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纳教育、全纳学校、全纳社会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全纳教育是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也是国际教育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全纳教育的理念需要全纳学校来实践 ,因而全纳学校是不同于以往的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也不同于后来的一体化学校 ,它是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 ,在教育、社会、经济方面均具有极大意义。全纳教育理念和全纳学校实践的目的是要促进形成一种追求社会公正、机会平等和民主参与的全纳社会。为此 ,在现存社会中对阻碍这种追求的任何障碍都应该加以确认、质疑和消除。全纳教育的理念指导我们实施全纳学校 ,全纳学校的实践促使我们走向全纳社会。  相似文献   

2.
北京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在我国实施学前全纳教育首先要了解幼儿教师对全纳教育的看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幼儿教师对全纳教育对特殊及普通儿童的作用认识不足,缺乏全纳教育的经验和能力。此外,他们普遍对幼儿园招收残疾儿童持保守态度,对在自己班级里安排残疾儿童的态度消极,缺乏信心。应采取积极措施提高幼儿教师的全纳教育观念与能力。  相似文献   

3.
全纳教育自1994年提出至今,在国际教育领域掀起研究和实践热潮。在我国,全纳教育研究在特殊教育开展较多,在外语教育界至今鲜有人涉及。然而,外语教育的全纳化却是大势所趋。文章从分析外语教育全纳化的内涵和必要性入手,探索实现外语教育全纳化的途径,提出将全纳教育思想融入外语教育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北京普通幼儿家长全纳教育观念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幼儿家长是学前全纳教育中的"利害关系人",其态度直接影响子女对特殊同伴的态度并决定了其子女所在幼儿园是否愿意招收特殊儿童.要在我国实施学前全纳教育应首先要了解普通幼儿家长对全纳教育的看法.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北京地区普通幼儿家长对全纳教育对特殊及普通儿童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并认为普通幼儿园教师缺乏全纳教育的经验和资质,对其全纳教育的能力缺乏信心.此外,他们普遍对自己子女所在班级招收特殊儿童的做法持保守态度.  相似文献   

5.
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全纳教育是目前国际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在我国全纳教育引 发了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思考。本文借鉴教育公平思想理论,对全纳教育 的起点、过程、结果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并指出,全纳教育是一种以教育的公 平为本位的全新教育理念,教育公平是全纳教育的核心内涵。  相似文献   

6.
全纳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潮正冲击着我国的学前教育,学前全纳教育呼唤全纳性幼儿园教师.随机抽取重庆市37所幼儿园235名教师作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幼儿园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结果表明:重庆市幼儿园教师全纳教育整体素养较差;不同年龄教师全纳教育素养无显著差异;学历是影响教师全纳教育素养的重要因素,本科学历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最高;不同类型的幼儿园、公办与民办幼儿园以及主城区与县镇幼儿园教师的全纳教育素养均呈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7.
论全纳教育的教育原则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要实施全纳性教育 ,就须遵循全纳教育的基本原则 :主体性原则、教育正常化原则、早期干预原则、成功教育原则、平等教育原则、系统教育原则、个别化教育原则等。当前推进全纳性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 ,因此必须形成关于全纳性教育的系统理论 ,在全纳性教育的原则指导下 ,推进全纳性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作为21世纪全球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最新思潮,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已逐渐被赋予了更多内涵。如何理解全纳教育、全纳教育要关注哪些群体、世界各国是如何开展全纳教育的、我国实施全纳教育还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我们愿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全纳教育的具体落实:全纳学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4年“全纳教育”理念提出以来,本着实现全民教育、形成全纳社会的目的,不少国家都进行了全纳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学校参与全纳教育计划是发展全纳教育、具体落实全纳教育的重要途径,如何选择实验学校、引导和帮助学校实现全纳的转变,是全纳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全纳教育:概念及主要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纳教育是通过增加学习、文化和社区参与,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应对所有学习者的多样化需求,并对其做出反应的过程。全纳教育的主要议题包括:(1)残疾儿童的全纳;(2)艾滋病病毒感染/艾滋病与健康教育;(3)少数民族的全纳(宗族、语言和宗教);(4)移民、难民和国内迁移儿童的全纳;(5)社会包容;(6)性别;(7)灾难风险减少教育。全纳教育思想与"两全"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并不矛盾,建议在中国国家报告中和国家其他相应政策文件中采用这个概念。中国作为一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推进全纳教育仍是国家一项最基本的任务,政府在推进全纳教育中毫无疑问要承担最主要的责任,必须高度重视灾难风险减少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全纳教育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国的全纳教育也紧随世界的步伐稳步地向前推进,但是全纳教师则成为制约我国全纳教育发展的瓶颈。全纳教师一体化教育是推进全纳教师教育的重要策略,如政府的统筹谋划,高校、中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和教师进修校四位一体相互配合,协同工作,是实现全纳新教师培养和在职教师全纳能力提升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全纳教育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前全纳教育是全纳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全纳社会,实现全民教育的基础工程.实施和推广学前全纳教育,幼儿教师必须具备"全纳教育素养".当前幼儿教师普遍存在全纳教育素养的缺失问题,体现在全纳教育观念、全纳教育知识和全纳教育技能与能力等方面.幼儿教师教育的改革是提升幼儿教师全纳教育素养的根本路径.一方面,要通过职前幼儿教师教育的改革,促进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学科融合与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要通过职后幼儿教师教育的改革,加强幼儿教师全纳教育理论与实践培训和资格认定.  相似文献   

