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维基百科作为一部资源共享的百科全书,质量和内容应该是关注的焦点.笔者围绕维基百科的质量问题,对其信息工作组织模式进行了系统分析,探讨了维基百科社群对质量问题的认识,分析了维基百科的交流模式和工作组织对维基百科内容质量的影响,总结了维基百科质量保证的过程以及控制方式,丰富了开放协同环境中信息质量控制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维基百科是知识获取的有效知识源,然而维基百科站点内部现有的搜索引擎没有充分利用其丰富的语义信息,因此,本文对面向中文维基百科的检索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分类体系的语义检索模式在检准率、检全率以及检索速度方面能取得更好的效果,让用户更充分地利用到中文维基百科这个大规模知识库。  相似文献   

3.
维基百科历史类文献的参考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维基百科中历史类文献的参考文献,随机选择了50篇标有参考文献的文章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无论是参考文献的数量还是使用次数,维基百科与历史学专业期刊<史学月刊>存在较大差距,维基百科参考文献的主要来源是图书,占全部参考文献的75.68%.与<史学月刊>几乎没有来源于网络的参考文献不同,维基百科的参考文献有22.11%的参考文献来源于网络,并且主要来自网络新闻媒体.研究结果表明:维基百科50篇文章的质量与<史学月刊>的文章存在较大差距.最后提出了一些参考意见以改善维基百科的信息质量.  相似文献   

4.
以维基百科为代表的网络合作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并从认识论上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文章关注了这些问题并对集体合作的认识论研究展开深入的分析和思考。文章指出维基百科与科学的四种认识文化差异,认为维基百科知识可以被视为一种认识论研究中的集体陈词,这种集体陈词具有较强的可辩护性,维基百科并不能取代专家作用,但是却能够生成一种认识平均主义模型从而打破知识特权实现知识权利的转移和流动。  相似文献   

5.
左菲菲 《现代情报》2013,33(9):80-84
本文比较了同行评审文章在维基百科(Wikipedia)和开放获取期刊发表的不同过程,探讨了将维基百科用于学术出版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并就维基百科如何应对挑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文维基百科演化趋势与政策环境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文维基百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页面更新和用户行为的演化过程,得出用户与词条编辑增长的四个趋势.通过页面链接分析,揭示了中文维基百科政策环境的三层结构.结合对政策制定、施行和维护过程的定性分析,基于社会科学理论探讨了中文维基百科政策环境制定与运行原则.  相似文献   

7.
开放型网络百科是一种集体创造知识的协作平台,其中中文百科领域的代表是中文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文章立足于中文维基百科,运用对比分析方法,从类目体系、类名及条目等角度对中文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分类系统作出了探索性的研究.明确两个类目组织系统的差异及共同点,以帮助用户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百科系统.  相似文献   

8.
针对维基百科协同编辑的协同认知过程和机制研究相对较少,以及协同认知理论发展也不成熟的问题。本文系统介绍了系统认知过程模型,从认知冲突的角度解释了知识吸收和知识创新的过程。以Wikipedia中香港教育史条目为例,分析了维基百科的协同认知过程,深入认识其协同编辑过程,为研究维基百科的演化过程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也对虚拟环境下的协同认知过程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9.
王丹丹 《情报科学》2012,(1):121-124
维基百科是wiki技术和协作模式成功的典范,证明了开放共享、协同写作这一新的内容创建形式和协作模式的可行性和成功之处。笔者从社区的角度对维基百科的成长动力进行分析,主要是从社区得以运行的源头,以此为切入点揭示英文维基百科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造成中文维基发展滞缓的因素,及对其他wiki项目建设管理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基于Wiki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自组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Wiki的知识自组织原理和维基百科的信息自组织模式,在此基础上试图借鉴维基百科的信息自组织模式探讨基于Wiki的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自组织模式及Wiki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知识自组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百科全书可视为科普写作的基础。自2001年维基百科创立,网络百科全书已逐渐取代传统百科全书。维基百科现有280多种语文版本,是中国大陆以外国家或地区最常使用的网络百科全书。在中国大陆,人们最常使用的网络百科全书为百度百科,因此百度百科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小觑,应提高到战略层次对待。本文以维基百科为指标,为百度百科出谋划策,提出学术条目与非学术条目分流、学术条目中的重要条目改由专家学者执笔并署名、加强图片数据库等策略。一得之愚,望能为神州大地的启蒙事业略尽绵薄。  相似文献   

