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哈尼族的历史大多为口耳相传,其历史文献都用汉字记载,且数量有限。随着现代化进程与民族融合的加快,哈尼族的口述历史面临着消亡危险,因此,加强哈尼族口述历史的研究与保护,对于保护民族历史,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保护传承哈尼族口述历史的意义1.哈尼族口述历史的价值。数千年来,哈尼族的语言、哲学、宗教、诗歌、历法及伦理道德等文化的继承,主要由哈尼  相似文献   

2.
哈尼族诞生之日起就有咪谷、摩批。咪谷、摩批宗教文化是哈尼族文化、原始宗教、祭祀文化、社会习俗、民俗活动、民族医学、民族礼仪的载体,是哈尼族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和哈尼族的精神支柱,保护咪谷、摩批宗教文化对哈尼族宗教历史文化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李文萍 《大观周刊》2012,(19):25-26
哈尼族原始宗教的信仰体系以"万物有灵"为核心观念,以信奉"多神崇拜"与"祖先崇拜"为主要特征,造就了现存其社会的丰富多样的宗教仪式活动。作为哈尼族主流意识形态的原始宗教,其信仰和仪式在哈尼族社会仍有显著功能,笔者主要从心理调试、认同整合、文化传承方面试论其现代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4.
杨军 《兰台世界》2013,(19):119-120
<正>所谓哈尼族习惯法的起源即指在哈尼族这一社会群体中习惯法产生的可能途径,表现为哈尼族社会习惯法的预备库或半成品。从哈尼族社会的实际情况来看,研究其法律起源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困难的工作。首先,哈尼族直至解放前并无本民族文字,因而缺乏使用文字来记载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法的产生、演变的客观记录和描述的重要工具;其次,哈尼族历史上并未出现成文法,习惯法仍然是主要的表现形式,因而并不存在一个  相似文献   

5.
哈尼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等地区。哈尼族民间故事是哈尼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从哈尼族民间故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和认识神秘的哈尼人。然而当下哈尼族民间故事的传承现状已经岌岌可危,有失传的危险。传承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是促进文化繁荣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对哈尼族民间故事的传播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结合当下实际保护措施,希望哈尼族民间故事在全球化的传播环境下得以很好地传承和保护。  相似文献   

6.
周文 《现代传播》2008,(2):86-88
本文从人类的各种古老仪式、民间仪式、日常生活仪式、节日仪式、庆典仪式等出发,提出"民族国家仪式"的概念,呼吁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指出它是中华民族古老历史与文化的象征、时代的象征、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结合仪式的有关特点,文章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时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研究,重点是对精神文化内核、具体表现模式、电视传播等的探讨.本文对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国家仪式作了初步的探究,但愿能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浪潮汹涌而至的今天,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和便捷。作为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节日,也处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与碰撞之中。近年来,一些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在中国日趋流行,得到相当多国人特别是年轻人的追捧,而以春节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节日则备受冷落,节日仪式的纪念意义和文化传承缺失,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中秋节变成了"月饼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理解和运用传播仪式观来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文化,对于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本文首先从传播仪式观的阐释入手,了解传统节日文化传播与传播的仪式观具有共同的核心理念,然后通过介绍俄罗斯圣彼得堡红帆节这一案例,分析其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特点,探讨俄罗斯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经验及其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5月30日—6月7日,省档案局档案征集人员前往红河、元阳、绿春、金平4个县开展哈尼族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和哈尼族档案征集业务指导工作。此次采集工作对哈尼族历史文化研究掌握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民族文化最具代表性人物以及在哈尼族历史发展中有重大贡献人物的12人进行了口述访谈,这些口述历史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建国后哈尼族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变迁。在开展口述历史档案采集工作的  相似文献   

9.
哈尼族作为红河州主要的世居民族之一,当地政府和媒体等都在积极谋求哈尼族文化的传播,其中,地方媒体承担起了哈尼族形象和文化对外传播的重要责任,特别是地方的官方媒体,拥有着公信力强、广泛的地方群众基础等特点,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将以红河电视台和《红河日报》为例,分析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中,地方传统媒体在哈尼族文化传播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与新媒体结合的有效方法,在哈尼族形象传播中发挥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仪式作为一种存储、传播文化和信仰的重要媒介,承载着一个民族历时性的文化记忆.而文化记忆又是民族文化认同的精神纽带.本文以传播仪式观理论和人类学仪式理论,试图阐释仪式媒介通过传承文化记忆来建构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性.指出不仅传统的人类学仪式是一种媒介形式,而且所有的媒介(人际传播媒介、群体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社交媒介等)都具有一定的仪式媒介内涵.提出如何借助传统仪式媒介和现代仪式媒介来唤醒、激发华夏文化记忆,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命题.  相似文献   

