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5月29日起,齐鲁晚报和生活日报推出一套全新的新闻阅读大餐——桌面报纸。桌面报纸打破了人们传统的阅读方式,将报纸转移到电脑桌面上,所有电脑用户只要打开电脑,不用上  相似文献   

2.
浅阅读是一种阅读方式,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人们在其中找到了直截了当的快乐,时间在这种快乐中轻松易逝。报纸这一媒体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浅阅读的需求。浅阅读表现出消费文化的一些突出特征:快餐式、随意性、享乐化、碎片化。报纸如何把握住浅阅读时代读者的口味,使报纸让读者乐于接受?首先,应当注重报纸形式设计,强化报纸的视觉效果。其次,在内容上应研究读者口味,提供精彩的"碎片"。一份成功的报纸还应该做海量信息的导引者,并且有意识地加入深阅读元素,逐步完善报纸结构。  相似文献   

3.
刘斌 《中国编辑》2007,(3):35-37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阅读对象和阅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以报纸为典型代表的传统媒体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面临诸多挑战,报业竞争的加剧使得这些问题更加凸显。各家报纸无不绞尽脑汁在内容和版式上下功夫,以吸引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4.
当下,人们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正在发生显著变化。人们在选择点击阅读、扫描阅读、秒读的同时,并没有像预言的那样把纸质媒体丢弃。事实上,伴随着新兴阅读媒介的迅速发展,界面阅读的流行,读者选择报纸阅读的习惯并没有完全改变,只是在阅读内容与方式的选择上有所变化,即由过去追求深层次的阅读变为了浅阅读,由过去追求质阅读变成了追求时效  相似文献   

5.
报纸等传媒的变迁与发展,总是与时代的发展紧紧相连。现代人特别是新生代人,更喜欢一种个性化的阅读方式:于是报纸的“脸面”——版面编排也发牛了诸多变化。个性化阅读,正“颠覆”着传统的阅读审美情趣。“板块式”、“养眼式”等结构正成为当今报刊时尚的组版风格。  相似文献   

6.
曲宏 《记者摇篮》2006,(7):48-48
华盛顿邮报说:“一张好的新闻图片有助于报纸的销售,而好的文章却没有这样的功能”。在以浏览为主要阅读方式的今天,新闻图片成为吸引读者注意力的重要手段。今天,纸质媒体无疑进入了厚报时报。就拿沈阳的报纸来说,辽沈晚报平日48版,而一旦有特刊,60多版、80多版是常事,有时甚至超过100版。读者阅读报纸的方式逐渐向速读转化。根据美国一家媒体的调查,读者阅读的顺序一般是图片——标题——图表(包括插图)——文字。读者79%的信息来自视觉,大量使用图片的《今日美国》报,成了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重视图片成了以视觉思维为主的编采理念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人们阅读报纸的时间在减少。对报纸的阅读方式已经进入了“速读”时代。“速读”的阅读方式,则把媒体从“受众时代”带到了“用户时代”。通俗地说,“受众时代”的报纸做的是大锅饭,读者在“看报纸”,“用户时代”的报纸要做的是小锅菜,用户要使用、要参与、要跟内容和观点互动。  相似文献   

8.
单振勇 《记者摇篮》2007,(11):54-55
速读:"厚报时代"的注意力元素"厚报时代"的来临,以及现代人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预示着报纸的阅读方式将从传统的精读方式过渡到速读方式。报纸要做到向速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闻专题对报纸深度报道的冲击是现实的、强大的。其特有的超文本结构、容量巨大的数据库功能、广泛的选题、多元化的阅读方式等特性颠覆了报纸深度内涵。  相似文献   

10.
珞珈 《出版科学》2010,18(1):1-1
全民阅读现已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它集中表现为阅读主体的扩大,阅读内容的延展,阅读媒介的增多,阅读方式的多元,以及阅读消费的便捷。从1999年起连续至今的六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调查"显示,在我国识字人口中,传统媒体阅读率占有50%左右的比例,其中报纸、期刊阅读率均高于50%,图书  相似文献   

