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科研》2012,33(2):94-95
上海市体育运动学校作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一所以运动训练为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的标准为要求,紧紧围绕“家长满意学校才能生存,社会满意学校才能发展”的办学理念和“运动训练有特长,文化教学有特点,人格塑造有特色”的办学目标,多年来努力培养思想品质优秀、训练基础扎实、文化学习达标的优秀体育后备人才和社会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学校体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内容。学校体育不但能增强学生体质,使学生精力充沛地完成繁重的学业,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方面起着独特的作用,同时又是发现和造就大批优秀体育人才的摇篮。毋庸置疑,我省运动训练的基础在学校,优秀体育人才的来源也无一不来自学校这个体育后备人才的的储备库。抓好学校体  相似文献   

3.
乌兰察布市重点业余体育学校成立于1993年5月,属于少年儿童体育学校类别.学校以开展少年儿童竞技体育专项训练、为国家和自治区培养输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代表本市参加各级各类体育竞赛为主要任务,同时兼顾向大中专院校输送体育特长生,为社会培养群体骨干人才,是全市竞技体育事业的主阵地和龙头单位.学校位于乌兰察布市集宁新区体育场.占地面积53360㎡,建筑面积11700㎡.现有正式教职工57人.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高校教学中除了体育专业必须开展体育类教学活动外,对于其他专业也要求开设体育课程。随着我国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对高校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在新形势下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校体育教学的要求。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高校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以期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等学校在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方面具有强大教育和科研功能。为培养21世纪需求的高素质的竞技体育人才,体育系统应教育与主体相结合,做到优势互补。建立起以高等体育教育院校为主体,高校办单项体育俱乐部、竞技体育专业等多元化形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体制。  相似文献   

6.
<正>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变。这一阶段,我国基层的业余训练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趋势逐渐凸现。党中央国务院指出,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事关国家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发现并培养青年体育后备人才要放在重要的位置上。青少年业余训练的各级各类基层训练体系等单位是我国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基本组织形式,同时也是为"全民健身"提供优秀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一个重要基础环节。青少年体育人才是实现未来体育强国的根本。当今世界体育强国都把培养青少年体育人才作为竞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我国体育事业改革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体育与教育的融合发展已是必然之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体教结合的人才选培模式不断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使得体育和教育间的矛盾愈发凸显,给高校体育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巨大阻碍。高校体育人才培养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培养的体育人才和社会实际所需存在较大差距。自提出体教融合理念后,如何利用该理念开展体育人才的培养,是体育人需重点思考的问题。因此,高校需顺应体教融合的要求,让体育和教育联合发力,培养出更多优秀体育人才,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的人才需求。鉴于此,该文对体教融合的必要性进行探讨,并对高校体育人才培养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提出体育人才培养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从未来社会需要看体育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为谁培养和如何培养等方面论述了高等师范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及如何适应未来社会对高层次体育人才的需求。指出要突出师范特点,适合社会需要,改革课堂体系,拓宽教学目标,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对我国竞技体育高等教育化的问题进行探究,提出竞技体育高等教育化顺应世界竞技体育发展的趋势,高校在构建培养体育人才战略高地的过程中,应该更新观念,面向未来,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是整个体育运动的基础,高等学校的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层次和最后阶段。高校具有人才密集,知识密集,科学密集的特点。高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时也应该成为国家培养优秀运动员的渠道之一。李鹏同志为《学校体育》杂志题词中指出:“为了使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学校必须重视体育教育,学校也应为国家培养出大批优秀体育人才。为提高我国体育  相似文献   

11.
试析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社会体育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发展要求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具有社会体育指导能力。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结合社会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分析社会变化与体育人才结构对体育专业学生培养的新要求;社会发展要求体育人才应具备社会体育能力;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能力发展途径。从社会体育人才角度,阐述高校体育师范生社会体育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2.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界普遍关注的战略性问题。通过文献资料法、综合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提出并分析了当代大学生体育素质结构的五大组成部分,以及体育素质对当代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体育素质的对策,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以确保高校为社会培养出更优秀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国家教委主任李鹏最近指示:“学校也应培养出优秀体育人才。”国家体委主任李梦华在全国体育发展战略讨论会上说:“学校体育应是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基础,也是建成世界体育强国的重要基地。”教委部  相似文献   

14.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可改变我国运动队整体文化素质低、限制运动员创造力和想象力发挥的状况,并解除因怕耽误文化学习而不愿参加业余体校训练的学生及其家长的忧虑,为国家培养优秀体育人才,实现社会价值和人才价值。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人才环境属于人才学范畴,是指影响竞技体育人才成长的各种外部要素,包括经济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保障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等.本文对辽宁省竞技体育人才环境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其优化策略.旨在督促辽宁省相关政府部门着手改善竞技体育人才环境,留住悉心培养的优秀体育人才,这将有利于促进辽宁的竞技体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艺术体育人才培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体育与艺术的不断融合,艺术体育人才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强烈,这为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培养艺术体育专门人才提供了契机.结合艺术体育人才的培养过程,对人才培养的可行性进行研究.艺术体育的研究方向主要包括体育竞赛和表演类项目同相关的艺术形式结合的部分,具体研究方向为:艺术体育设计、体育音乐、体育美术、体育类舞蹈、体育表演等.艺术体育专门人才可以界定为从事艺术体育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良好道德素养的人才.社会对艺术体育人才的需求主要表现在社会先导性需求大大高于人才的培养;以主要艺术体育项目为热点,带动相关项目持续升温,造成了人才的短缺.因此认为,艺术体育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高等体育教育专业跨世纪体育人才培养走向探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对体育教育目的的再认识 高等体育教育作为学校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担负着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任务,其教育组织面临着3个基本教育问题:即培养什么样的体育人才,为谁培养和如何培养?体育人才是高等体育院校向社会输出的“产品”。这种“产品”是否符合社会需要,不取决于高校自身,而取决于社会。因此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它作为学校培养体育人才的质量规  相似文献   

18.
对体育院校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素质教育是近年来高校教改过程中的热门话题,其内容安排、实施方式、评价标准等问题仍在探索之中。体育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体育教育、经营、管理、竞技等方面人才的重任,特别是教师职业的神圣及特殊性、体育行业的特点和社会大环境对体育人才规格要求的变化,使人文素质教育在这一领域显得更为重要。随着我国高等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展望整个社会对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展望体育事业对高素质体育人才的需求,加强、加快对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体育重点中学课余训练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戴小红  熊伟  吴军 《体育学刊》2003,10(1):101-103
通过对湖南省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重点中学(全国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试点中学)课余训练情况进行调研,回顾了自1989年以来全省中学课余训练的状况和管理模式,探索了中学开展训练的政策、法则、制度和管理体制,为中学课余的改革和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业余体校纳入教育系统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养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是巩固和发展我国竞技体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三级训练体制”的基础──业余体校,曾为我国优秀运动队输送了大量后备人才,为提高我国体育运动水平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业余体校的发展步履艰难。从组织理论出发,对业余体校内部结构与外部结构(组织与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提出业余体校进行改革的初步看法,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