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5 毫秒
1.
产业集群有助于形成外部规模经济,降低交易成本。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是汽车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产业集群带来的竞争势必将有效地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本文结合产业集群的基本理论,分析了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提出促进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提高规模经济效益、范围经济效益,以及产业和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对提高汽车产业的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路径进行了分析,通过介绍产业集群的特点和优势以及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总结出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存在缺乏创新能力、产业布局不合理、规模小、发展滞后等问题,提出了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路径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汽车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其发展将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而汽车零部件产业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基础。本文从耦合协同的角度,对城市与汽车零部件产业两个互相影响的系统进行分析,以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数据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江西省零部件产业在产业集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十堰市是原东风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随着20世纪90年代东风公司部总搬离十堰,但其商用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不断成长壮大,十堰成为国内产业链最完善、规模最大的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分析了十堰商用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发展基本情况及特点,存在的问题,面临的外部挑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迅速,是江西省重要的产业支柱之一。与此同时其对物流业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目前江西省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汽车零部件产业的联动机制未能有效建立。为推动江西省汽车零部件产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文章基于分工与专业化、交易费用、规模经济、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了应转变观念树立物流专业化发展意识,建立信任合作机制保障双方权益,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根据南昌市规划,至2020年南昌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产值将达到500亿元。北京是新能源汽车第一批示范运行城市,在新能源汽车上的工作表现突出,效果显著。学习先进,如何立足本地实际以促进南昌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值得认真思索和探讨。本文以北京市为例,结合市场调查,对南昌市新能源提出了培育新能源汽车市场、运营新能源汽车监控平台、规划充电设施建设、做好补贴预审工作四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许树辉 《未来与发展》2010,31(1):29-32,9
汽车制造业以供应链长、供应链结构复杂而著称。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投资区位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大分散、小集聚”,转变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集聚、小分散”特征;在零部件筹供上,以整车制造商组装厂所在区位为核心,呈现单核、双核和多核集群化本地筹供模式。跨国汽车公司在华供应链集群化趋势,推动着国内地方汽车供应链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供应链集群化的成因,主要受到来自汽车生产特性、跨国汽车公司在华战略,以及中国制度性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等内外因的驱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我国地方产业发展实践为依据,阐述产业集群与企业集聚两种不同的产业集聚模式,通过探讨地方主导产业的演化路径进一步比较产业集群与企业集聚的异同,由此分析产业集群发展的生态性特征,并对地方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选择提出政策引导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陕西省部分文化产业集群内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获得数据,对知识共享、网络外部性和产业集聚三者间的关系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与产业集聚有一定程度的相关;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与产业集聚都有较大程度的相关;集群内组织间知识共享与网络外部性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也有较大程度的相关;文化产业集群内组织间的知识共享通过加强网络外部性而间接地影响文化产业集群的集聚.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产业结构调整的机理和产业集群集聚与创新效应的分析,研究产业集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和机理。运用产业经济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市场经济条件下,要素的流动引起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集群要素的集聚效应和创新效应促进要素的快速流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相似文献   

11.
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两重视角,分析了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绍兴市纺织产业集群的14262份问卷实证检验了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技术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对集群企业的技术能力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产业集聚与创新网络的所有子效应,对不同技术子能力的影响程度均存在明显差异。因此,提高产业集聚程度、构建和完善创新网络平台对于提升集群企业竞争力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产业集聚效应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晓华 《科技管理研究》2007,27(12):248-249,260
产业集聚效应是集群竞争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从系统动力学视角提出产业集聚效应的基本分析框架,建立人才流、技术流、资金流和市场流的因果关系图,分析制约产业集聚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总结出以政府投资、市场机制和企业能力为核心的产业集聚效应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13.
创意产业具有趋向于在特定地区集聚并形成专业化生产的特点。城市是区域创意产业发展的理想集聚地,创意产业集群可以为城市经济提供可持续发展动力。发挥集群优势是创意产业集群系统演进的动力,知识共享、信息交流、集成创新促进了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我国创意产业集群必须实施产业引导战略、产业培育战略、产业扶持战略和产业保护战略。  相似文献   

14.
谢友才  陈涛 《情报杂志》2005,24(9):40-43
认为产业集群可以归因为或表现为信息集聚,而信息集聚又表现在Web网上,产业集群的研究方法应当创新。因此,指出可以抽取Web网上的产业集群信息,利用Web信息的及时性和完备性,对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尤其是从综合信息的角度对产业集群的成形、类型进行判断,从而为产业集群理论创新提供可能,并给出了详尽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临港产业集群的构成、经济特征和类型分析,认为发展创新型临港产业集群是沿海地区的主导战略选择;阐述了创新型临港产业集聚的过程及其决定因素;探讨了创新型临港产业集聚的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创新型临港产业集聚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制造业产业集群识别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介绍和评价几种主要的国外的产业集群识别方法基础上,选取“地点系数”法(雇员集中度系数法)对我国制造业进行了产业集群识别的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现有的制造业产业集群集聚度高和集聚度低的区域以及制造业产业集群程度增长快的地区,并且对识别结果进行了实证检验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力  王悦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3):20-22,47
作者运用SWOT战略管理工具,分析了济南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现状,运用集群理论和借鉴成功经验,对促进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向成熟的集群方向快速健康发展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是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遵循产业集群的规律,研究我国产业集群发展实践中形成的三种典型组织模式:基于价值链裂变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基于供应链整合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和基于虚拟链集聚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9.
河南承接企业服务业国际化扩张的产业集聚手段主要是企业(项目)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为此,分析了河南产业集聚布局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加强产业集聚的措施,即做大做强优势产业、集约化集群化经营、企业服务业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20.
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在东南沿海地区逐渐出现产业集聚现象以来,产业集群(集聚)现象越来越普遍。9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在此背景下,首先介绍产业集群的内涵界定,并从三个层面对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政策进行分析,以给相关政策提出一定的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