13.
全纳教育是21世纪世界教育的重大发展趋势.在解读全纳教育本质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体育教学中的全纳教育,旨在将全纳教育的思想应用到体育教学活动的实践当中,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科学、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全纳教育主张要满足不同的教育需求,在我国现阶段的具体实施有着重重困难.而作为世界知名的、成熟的华德福教育理论,无疑可以在教师培训、课程设置等方面,给全纳教育在我国的现实发展以全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全纳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不仅成为21世纪全球教育研究的新课题,而且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教育实践.我国的教育界还存在许多排斥学生的现象,教育现实与全纳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我们要在全纳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全纳教育政策的制定等几个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我国的教育事业在公正、公平的基础上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全纳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探微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我国全纳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诸多问题限制了全纳教育的发展,其中全纳学校教师资格缺乏必要的认定,极大地影响了全纳教育的实施,但他国的成功经验和国内个别地区的试点说明,我国进行全纳教育教师资格认定是可行的。从国际上来看,全纳教育教师资格认定主要包括单证式和双证式两种模式,我国要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必须做好全纳教育教师资格认定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7.
全纳教育与教育平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全纳教育是国际上新兴的一种教育思潮.全纳教育的发展以教育公平与平等为基础,公平与平等支撑着全纳教育.全纳教育必然是我国教育民主化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全纳教师的培养是成功实施全纳教育的基础和保障,其中教师教育模式是教师培养的核心.在美国全纳教师教育发展过程中,依据合作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分离型培养模式、一体化培养模式、融合型培养模式三种全纳教师培养模式.研究美国全纳教师的培养模式有助于为我国全纳教师的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全纳教师教育是全纳教育的重要支撑和保障,关乎全纳教育实现的进程和质量。目前全纳教师教育面临着政策、课程和方法上的困境和挑战,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缺乏多方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协调、合作与统一,课程呈现出开发单一、实施不畅的现状,而实施全纳教师教育的方法更是需要全方位考量和融合所有影响因素。为了更好更快地促进全纳教育的发展,全纳教师教育要以政策、课程和方法三位一体,施行政策引导、课程塑造、方法实践的路径,全力提升教师教育的全纳能力。  相似文献   

20.
自《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提出“全纳教育”一词以来,世界各国相继引入全纳教育理念并开展全纳教育实践。如何提升全纳教育教师培养质量,以推动全纳教育优质发展,也是近年来各国持续关注的话题。英国为促进全纳教育高质量发展,在全纳教育提出之初就加强了全纳教育教师的培养,这一举措的落实既在于国际组织的大力推动,也是提升教师全纳教育素养的内在需要。英国通过颁布相关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基于大学教育学院的培养方式、制定全纳教师专业标准、充实全纳教师培养资源等,为造就高质量的全纳教育教师提供制度保障。尽管在培养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英国全纳教育教师培养的理念与实践颇有特色,为英国全纳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