变量的组合,实验二操纵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变量在学习阶段和练习阶段的不同顺序的组合,得出以下结论:(1)儿童在英语语音规则的学习中,通道效应显著,通过视觉通道获得的成绩显著好于通过听觉通道获得的成绩;(2)对于单词测试和完形测试而言,内隐和外显的学习效应并不显著,内隐和外显学习不同的组合顺序效应也不显著;但就这两种测试正确率的平均值而言,内隐学习的正确率最高,而且这种内隐学习的方式是先内隐学习,随后进行外显练习;(3)对于规则测试而言,不仅受内隐和外显学习的影响,而且也受内隐和外显组合顺序的影响,表现为内隐学习和外显练习、外显学习与外显练习相结合的方式最好,外显学习与内隐练习结合的方式居中,内隐学习与内隐练习结合的方式最差。  相似文献   

2.
内隐学习的研究是近年来认知科学研究的焦点之一。基于内隐学习所关心的三个问题是:内隐学习是怎样进行的(how)——内隐学习的产生;内隐学习的内容是什么(what)——内隐知识的心理表征;内臆知识在什么情境下对行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beneficial)——内隐知识的意识接近性和适用性等问题,对内隐学习的四种典型研究范式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3.
儿童语言的内隐学习及其对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内隐学习的角度出发,先分析内隐学习的特征,揭示内隐学习的优势,然后以儿童的语言学习为着眼点,通过分析儿童语言学习中内隐性的存在以及内隐学习的必要性,引发了以内隐学习为依托促进儿童语言学习的思考。旨在启发语言教育工作者关注内隐学习,并以此为出发点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社会规范学习是个体品德形成的基础。由于忽视了社会规范学习的特点,社会规范学习成了令人厌烦的灌输与说教。内隐学习理论对社会规范学习的启示在于:社会规范学习中,必须激发学生内隐学习潜能;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人生观;个体在无意识中形成内在品质;以外显可量化行为间接考察内隐的观念。在社会规范学习中运用内隐学习理论应注意:正确处理社会规范学习中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关系;选用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内隐学习材料;懂得内隐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  相似文献   

5.
内隐学习理论视角下的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内隐学习理论研究的相关成果,从中分析教学中影响内隐学习的主要因素,并依据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从内隐学习的角度来探讨如何设计教学能充分激发学习者的无意识认知,有效地应用内隐学习,做到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的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促进学习,优化教学。  相似文献   

6.
内隐学习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区别于传统外显学习的学习过程。文章探讨了内隐学习理论,以及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分析了在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通过营造内隐知识外显转化环境、发挥内隐学习在语感习得中的作用、重视学习兴趣在内隐知识外显化中的作用,来转化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内隐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7.
程芳萍 《考试周刊》2011,(53):44-45
内隐学习对大学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大学语文内隐学习的特征,内隐学习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大学语文内隐学习显性化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人类学习的两种方式,内隐学习具有直觉性和自动性、抽象性和迁移性、耐久性和抗干扰性,而且还具有积累效应。内隐学习的这些特性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在论述了以上问题的同时,提出了运动技能教学中促进内隐学习的几种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内隐学习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习得是通过内隐学习实现的。本文从内隐学习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内隐学习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就如何优化英语阅读中的内隐学习方式,丰富英语内隐知识的积累,提高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出了一些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内隐学习自1964年被提出以来,与其相关的研究已取得明显的进步,其中就包括运动技能内隐学习的提出和发展。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内隐学习的优势效应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而日益突出。根据乒乓球运动项目的特点,探讨内隐学习在乒乓球技能学习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分析内隐学习对乒乓球技能学习效果的促进。  相似文献   

11.
王晓裴 《考试周刊》2010,(55):102-104
本研究根据内隐学习理论兴起的背景,内隐学习的特征.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以及内隐学习与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关系等,把内隐学习这种“学习领域中的革命”、“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引用至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进行教学实验。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运用与内隐学习理论相关的教学方法与常规的外显学习教学方法相结合.与常规的只注重外显学习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相比较,探讨其在大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兰芳 《现代语文》2008,(2):19-20
“内隐学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罗伯(A.S.Reber)1967年首先提出来的,“是指有机体在与环境接触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获得了一些经验并因之改变其事后行为的学习”(郭秀艳《内隐学习的理论和实验》)。经历了三十余年的研究和争论,如今研究者都已公认,所有的学习中都包含着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内隐学习。并概括出内隐学习的以下特征:首先,内隐知识能自动地产生,无需有意识地去发现任务操作内的外显规则;第二,内隐学习可以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所获得的知识不依赖于刺激的表面物理形式,具有较高的迁移易化能力:第三,内隐学习具有无意识性,且内隐地获得的知识是不能用言语表达的,但能在无意识之中加以应用。作为内隐学习的下位概念,语文内隐学习是内隐学习理论基于汉语文的特点在语文学科领域的应用。具体来说,它是指学生在复杂的语文环境中不知不觉地获得语文知识并发展、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3.
内隐学习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隐学习由于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已成为目前认知心理学领域的一大热点和前沿问题。本文从内隐学习的内涵、特征、理论假说、研究范式、相关应用研究等方面综述内隐学习的研究历程,并指出了内隐学习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机制。通过内隐外显协同机制的阅读测试来探究和证实它对研究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以及它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说明了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的阅读学习效率和能力;证明了学生自主学习性和内隐外显协同学习有着紧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内隐学习是目前认知心理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本文结合内隐学习研究的理论、内隐学习的研究方法 ,探讨了内隐学习研究的新进展及意义 ,提出了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内隐学习的未来发展作了有益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当前教育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外显学习是认知的基本途径,内隐学习是认知必要的有益补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并不存在截然分开的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而是两种学习方式的有机结合。如果能在外显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获得内隐知识,并在学生获得外显知识之后再让学生体验鲜活语言从而将外显知识内化,简言之,就是应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取内隐-外显-内隐的顺序,这样大学英语教学效率才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王荣英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2):111-113
内隐学习是人类认知活动的基础,外显学习是自觉的较高层次的认知。内隐知识与外显知识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大学校园网英语教学系统为开发大学生内隐学习潜能,实施对其内隐学习的外显指导,提供了有效的契机和接口。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技术优势,以强化内隐学习为突破口,或许可开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内隐学习理论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将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相辅相成的协同效应引入教学设计中,就是要积极营造有利于激发内隐学习的安全、自由的心理环境,创设有利于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协同作用的认知参与情境,创建有利于学生行为参与的内隐学习活动,也就是要活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成效。  相似文献   

19.
内隐学习是一种无意识的学习。由于语文学科的独特属性,内隐学习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学生常在不知不觉中掌握言语的内在规则并自动运用到语言情境中:情感成为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内隐学习的原动力:阅读很大程度上是积淀内化形成内隐记忆、获取内隐知识的过程;语文教学对话和教学实践活跃了学生思维,使内隐知识自觉转化为语文能力。因此,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发内隐学习,是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认知心理学内隐学习理论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利用内隐学习规律促进英语教学,在英语教学中创设文化语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转化,提高英语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