12.
<正>诞生于1768年的《不列颠百科全书》,是现存最古老的英语百科全书。200多年来,该百科全书共修订了15次,出版了10多种外文版。然而,维基百科诞生后,这部以学术性强、权威性高著称的百科全书,受到了日益严峻的挑战。2012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停止纸质版印刷,时任出版社总裁乔治·高祖告诉记者:"《不列颠百科全书》与维基百科的体量相比,简直是微不足道。我们就做不到为每一个  相似文献   

13.
维基百科与百度百科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iki是一种集体创造知识的协作平台,其中最有名也最成功的是维基百科.而在中文网络中,百度百科成长非常迅速.本文通过分析运营机制、管理方式、激励机制、版权保护、审核机制等,对维基百科和百度百科之间的异同做出了探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张煜 《科技风》2011,(21):17-18
维基百科型网络服务是新出现的网络服务形式,具有特色化的资源组织形式,也有相应的优缺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服务如图书馆建设形成了竞争,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理性分析和认识维基百科的相关特点,取长补短,从而更好的进行特色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5.
以维基百科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特色条目与条目深度及活跃用户三者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总结维基百科成功运作Wiki平台的经验和做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将其借鉴启示应用于构建虚拟企业知识分享平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工具书的发展历程与特点,并通过对互联网上的一种新型网络工具书——维基百科的介绍,比较了它与传统百科全书的不同之处以及存在的不足,对工具书的未来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张博  乔欢  张新智 《情报杂志》2015,(2):180-187
维基百科作为当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广泛的互联网协同知识生产社区,其内容质量问题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争论,近年来,来自于学术界各学科领域的相关研究文献也是层出不穷。因此,选取了国内外研究相关问题的重要文献,针对维基百科词条内容质量的研究背景、相关概念、研究对象和评估方法进行总结概述,以期对协同知识生产社区内容质量研究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为今后的研究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简岩 《百科知识》2009,(11):1-1
维基百科无疑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网络百科全书。但前不久,一名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四年级学生在维基百科上杜撰了一段于今年3月去世的法国著名作曲家莫里斯·雅尔生前说过的话:“可以说我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个长长的声道,音乐是我的生命,音乐使我获得新生,我的生命结束后我将通过音乐被人们记住……我离开人世的时候,我的头脑中会有最后的华尔兹在回荡,  相似文献   

19.
刘一鸥 《科学学研究》2019,37(3):392-398
人们一直秉承这样一个传统:科学知识由专家创造,并且经由专家的把关之后传递给大众。维基百科的出现,使得公众得以规模化地进入科学知识的生产领域,由此开始刷新以往专家驱动的知识生产史。本文从社会建构主义的视角对传统科学知识传播的认知进行反思,指出在颠覆专家授予知识的传统上,媒介变革所推动的知识民主意识和世俗化的科学形象均起到了重要作用,且维基百科的社交媒体属性对知识社会建构提供了保障,使异质共同体参与科学知识生产得以可能。同时,也有助于科学反思自身,调和科学与公众在知识传播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高芷岘 《情报探索》2012,(10):68-70
介绍了Web2.0的理念、相关技术及Web2.0对参考咨询服务内容的影响,并对博客、RSS订阅、维基百科和即时通讯中的机械专业信息进行收集和总结,拓展Web2.0环境下图书馆网络服务的思路和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