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谈如何控制体操运动员的体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是、饮食结构、运动量及情绪是影响运动员体重的因素。因此,要科学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的体重,首先要有一个对运动员体重的评价标准;其次是遵循运动员全年体重变化的规律,制定饮食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长期计划,合理协调运动与饮食的关系,使运幼员体重保持相对稳定;注重对运动员的自觉行为激发等教育方法,使运动员能够主动、自觉地控制自己的饮食;避免使用对运动员身体健康有害的药物来控制运动员的体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外非常重视运动成绩与饮食的关系,美苏等体育先进国家对此更是作了大量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不注意运动员的饮食将影响运动成绩提高;人为地调整食物,使之更具科学性,可以捉高运动成绩;训练期、竞赛期的饮食安排和组成对运动成绩有直接的影响;赛后的饮食安排则有助于加快恢复……总之为了取得良好的运动成绩,必须十分重视运动员在各个时期(训练期、竞赛期、恢复期)的饮食。  相似文献   

3.
为了运动员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我们往往更多地热心于研究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而较少关心和注意运动员的营养和饮食问题。然而,运动员的饮食以及营养摄取是与合理安排训练计划同等重要的问题。由于游泳运动项目本身的特点,使运动员在从事训练和比赛  相似文献   

4.
竞技体操     
G832.014.52 9902770浅谈如何控制体操运动员的体重[刊,中,I]/高婉娜,杨明∥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28-30(SML)竞技体操∥体重控制∥膳食∥运动量饮食量、饮食结构、运动量及情绪是影响运动员体重的因素。因此,要科学有效地控制运动员的体重。首先,要有一个对运动员体重的评价标准;其次是遵循运动员全年体重变化的规律,制定饮食与运动训练相结合的长期计划,合理协调运动与饮食的关系,使运动员体重保持相对稳定;注重对运动员的自觉行为激发等教育方法,使运动员能够主动、自觉地控制自己的饮食;避免使用对运动员身体健康有害的药物来控制运动员的体重。  相似文献   

5.
田径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合理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勉 《体育科研》2002,23(2):29-30,37
在现代田径运动项目的训练比赛以及恢复期 ,耐力型运动项目运动员对饮食中的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也受到其本身项目特点的特殊性而明显区别于其它田径项目 ,运动员的饮食营养合理化越来越受到教练员的重视。本文从训练和比赛中 ,运动员对水和电解质、糖、脂肪、蛋白质以及维生素的不同需求和补充 ,来讨论耐力型田径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的合理营养问题 ,促进教练员、科研服务人员注意对运动员膳食进行科学搭配和调整 ,保证运动员的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6.
运动员使用许多饮食补充剂以促进其适应训练、保持免疫力、促进组织合成及伤病恢复。研究表明,45%-74%的运动员在冬季、夏季奥运会及备战期间使用饮食补充剂。有研究发现,一般运动员只使用1—2种饮食补充剂,而部分奥运会参赛运动员(20%)至少使用5种。参加夏季奥运会的运动员最常用的饮食补充剂是维他命、蛋白质、氨基酸与肌肉素。  相似文献   

7.
人们公认健美运动员成才与否决定三个条件:顽强的毅力、科学的训练、合理的饮食。美国健美专家文斯·吉龙达认为,健美运动员能否训练好,85%取决于饮食,可见饮食在健美运动中的重要。一蛋白质类食物:人们都知道,牛奶,奶酪、蛋类、鱼、肉和禽类是蛋白质的最佳来源,这些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所有必需的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体内易转变为肌蛋  相似文献   

8.
根据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饮食行为,在国内首次利用饮食障碍测量工具对不同类型(项目、性别、运动水平、运动员与非运动员)运动员的饮食障碍特征进行测量和差异比较检验.结果表明,运动员在饮食障碍行为特征上存在显著的项目、性别和运动水平的差异(p<0.05),运动员与非运动员在饮食障碍上也存在接近临界水平的显著性差异(p=0.048).研究认为,由于其所处的特殊环境,不同项目对饮食的要求有明显区别,因此,对于运动员饮食障碍的诊断和认识应区别于一般人群.  相似文献   

