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当今世界体育赛事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田径作为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其竞争也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大龄运动员壮心不已,年轻运动员人才济济,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和运动寿命正在不断打破人们的极限,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在发生明显的变化。优秀运动员的成长过程是一个连续而完整的过程,年龄特征始终贯彻这个全过程,竞技年龄同时是反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当下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状态的年龄特征,有助于提高田径运动员多年训练过程的科学化,为我国教练员合理安排多年系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促进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宋广林  孙健 《体育学刊》2006,13(4):128-130
对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世界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在增大,尤其女子运动员的竞技年龄增大更为明显;而与世界相比中国优秀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要小4~5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田径运动训练和人才培养与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要加强科学训练,挖掘运动员的潜力,延长运动员的运动寿命。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 ,对中、外优秀男女田径运动员训练全过程的投入时间效益与产出时间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中、外优秀田径运动员基础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较为接近其平均值 ,约为 5 5 .8% ;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百分比约为 75 %~ 80 % ,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中也有 6 0 %的人专项训练投入时间效益高于 75 % ;中国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明显低于世界优秀男子田径运动员 ,中、外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的训练时间效益百分比比较接近 ,但是中国优秀女子田径运动员还存在着保持高水平竞技年限相对较短的隐患  相似文献   

4.
1 前言世界田径锦标赛是世界优秀运动员每 2年一展身手的世界大赛 ,也是奥运会的前奏和检阅。 1999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已经结束 ,在竞走比赛中 ,我们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为了更好地备战 2 0 0 0年悉尼奥运会 ,我们必须认清世界竞走总体发展态势及我国男、女竞走的实力 ,有针对性地积极备战 ,确保奥运战略的成功实现。2 研究对象和方法2 .1 研究对象自 1991年以来历届世界田径锦标赛及奥运会男、女竞走前 8名运动员及中国优秀运动员。2 .2 研究方法2 .2 .1 文献资料法搜集有关论文 2 0余篇 ,论著 3部。2 .2 .2 数理统计法运用 FOXBA…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崔喜灿 《体育科学》2000,20(3):38-40
通过对国内优秀田径运动员665人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922人资料的研究,获得了运动员在整个竞技生涯中运动成绩变化过程的年龄规律,分析了运动员在各竞训阶段、各专项和性别上的成绩与年龄特点,揭示出国内优秀田径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特征表现为成才旬,出现最高成绩早、退役早的“一晚两早”现象,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表现为成才早,出现最高成绩晚、退役晚的“一早两晚”现象,为运动队制定和执行长期系统的训练计划提供理论参  相似文献   

6.
森犇  纪逊 《游泳》2010,(2):50-53
当今优秀游泳运动员的年龄变化逐渐被教练员重视。优秀运动员的年龄特征对于把握游泳训练规律,确定训练目标、规划和组织多年运动训练过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通过对参加全运会和奥运会的我国优秀运动员(第8届、第9届、第10届、第11届全运会各个项目前八名参赛运动员.  相似文献   

7.
世界与中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参赛情况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倩  水涛  吴东明  刘云峰  武文强 《体育科学》2003,23(3):84-87,96
本研究通过调查访问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中国和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比赛和训练安排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通过分析比较后得知,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每年的参赛次数比中国运动员多1至2倍,他们的全年比赛安排大致可分为单峰型、双峰型和赛练结合型3种。世界优秀运动员的比赛期主要安排在夏季,而中国运动员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参加比赛。  相似文献   

8.
入选论文目录第一作者论文皿目单位哭有叭对短几运动员力t训练效果的探讨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高炳.从我国田径运动的发展趋势谈三从一大训练原则厦门市体育运动学校毛水对旋转式推铅球技术再认识及在体育院校田径教学中的尝试应用山东体育学院荃础部李卫平我国优秀中长跑选手“高住平练‘模拟高原训练的应用实独研究山东体育科研中心何俊虎形响我国优秀残疾田径运动员运动水平的主姿社会因索分析北体大田径教研室李春,对中国优秀女子七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峨发展的研究北体大田径教研室李春,对中国田径运动二十年成幼演变及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体育社会学l,体育运动必须与环保相结合2.我国篮球运动走职业化道路 的影响因素初探 运动训练1.我国男子11 0m栏与世界水平 的差距及今后努力方向2.游泳2 00m比赛分段速度初析3.当前跳远起跳的特点及发展 趋势4.要重视优秀田径运动员训练 悟性的培养5.限制和无限制讲练法的比较 与运用6.田径运动员最佳运动年龄分 析7.垒球投手间隙训练法浅谈8.竞技体操运动技术创新思路9.棒球运动专项素质训练的探 讨1 0.第八届全运会足球决赛射门 情况的研究11.八届全运会男子足球决赛中带球过人技术运用情况的调查与分析1 2.游泳初学者水感训练初探1 3.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遵循田径运动发展规律,把运动员运动寿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我国与世界各国优秀田径运动员在竞技年龄特征上存在的差异及影响因素,为延长我国田径运动员运动寿命提出了科学的依据和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在运动中和运动后补充谷氨酰胺对运动引起的免疫机能下降情况的影响。本文以10名田径短跑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平均年龄26 ±3.4岁,训练年限都在8年以上。研究方法为: 1实验设计(1)运动测试安排对10名运动员进行两次测试,两次测试之间的时间间隔为2周,在每次测试前2天,都要求运动员避免大强度的训练, 而且要求每次测试前的1周之内,运动员的训练和饮食安排相同。在第一次测试前3天,做递增负荷运动测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和最大心率,在两次测试时,让运动员分别在功率自行车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国内外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文献分析研究,发现有关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研究多集中于运动员的运动寿命、竞技年龄和身体形态等方面的研究。尽管以往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的身体形态、竞技年龄、运动寿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资料,但多数研究是分散的、零碎的,只是从一个项目进行研究一个或几个竞技特征,或者研究几个项目的一个竞技特征,而对一个项群运动员多年训练的一些竞技成长与状态规律的研究就很少,没有总结为一个项群的内在竞技特征规律。本文旨在通过研究总结前人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出世界优秀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多年性训练竞技特征、规律。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变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1956年第18届奥运会至2004年第28届奥运会的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从第23届奥运会后优秀田径运动员年龄呈上升化趋势,最明显的特征是,越来越多的30岁以上的“老运动员”参与奖牌的竞争;当今世界优秀田径运动员的年龄有增大的趋势,并且女子运动员的增大幅度大于男子运动员。  相似文献   

