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在以"互联网+"为背景的新时代社会中,推动我国档案事业不断向上发展的最根本条件就是不断地加强对档案用户的研究,特别是加强对档案潜在用户的研究。文章主要对我国当前"互联网+"背景下档案潜在用户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并对其下一步的发展做出可期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加速了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在为各行各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档案工作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档案工作结合互联网思维,运用“互联网+”新技术,在通过拓宽档案收集工作的渠道、扩大档案宣传工作、促进档案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改善档案信息提供利用的方式等方面的革新与完善,推动了“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静 《档案》2023,(12):20-24
在“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用户对档案信息的需求日趋个性化与多元化,档案信息服务需要紧跟时代步伐,以用户为中心开展档案个性化信息服务。本文探讨了档案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及特征;从满足多样化信息需求和促进档案事业升级两个角度,分析了“互联网+新媒体”时代实现档案信息服务个性化的必要性;重点对“互联网+新媒体”背景下档案信息个性化服务的实现进行了剖析,从构建信息个性化服务平台、完善档案管理制度、注重技术创新融合以及加强档案信息安全工作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与档案利用的关系呈现新态势。文章从主体、客体和价值形态三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时代档案价值的演变情况,从利用需求、利用服务和利用环境三个角度研究了“互联网+”时代档案利用的特点,然后分别论述在“互联网+”环境下档案价值演变对档案利用的影响及档案利用对档案价值演变的促进作用,最后从档案价值演变的衍生振动性、增幅衰减性和断裂回溯性提出“互联网+”时代实现档案价值演变与档案利用创新良性互动的策略,以期为推动新时期我国档案管理工作的提升、档案利用服务的优化及档案价值实现的最大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了解用户的利用偏好对于档案利用工作的推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利用档案内容偏好、接受档案信息途径偏好以及接受档案信息时的关注因素。结果表明档案现实用户和潜在用户在利用偏好方面具有很高的相似性;档案机构基本满足用户的利用偏好;大多数潜在用户对于档案及其机构认知有限,普及档案基础知识应是档案机构宣传的重点;档案服务个性化是巩固现实用户、吸引潜在用户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在带领档案工作走向开放、融合、协同、创新的同时,也对档案工作形成巨大冲击与挑战。主要包括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对组织结构的挑战,二位一体的网络环境对开发模式的挑战,数据化的工作对象对管理环节的挑战,海量的信息用户对服务方式的挑战以及三微一端的媒体格局对运营战略的挑战。认清这些挑战,有利于推动“互联网+”与档案工作的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基于“互联网+”时代特点,从档案主体、客体、服务等方面初步构建了档案利用影响因素的假设模型,利用SPSS对问卷所收集的相关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结果调整、验证初建的模型,得出“互联网+”时代档案利用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在档案的服务、形式特征、价值实现条件和用户特征四方面。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档案部门可以采取树立创新思维,优化档案服务;鼓励跨界融合,丰富档案形式;扩大开放范围,顺应结构重塑;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用户特征等多种措施积极推动档案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8.
崔圳超 《云南档案》2023,(5):40-43+48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档案工作模式转型提供了理念、技术和平台支撑,推动了红色档案资源的深度开发与广泛利用。本文基于“互联网+”视角,对红色档案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展开了研究。文章首先试概述了红色档案的内涵及“互联网+”视角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其次分析了“互联网+”视角下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指出了在机制管理、新技术开发与利用、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互联网+”视角出发,提出了塑造共建共享协同机制、构建资源开发体系、创新资源宣传利用方式、培养复合型档案人才等红色档案资源开发与利用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用户对档案的需求是提供档案利用服务的推动力.分析高校档案当前用户的构成分类和利用需求,并对高校档案潜在用户的潜在档案信息需求进行预测分析,可以使高校档案利用工作更具有适用性、针对性、主动性和预见性,进而推动高校档案工作的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是互联网创新发展下的新业态,是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高新信息技术与各领域的融合创新.“互联网+”给档案利用工作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档案利用的服务方式、技术、用户体验等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国家档案信息资源体现着国家的主权,档案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所有在此行当中的人都应该谨慎。许多从事实际工作的同志希望关键保密技术没有解决之前,档案上互联网最好“稳着点”。本文建议在国家档案主管部门的率领下,通过多部门、跨学科联合攻关,有效解决“互联网+档案”的技术壁垒,拿出《“互联网+档案”工作指南》《“互联网+档案”操作规范》,积极稳妥地推进“互联网+档案”的实际工作。  相似文献   