11.
熊激文 《声屏世界》2012,(11):50-51
报纸不仅是一张报纸,更是一家制造文化、新闻、消费资讯的工厂,这家工厂,不仅要有纸质平台,还应该有多元化经营。目前报业面临两大挑战:一是阅读方式的多元化;二是消费者购买方式的转变。这使都市类报纸的发展格局出现了许多新的困难与命题,例如广告商会比读者先离开。报业竞争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既有报纸与报纸之  相似文献   

12.
叶健 《记者摇篮》2009,(7):61-61
与以往相比,现代读者的阅读习惯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化:花大量时间慢慢品、细细读的传统阅读方式正日渐远去,而“浏览+知晓”的“速食阅读”却越来越多。这种变化,对报纸、尤其是党报的新闻采编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新闻实践》2011,(6):78-79
微博时代的到来,无疑促进了“浅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的扩散。微博信息被限制在140字内,可以在短时间内阅读完。南于字数的限制,微博语言更加简练。在“浅阅读时代”,如何以新颖的标题、简练的文字、有视觉冲击力的图片,顺应读者“浅阅读”的习惯完成新闻报道,是传统报纸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借鉴微博“碎片化”的传播方式来改进报纸的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数字化水平的逐步深入不断冲击着传统媒体的地位和生存空间。虽然电纸书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它的出现必定会对传统媒体如书籍、报纸、杂志等产生重要影响,而且当其技术和经营运作模式完全成熟后也必然会影响甚至改变人们旧有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  相似文献   

15.
屠海燕 《新闻通讯》2009,(10):25-26
伴随着当今社会的信息爆炸、传媒方式多样、受众阅读需要的变化以及快餐式阅读方式的到来,新闻的改革也出现了新的势头,新闻策划与新闻杂志化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和争议的焦点。赞同者认为它适应了受众选择性阅读和分阶段阅读的需要;反对者认为新闻策划和报纸杂志化不合乎报纸的特性和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终端设备的多样化,人们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逐渐从传统单一的纸质媒体阅读,向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等数字阅读方式转变。人们在电脑上看电子书,手持各种移动终端设备在地铁、公交车上进行阅读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数字阅读以其存储海量、搜索便捷、传输快速、成本低廉、互动性强、环保低碳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喜爱。然而,数字阅读真的能够让人们实现随时随地任何终端的阅读吗?  相似文献   

17.
“厚报”时代的报纸版面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芳 《新闻前哨》2005,(2):107-108
随着“厚报”时代的到来,读的阅读方式也转变为速读状态。如何使可读性信息不至于淹没在大量的报纸版面中,是报纸版面设计工作必须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读者的阅读状况发生了新的变化。探讨了读者新的阅读方式和图书馆在阅读服务中的新任务,旨在通过新的阅读服务措施,引导读者进行科学、有效、有意义的阅读。  相似文献   

19.
2011年,我国18 ~ 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77.6%,这其中包括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而国民的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接触率,有着较大幅度的上升.其中,上网率为54.9%,比2010年的49.9%增加了5个百分点.具体来看,有超过半数的国民通过电脑上网,有25.4%的国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上网率的增幅明显,与2010年的16.6%相比,增幅高达53.0%.此项调查显示,我国国民的阅读习惯已经发生了较大变化,各种网络阅读平台,如:电子书、手机报、微博等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大众阅读方式,大众阅读在网络环境下日益呈现出一种浅显化的特征.浅阅读是指简单、快速甚至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它追求的是实用的资讯或短暂的视觉快感.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的报纸,在浅阅读时代这一背景下,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增强生活类周刊的可读性,进而提升周刊在媒体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杨静 《新闻通讯》2013,(8):51-52
关于副刊对于报纸的意义,有很多说法,比如:“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曾是著名报人的金庸先生也说过:对于报纸而言,新闻为攻,副刊为守。但在目前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新闻竞争日益激烈,报纸的同质化日益明显,如何凸显报纸的个性,发挥“留客”功能,副刊面临突围。新媒体时代,读者的阅读方式和趣味也在发生变化,大多数读者只对新的变动的信息感兴趣。读者阅读习惯的变化也要求副刊强化新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