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对灰色模型预测方法的建模方法和步骤进行了总结,以发动机水温预测为例,研究了基于灰色模型的发动机状态预测技术,预测结果和实际数据对比表明,灰色模型方法能够对发动机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预测,为维修体制由当前的事后维修向视情维修转变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设备故障预测模型难以精确建立的特点,为提高故障间隔时间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了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在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基础上,建立了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GM(1,1)的组合模型,实现了对设备故障间隔时间的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对故障间隔时间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由24.16%降到3.24%,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灰色预测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介绍灰色系统理论的基础上,讨论了灰色预测原理,以中国总人口为例,进行了灰色预测模型的建立和求解,提出了中国人口动态模型;以城市的年供电量为例,利用历史数据,并对电力系统各年的日最大负荷的预测建立了基于残差修正的灰色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是一种基于残差CM预测法的改进灰色模型进行优化的组合方法,能够实现在线预测模型参数,最终的预测结果误差可基本控制在3%之内.经过实例计算,基于残差修正的灰色预测模型在对电力系统的日最大负荷进行预测时,与传统的系统理论方法相比较,该方法计算简捷,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设备故障预测模型难以精确建立的特点,为提高故障间隔时间预测的精确度,提出了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的预测方法。该方法在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基础上,建立了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GM(1,1)的组合模型,实现了对设备故障间隔时间的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变周期三角函数-灰色模型GM(1,1)对故障间隔时间进行预测,其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由24.16%降到3.24%,提高了预测结果的精度。  相似文献   

5.
浅议灰色系统预测方法在铁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灰色系统预测方法的特点,建立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未来事故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事故发生的变化趋势,从而对事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销售预测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 XGBoost 的销售预测方法。首先对销售量影响因素进行特征分析,通过改进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训练数据进行降维处理|然后采用基于 XGBoost 算法的销售预测方法对降维后的特征数据进行监督训练|最后使用训练后的模型对销售情况进行预测评估。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分析和 XGBoost 模型的销售预测方法正确率达到 95%以上,比传统的经典预测方法提高 35%以上,比 XG?Boost 预测方法提高 19.6%。基于灰色关联分析与 XGBoost 模型的销售预测方法不仅能有效处理海量数据,提高销售预测准确率,还能为制造企业实现产品精准投放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将灰色系统理论应用于地源热泵系统的数据分析及预测,结合试验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实了在地源热泵系统的参数预测中采用灰色GM(1,1)预测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广泛运用于非线性系统的预测,其预测精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参数的选择。试以线性规划的方法通过MATLAB求解其最优参数并针对非线性灰色伯努利模型预测残差以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进行修正。最后通过实际算例与GM(1,1)和灰色Verhulst模型相比较证明本文所提供方法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基于灰色拓扑理论对辽宁朝阳地区降水量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辽宁朝阳地区30年的降水量序列,利用灰色拓扑预测方法,建立了降水量指标的灰色预测模型群,并对未来降水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低压配电系统全局选择性保护对短路电流峰值预测提出了实时快速性特殊要求,以灰色预测理论为依据建立适合短路电流数据特征的传统预测模式的灰色预测模型存在理论上的缺陷,影响预测精确度。为此,在对传统灰色预测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调整初始迭代点,引入递推结构,选择合适的修正因子等方法对模型结构进行拓展,以相对误差均值最小为原则的目标函数动态选择参数,进一步优化灰色模型,将优化后的模型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可实现短路电流峰值的快速、高精度预测。  相似文献   

11.
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福房指数预测方法.采用感知机核函数、多项式核函数和高斯核函数进行仿真模拟,经过参数选优建立了精度较高的福房指数预测模型.预测结果表明,利用LS-SVM模型进行预测具有误差小、拟合程度高等优点,可适用于房地产价格指数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根据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建立了房地产价格灰色关联度模型,利用宿州市房地产近十年价格数据(2002—2011年),对宿州市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宿州房地产价格主要由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投机因素较少,具有稳步上升的空间.最后根据宿州市房地产价格的未来走势,从经济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商品房销售面积等方面,提出了规范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灰色预测法应用到指标筛选和模型的建立中,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的微观预警模型。针对企业的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评价了企业的风险情况,建立了房地产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模型。结果显示面对房地产企业的财务风险,运用灰色预测构建的模型有较高的精准度,并且短期预测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房地产价格与开发资金来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2007年武汉市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与房地产价格数据,在利用ADF法对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对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变动与房地产价格变动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市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变动与房地产价格变动之间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安徽省13个地市2001~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影响安徽省房地产价格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银行年度基准贷款利率和房屋销售面积与房地产价格不存在协整关系,用面板数据模型及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的结果均表明人均可支配收入对房地产价格影响的弹性最大。最后提出3点政策性建议,为政府调控房地产市场价格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改革现存的房地产金融体制,关系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和民生的改善,是防止房价大起大落引发系统性风险的根本出路。改革措施应该包括:引进先进的融资工具和模式;发展稳定的金融市场;稳定房地产市场和房价;鼓励民间资金的投入;加强房地产金融立法。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与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有些人认为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施推进地价的上涨,进而带动了房价的上涨。将高房价和高地价完全归咎于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实施。本文认为,房价上涨是由于建设成本增加和开发利润增加共同引起的,建设成本增加是由于地价上涨、建安成本增加和利率提高所引起的,开发利润增加则是由于房地产市场旺盛的需求及高度垄断的市场结构所引起的。因此,地价上涨不是房价上涨的唯一原因。建立土地收购储备制度以后,虽然地价有所上涨,但地价上涨既有其合理成分,又有其不合理成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并不存在推动地价上涨进而导致房价上涨的内在机制。最后文章针对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措施来完善土地收购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18.
存量房屋计税价格包含的因素主要有房产类别建安造价、基准地价、土地交易、重置成本、成新率、修正系数、评估价值等经济技术指标。地产计税价格包含的因素有存量房地价、地产基准地价、土地交易价格、修正系数、容积率、经济用途、实地地面熟地价及评估价格。为保证房地产评估的公平性,要着力构建房产和地产计价评税平台,加强房地产计价评税和征管工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中面临的突出问题,莫过于高房价给人们带来的困惑与不安。而且有不少人把高房价归咎于政府的高地价。殊不知,高房价的最直接原因,是市场上房产供求比例的严重失衡。与其说是高地价引发高房价,不如说是高房价拉动高地价。面对国务院多次加强对房产的宏观调控,不仅没有把过高的房价降下来,反而出现越调房价越高的尴尬局面。房产税重在完善财税体制和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它虽具有调节房产的需求功能,但对其可能带来的降价效应不应期望过高。加大保障房供有量和抑制投资与投机需求,才是抑制房价高涨的重要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房地产定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价作为一种价格杠杆,在引导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可持续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科学合理地制定房价,对房地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对房地产价格的定价模型进行了数量分析,通过对房地产市场情况的研究,分别针对整个市场只有一个房地产商开发、两个房地产商开发和多个房地产商开发的情况,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给出不同的模型,并以经济理论加以解释,得出较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