12.
我国关于档案潜在用户的研究至今都是档案用户研究领域的空白,与我国整个档案利用工作的发展不相协调。做好档案潜在用户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和日益普及,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深刻地影响和变革着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在新的形势下,高校档案部门如何抓住机遇,以“互联网+”为驱动,构建“互联网+档案”利用服务新模式,推动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是高校档案部门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互联网+”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各个传统行业都在努力寻找触网“风口”.积极寻求“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实践,并进一步寻求更大、更高的发展,是包括学校在内的档案工作的迫切需要.在新常态下,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从理论到实践,都需要主动适应,探索创新.在持续不断推动档案工作电子化、数字化的前提下,利用大数据分析、联网共享等技术手段,推动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与互联网有机深度融合,实现档案工作管理和开发的重建,是建设数字学校,更好地服务师生和教学活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档案利用工作成效对于深入发挥档案价值,转变档案馆社会形象以及提升社会档案意识,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事实上,做好档案利用服务,除了要为现实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外,还要加强对档案潜在用户需求的研究,为潜在用户向现实用户转变搭建有效的桥梁。  相似文献   

16.
我国档案用户研究与图情领域用户研究相比还很薄弱,关于档案潜在用户及潜在档案信息需求的研究还远远不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档案开放与利用事业的发展,不利于档案服务社会化甚至档案休闲利用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何京 《档案时空》2018,(2):18-19
信息化革命的浪潮席卷各行各业,“互联网+”成为大势所趋.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亦应顺应科技发展,主动适应信息化的趋势,不断探索创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大力推进档案电子化、数字化,培养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推动高校实现优化管理和创新发展.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征 (一)效率提高 在录入信息环节方面,传统人工模式下档案中每一个信息要素的输入都要靠人工手写.这个过程费时费力,且在大批量的工作模式下容易产生人工登记误差,在“源头”上造成档案信息失真,而现代信息技术能够对同质性信息进行批量处理.  相似文献   

18.
广角     
试论档案用户教育的基本模式及主要内容《档案管理》2002年第6期上刊登了王宇晖和任秀珍写的这篇文章。作者指出,档案用户是一个多层次并不断发展变化的群体,随着知识的积累、需求的发展和接受能力的提高而由潜在用户发展成为现实用户。档案部分对用户的教育不应完全放在他们成为现实用户之后,更重要的是要从他们还是潜在用户之时起就逐步予以教育培训,使他们在成为现实用户之前就有一定的利用档案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潜在用户的第一教育区段是基础教育,即中小学打基础阶段。这时期要以丰富的感性认识为主,同时给予一些理性认识。第二…  相似文献   

19.
马仁杰  宫保侠 《浙江档案》2023,(11):32-33+36-38
新技术为档案利用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档案利用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针对档案利用研究的方向也发生了改变,开始向互联网、大数据、云技术、区块链、融媒体等新技术与档案利用融合领域延伸拓展,这一转变符合时代特征与要求。本文以不同技术+档案利用为主题,将其分为互联网+、大数据+、融媒体+、区块链+、云技术+、VR+、量子通信加密技术+及可逆信息隐藏技术+档案利用八个部分,对其进行统计梳理,以期推动新时代新技术与档案利用融合研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档案个性化服务是“互联网+档案”战略实施的重要环节,对档案个性化服务进行充分研究是实现“互联网+档案”服务平台的重要保障.论文对我国当前档案个性化服务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以“互联网+”视域对其进行评析,进而指出档案个性化服务研究在“互联网+”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