14.
以2013年第14届莫斯科田径世锦赛田赛前8名运动员的竞技年龄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本次世锦赛田赛项目前8名运动员的年龄进行分析研究以求寻找现阶段世界优秀田赛运动员的竞技年龄规律.结果显示:世界优秀田径田赛运动员竞技年龄大龄化趋势明朗,而中国运动员除女子投掷项目外早衰现象仍比较严重;从亚项群结构来看,投掷项目大龄化现象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就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起跳中摆腿技术有关的运动学参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研究,探讨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起跳中摆动腿技术的运动学特征,旨在从中找到解决跳远技术教学、训练的突破口。研究对象:本研究所选择的对象是参加2004年5月20日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男子跳远决赛前8名运动员,运动水平均为运动健将,平均成绩7.73m±0.208。最好成绩8.11m,最差成绩7.55m。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信息处理法。结果与分析:1.跳远起跳过程中摆动腿的作用在起跳离地瞬间,人体有前旋的转动动量,根据运动生理学…  相似文献   

16.
一、前言十项全能是田径运动的综合性项目,运动员的总分是由各单项成绩的得分总和决定的。为了使评分方法更加合理,1984年国际田联通过了新的评分表,并于1985年4月1日起开始实行。新评分表实施已来有哪些特点?它对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运动成绩有哪些影响?本文通过对不同级别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分别用新旧评分表进行换算和比较,探讨采用新评分表后我国十项全能运动员如何按新表来调整今后的训练重点,供广大教练员训练参考。二、研究对象和方法通过查阅有关文献资料,收集到十项全能优秀运动员的成绩其中包括:第三届世界田径锦标赛优秀运动员8名(8000分以上),国内健将级运动员8名(7000他以  相似文献   

17.
1前言跳高成绩除了取决于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还与其副项成绩有着明显的群带关系。迁移理论是运动训练的一个重要原理,深入研究跳跃项目之间的迁移规律,对提高训练理论水平、改进方法是大有裨益的。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世界18名优秀跳跃运动员及武汉体院跳跃运动员6人。2.  相似文献   

18.
1研究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产业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不断探求运动员自身能力的最优化,如果脱离了科学的训练,就很难发挥出运动员的潜力和优势,这必然少不了科学技术对田径训练科学化的影响。2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调查法。3研究内容3.1田径训练科学化的内涵所谓田径训练科学化是指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前提下,运用各项技术对运动员进行分析和训练,以发挥运动员最大的运动潜力,这个过程必定是严格的、系统的、科学的训练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田径耐力性项目优秀残疾人中长跑运动员在海拔2 366m青海多巴高原训练期间的生理指标进行监控,探讨高原训练对机体血液、疲劳恢复以及运动能力等指标的影响,旨在为田径耐力性项目残疾人运动员开展科学化高原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国家残疾人中长跑队男子运动员共10人为研究对象,每周2、周6晨起安静状态抽取肘静脉血5ml.测试指标:血常规、血尿素、血清肌酸激酶、睾酮、皮质醇.结果:经过4周高原训练后,RBC和Hb值保持在较高水平,血清CK、BUN值较训练前显著下降,睾酮和T/C值增加,表明机体血液携氧能力、疲劳恢复水平以及肌肉蛋白合成能力得到改善和增强,运动能力提高.结论:海拔2 366m高原训练对于提高残疾人运动员的机能水平和运动能力具有良好的效果.训练初期机体尚未适应高原低氧环境以及训练负荷安排偏大是造成血象指标和疲劳恢复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应注意调整训练安排.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专家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田径运动项目的特点,筛选出竞技年龄中男、女运动员开始训练的年龄、出成绩的年龄、不同训练阶段的训练年限、最佳竞技能力形成阶段年龄、最佳竞技能力稳定和保持阶段年龄以及各时期竞技能力,揭示了田径运动员的成才年龄特征和竞技能力结构,试图通过对他们的年龄分布范围进行分析为我省田径运动员的选材、训练、优秀运动员竞技状态的保持和各级队伍的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