11.
刘颖 《今传媒》2015,(3):144-145
节日仪式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节日仪式传播有助于人们的集体认同与文化认同,从而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本文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为例,分析了在死难者公祭中的象征符体系及其作用;同时,节日仪式传播通过构建互动模式机制、培养文化认同,从而达到增加民族核心凝聚力的作用。而媒介造势是节日仪式传播的主要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2.
近日,哈尼族业余作家高和将他花费34年收集、整理、创作出版并获世界名人传记中心金奖的&;lt;吴奔米奔&;gt;①一书及底稿捐赠给勐海县档案馆,档案馆为其办理了首例捐赠民族历史文化资料的证书.……  相似文献   

13.
陈瑜 《档案管理》2021,(2):58-58,60
民族仪式档案是将民族仪式用一定载体固化下来形成的原始记录,在地方遗产语境中,它是承载民族记忆的最真实的知识场域。档案系统参与建构社会记忆的主体性是20世纪档案实践的一个突出标志,因此,民族仪式档案的管理保护具有文化承载的价值基点。  相似文献   

14.
"盘子会"是山西柳林年节仪式中以祭祀为核心的庙会文化,本文拟通过对山西柳林盘子会仪式及其过程进行全面的分析,进而逐步探析其对柳林县各村落社会秩序的象征性建构和展演作用,据此探讨媒介仪式在"盘子会"的文化传承中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琰 《今传媒》2022,30(2):47-50
网络文化类节目是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本文在传播仪式观的视角下,以网易云音乐和新华社联合出品的网络文化类节目《不曾遗忘的符号》为典型个案,从仪式场域、仪式符号、仪式互动三个方面解构网络文化类节目的仪式设置,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文化类节目在促进文化认同方面的巨大功用,以期对网络文化类节目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哈萨克婚礼仪式是哈萨克礼仪文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哈萨克礼仪文化发生了变迁。哈萨克婚礼仪式传播通过仪式主体间的互动,强化了人们之间情感建构和再生产着人们生存其间的社会及其关系。通过哈萨克婚礼仪式传播,我们看到的是这个民族潜在的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17.
李紫妍 《东南传播》2023,(2):106-110
盘王节是瑶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耍歌堂是排瑶支系庆贺盘王节的特色仪式活动。这一传统节日仪式借用各种文化符号,重述瑶族文化中的核心神话传说和民族历史,在稳定的时间—空间设定下创造和维系本族的民族身份、集体记忆、文化信仰等,发挥了仪式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播的作用和意义。但在现代化、市场化和城镇化的时代背景下,原本作为“文化仪式”的盘王节和耍歌堂被地方旅游产业收编为“商业表演”,牺牲了原本盘王节的一些原则和操作,消解了耍歌堂作为传统仪式的重要文化作用,成为现代化潮流中少数民族文化保存难题的缩影。  相似文献   

18.
电视媒介事件已成为生活中一种重要且常见的"仪式".本文从仪式传播的角度,选取三个实际案例,即2016年央视猴年春晚、2015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和2016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仪式的直播视频,利用电视媒介符号系统,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来具体分析,探讨出不同类型的电视媒介事件具有民族凝聚、文化传承,国家认同、信仰共享以及整合维系民族自豪等方面的重要仪式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浅析媒介事件的仪式直播如何建构这些功能.  相似文献   

19.
汉服迷群与中华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在新媒体的作用下,汉服迷群这一亚文化群体发生了转变,圈层扩大,界限消弭,汉服迷们自主表达想法和欲望。新媒体时代为其赋予权力的同时,新媒体也让汉服迷群内部联系更加紧密,互动仪式链加深同袍之间的身份认同。复兴汉服突出"仪式"的塑造,仪式性的实践活动唤醒大众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汉服迷群的生长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更是我国文化自信提升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20.
<正>初识"莫搓搓"让我震惊,了解了"莫搓搓"令人深省。知道哈尼族的"莫搓搓"习俗,是2001年在县上工作的时候,和一个当地的哈尼族县长下乡途中了解到的。那天途经一个哈尼族村寨,偶遇全村为一个过世的老人出殡,很隆重的样子,鞭炮声不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