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展现着中华民族独有的风格气质。思政课承扬中华传统美德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定位不精准、内容不鲜活、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思政课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构成了阻碍。可见,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对思政课更好回应时代问题、深化道德教育和培育新时代好青年具有重要价值。我们要深入挖掘中华传统美德思政元素,系统梳理其中的道德认识、道德规范和道德理想的关系,运用系统观念以完善总体设置,抓住关键环节以优化局部设置,重视细节以提升教学实效,有效传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新时代好青年。  相似文献   

2.
青年大学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是推进祖国未来发展的重要群体。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至关重要。在当今时代教育背景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多方面影响,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认知不足,在高校思政教育教学中融入尊师重教传统美德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重点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展现传统文化、以及丰富高校思政教学模式,建设良好教学环境,体现尊师重教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民族优秀文化道德传统是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在当前的世界形势下,加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道德(即传统美德)教育尤其重要,它已成为中小学德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的重大意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包括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道德、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  相似文献   

4.
刘荣章 《考试周刊》2010,(50):48-49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灿烂的文化,其优美的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互相融会,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成为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所在。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美德。而语文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传统美德教育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5.
青年是引领社会风气的重要力量,青年道德水平是社会道德水平的重要体现。习近平尤其重视青年道德教育,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的道德精神,以中国梦塑造青年的道德理想,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革命道德涵养青年的道德素养,以生态道德培育新时代青年的道德规范。研究习近平青年道德教育思想,探索其时代价值,对加强青年道德教育、引导青年建立正确的道德观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弘扬传统美德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任务张德水,徐素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教育。”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上讲,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核心。因此,学校应把弘...  相似文献   

7.
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手段。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既是实  相似文献   

8.
全一帆 《考试周刊》2014,(10):168-169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人类文明史,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应做到的"五性"。  相似文献   

9.
传统美德是中国文明的瑰宝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历史中积累而成的优秀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对青少年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对于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文道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渗透德育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传统美德教育,下面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钻研教材,明确传统美德的广泛性。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括:崇高的民族精神、优秀的道德品质、高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重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使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程的形式落到教育教学的实处。实现课程载体从认知文本转向感受文本,课程实施从说教课堂转向情境课堂,课程评价从知识评价转向行为评价,着力推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课程化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适应当前新形势的要求,在学校道德教育工作中必须重视和加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密切的内在关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滋养源于对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高度重视、养分的充分汲取和实践的转化创新。具体而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中的优先发展、教师为本、立德树人等内容深刻映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教兴教、尊师重道、以民为本等思想。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远格局谋划教育蓝图,在社会联动发展中定位教育坐标和以系统改革思维兴办人民满意教育,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徐复教授是章黄学派的传人,我国当代名的古典献学家、训诂学家,也是杰出的教育家。他在近70年的教学生涯中,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育思想,即:在教育目标上,提倡求真务实,培养创新人才;在教育策略上,注重根柢之学,强调打好基础;在教学方法上,联系学生实际,因材施行教育;在师生关系上,注重情感教育,潜移默化育人;在师德修养上,以高尚人格垂范后学。研究他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对弘扬中华传统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诚信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大学生理应是这一美德的继承者和现代诚信文明的代表,但在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和利益分配关系多样化的今天,大学生群体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诚信危机。文章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状,提出了创造诚信的校园氛围、加强诚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政以德"是中国传统治政理念的主流。王艮继承了这一思想,他认为,要搞好德治,首先要学好儒家经典,继承古代文化的传统;要坚持"以德化民"的原则,充分发挥道德教育的功能;要处理好"刑"与"教"的关系,做到先教而后刑,并正确处理好德治与法治的关系,此外,王艮认为修身是德治的核心,所以强化德治必须把修身看成第一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大学思想教育艰难和艰苦时期,区域文化传统和乡土优良美德,是地方大学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介体。以世界客都梅州的嘉应学院为例,客家千年优秀传统道德和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同根同源,客家美德继承、发扬、光大了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客家民系聚居区的传统美德,是客都大学充分发掘和利用的宝贵资源。汲取客家优秀传统道德,以客家传统美德为生长点,整合并发扬光大,这是当前地方大学进行思想教育的独特内容。  相似文献   

17.
《旧约圣经》既是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经典圣书,也是希伯来的大型学总集,人类传统化与道德理想的杰出载体,因而早已超越时代界限和地域界限,成为西方明的生动教材和重要资源。借鉴,弘扬《旧约》学所倡导的传统美德,有利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8.
感恩自古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教育的缺陷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造成当今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匮乏。对此,要采取有效对策,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推行感恩教育,对于高职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国儿童的孝道观念日渐淡化,社会的转型给传统亲子关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提出孝商概念,探索了推行孝商教育对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积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我国21世纪孝商教育的创新思路和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历来有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 ,以德治国思想在一定意义上与中国古代德治传统存在一脉相承的关系 ,是对传统德治的继承与弘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 ,崇尚道德的传统始终不能舍弃。由于传统德治有其历史局限性 ,因此 ,以德治国思想的提出不是传统德治的简单复归 ,而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 ,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 ,在原则上和内容上对传统德治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