9.
王跃新 《游泳》2004,(6):23-23
外出参加国内、外比赛对高水平运动员来说,是其生活的一部分。有些运动员到国外的炎热或高原环境下进行专门性训练,而在这些地区所能得到的食物也许与在自己熟悉的家乡的食物非常不同。有时,食物是预先安排好的,如在重大国际比赛中,运动员居住的运动员村就是这样。有时,特别是在训练营地,后勤小组的一名成员负责安排运动员的饮食和比赛/训练时的食物。而大多数情况下,运动员需要自己安排自己的饮食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运动员由于训练和比赛地点经常不断地变化,要乘车、乘船、乘飞机南来北往,甚至到异国进行比赛。搞好旅途中的运动员饮食,不仅可直接影响到运动员的身体健康,而且也对训练效果的保持及比赛成绩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高强度的训练和日益紧张的竞技比赛易造成女运动员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EAMD)。而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不仅与运动训练有关,更与女运动员的饮食摄入相关。能量摄入不足可直接影响女运动员的可利用能量,并损害生殖系统的功能。利用文献法就国内外学者采用饮食干预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分析,得出饮食干预能增加女子运动员的可利用能量,并改善能量负平衡,其对运动性月经周期紊乱的防治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综述法对运动员减体重方面资料进行整理与归纳,阐述了运动员减体重较为可行的三种方法:饮食控制、运动减重、针刺减重,并对此进行分析与讨论,得出结论:要科学的进行减体重,必须配合饮食、训练等多种方法,注意个体间、项目间的差异,并对饮食和训练进行全程严格监控,最终达到既提高运动成绩又不损害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参考比尔·哈维教授对于饮食紊乱症的定义,结合运动训练中存在的现象,指出饮食紊乱症在训练和比赛中的严重危害性,明确一个观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是运动训练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应尽量避免饮食问题引起的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速滑运动员的营养需求高于普通青少年,也有别于其他项目运动员。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方面加以分析,应用饮食营养干预和运动营养补剂全面调整其营养水平,保证其生长发育和日常训练需要。日常饮食供应充足碳水化合物,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限制脂肪供应比例,均衡适量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及时充分补水,适度摄入膳食纤维;应用运动营养补剂弥补饮食摄入不足,供应运动饮料满足训练需求,补充优质蛋白质促进疲劳恢复,按需补充钙和铁等补剂;同时加强运动营养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强相关工作人员培训,建立完善的膳食营养管理体系。提升青少年速滑运动员营养水平,夯实其体能基础,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5.
对2名国家竞走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进行身体机能监控,综合分析其高原训练期间血清睾酮(T)、皮质醇(C)、睾酮/皮质醇比值(T/C)和血尿素(BU)变化特点,探讨赛前高原训练中运动员体内物质代谢调节与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第1阶段T水平上升,后3个阶段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C整体呈上升趋势;T/C值逐渐下降,且运动员a较运动员b下降明显;BU水平呈先下降后明显上升趋势。结论:高原低氧环境下,受运动负荷控制、运动员个体差异和高原饮食的影响,运动员表现出不同的适应能力,对机体物质代谢平衡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竞技体育中影响训练的常见医学问题,如运动员免疫能力下降、大负荷训练后期或比赛期间运动员感染流行性感冒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发生率增加,会大大影响运动能力及训练效果。运动营养是维持免疫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通过饮食调节使免疫机能的下降减少  相似文献   

17.
体操运动是以力量、灵巧、柔韧等主要素质为基础的运动,其特点是:时间短、强度大、密度小、氧债高。运动中有关神经中枢处于高度兴奋、紧张状态。训练或比赛时消耗的热能虽不高,但单位时间内能耗较大。目前体操运动员的培养已从幼儿开始进行业余训练,生活及饮食依靠家长照顾。少儿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对饮食的质量有较高要求。营养不良、热量不足,不但降低运动能力,还会阻碍生长发育;热量过多则转化为体脂,不利于灵巧动作的完成。特别是当前部分独生子女在饮食上的偏食或娇养较严重,故合理安排少儿体操运动员的家庭膳食是业余训练中一个重要问题。各运动项目的营养代谢、能量消耗早就有了一些报导。有关少儿体操运动员的  相似文献   

18.
<正>一、长跑运动员的营养需求特点1.充足的碳水化合物长跑运动员一般进行1日1次或1日2次的训练,这就需要科学的恢复策略,特别是当两次训练紧接着进行时。大部分长跑运动员会发现以肉蛋奶为主的高蛋白饮食不能够提供马拉松训练时的足够能量。事实上,许多长跑运动员第一次"撞墙"(能量耗竭)就是在他们进行第一周的大运动量训练时,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没有能够逐步储存足够的肌糖原。长跑运动员长时间大运动量训练后,  相似文献   

19.
运动员赛前或训练前如何饮食?这一直是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六十年代早期,运动员运动前吃牛排和鸡蛋。七十年代初,赛前和训练前大量食用碳水化合物(糖类食物),依据为碳水化合物是运动的主要能源,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后来由于这种饮食产生的一些问题,使其仍然不能令人满意。现在是八十年代,我们终于发现了比较理想的赛前和训练前饮食——液体食物。越来越多的竞技运动员和健美者在运动前即刻避开固体食物,食用液体食物。这样做是有其科学根据的。  相似文献   

20.
Ⅳ.促成运动员铁状况的各种因素促成运动员铁贮备减少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训练,血管内溶血,铁丢失增加,铁吸收减少,某些运动员的胃肠失血和摄入饮食铁不足。 A.训练许多调查人员认为,最佳适度状态下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