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琦 《出版广角》2019,(6):58-61
"中华学术外译项目"于2010年正式启动。文章对2014—2018年获资助项目进行了统计分析,以揭示"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发展情况,并试图从译介内容、译介途径、译介主体、译介受众和译介效果等方面探讨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陈鸿飞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他在图书馆学术译介、佛教典籍分类研究以及《册府元龟》索引编纂等方面均有建树,其在图书馆学术上的理论与译介活动直到今天仍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3.
江山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78-80,10
喻友信是近代著名的图书馆学家,他在法学图书馆、法学索引、图书馆法规、图书馆管理以及图书馆学术译介等方面成就卓著.直到今天,他在图书馆学术上的理论与译介活动还有着积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4.
祁芝红  李智 《现代传播》2023,(11):20-30
译介是中国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一个关键变量,同时也成为观照中国传播学学术研究在地演进及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视角。应用CiteSpace探测传播学学术研究核心话语的分布状况、构成与衍变,配以重点文献文本分析发现:译介先导是早期中国传播学学术研究的显著特征,译入话语是中国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的主体构成要素。伴随着信息技术和传播实践的发展,中国传播学学术研究的话语对象日渐进入“以新换旧”的时代。原创性本土话语正在萌发,但短期内难以从基数庞大的译入话语中凸显,现有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总体上穿梭于引进与融创之间。伴随自主知识生产,话语译介将从以译入为主向译入与译出并举过渡。在未来以译为媒的话语旅行中,中国传播学学术话语体系得以不断成熟和完备。  相似文献   

5.
李钟履是20世纪重要的图书馆学家。他的学术成就涉及参考工作、目录、索引和国外图书馆学译介等。译、研、编是他的学术之路,《图书馆参考论》是我国第一部参考工作专著。他采摭众长、推阐发明等图书馆学术思想是留给后人宝贵精神财富。他勒令日本赔偿中国图书馆损失的主张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刘国钧60余年的学术生涯可划分为5个阶段,文中对各个阶段他所研究的成果加以概括,揭示出刘国钧一生学术生涯中取得的主要成果.他是我国第一次图书馆学术研究高潮中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是第二次图书馆学术研究高潮的引领者和核心代表人物,是我国图书馆自动化的先驱和中国机读目录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7.
《郑振铎全集》,总字数逾900万,计20卷。这是郑振铎的新文学创作、学术专著及各种译介文字等首次一起结集出版,为系统全面研究郑振铎一生的学术成就提供了极大便利,是郑振铎研究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8.
规划你的学术生涯(英)温·格兰特/26元/2010.1本书的作者既享受着相当成功的学术生涯,又没有过多地加班加点,还有不少时间用于闲情逸致.他与读者分享了他的秘方,向刚开始学术生涯的新人们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规划其学术生涯,以便实现其特定目标的建议。本书行文亲切、友好,内容具体、翔实、结构清晰,给对学术生涯感兴趣的读者开具了切实可行的良方。  相似文献   

9.
《测候丛谈》作为国内首部完整阐述西方近代气象理论的科技译著,行文以大气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归纳及理论演绎的研究方法,通过译者有意识地再创造,译文更加接近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其系统的学术体系,对我国近代气象学科构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深入研究《测候丛谈》的译介背景,对理清我国洋务运动期间科技翻译的译介思路与选材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于几乎全世界的学者而言,剑桥大学出版社无疑是学术生涯中的一个符号——无人不曾在学术殿堂中享用过它所奉献的精神食粮;同时,学者无人不将它视为著作等身、流芳百世的重要载体。“流芳百世”之说并不夸张——从1534年在英王亨利八世的圣旨中诞生至今,以学术和教育为主旨的剑桥出版社已经走过了475年。四个多世纪的出版史伴随着牛顿、达尔文、罗素、爱因斯坦等等如雷贯耳的名字,给全世界留下无数世人景仰的鸿篇巨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