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速度高速列车车外噪声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基于声源识别,得出车外噪声分布特性及场点主要噪声源。创新要点:1.研究高速列车噪声源强特性及频谱特性;2.揭示不同速度下不同声源频谱变化规律;3.分析车外声场场点噪声变化规律及主要声源。研究方法:1.利用车外声源识别系统(图2)分析高速列车声源分布规律及频谱特性;2.利用声源的垂向(图10)分布研究不同声源在各频率下垂向分布规律;3.利用场点声源与速度的拟合关系(图16)研究场点主要噪声源。重要结论:1.高速列车车外噪声源主要分布在轮轨区域、受电弓和车间连接区域;2.轮轨区域噪声包括滚动噪声和气动噪声,在各频率均为最显著声源;3.在整个列车高度,轮轨滚动噪声对总噪声贡献率大于气动噪声;4.车外场点噪声主要频率为630-2500Hz,主要来自轮轨滚动噪声。  相似文献   

2.
采用Hypermesh软件对一CRH3型车车体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采用SC/Tetra软件分别对列车明线运行和横风下运行进行数值模拟。对于列车明线运行,主要研究不同网格划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以及与风洞试验数据的比较。对于列车横风作用下运行,主要研究不同车速和风速下列车的气动性能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速列车作为高速地面交通工具,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地面效应问题。地面效应模拟一直是高速列车风洞试验的技术难点。地面效应现象的准确模拟对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和气动噪声的预测精度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比4种地面模拟系统(GSS)的流声场结果,研究不同GSS对流场结构、气动声源和远场辐射噪声特性的影响规律,为高速列车声学风洞试验提供指导。创新点:1.搭建高速列车地面模拟系统,模拟不同边界条件;2.明确轮对旋转与地面滑移对高速列车气动噪声幅值的相对增量及影响频率范围。方法:1.在仿真系统中建立“移动地面+旋转轮对”、“静止地面+旋转轮对”、“移动地面+静止轮对”和“静止地面+静止轮对”四种地面模拟系统;2.采用大涡模拟和旋度声学积分方程,对高速列车的流声场结果进行模拟;3.通过对比4种GSS的流声场结果,研究不同GSS对流场结构、气动声源和远场辐射噪声特性的影响规律。结论:1.移动地面和旋转轮对是影响列车底部气动声学性能的主要因素;2.旋转轮对对整车等效声源功率的影响不大于5%,且移动地面对整车等效声源功率的影响大于15%;3.旋转轮对对整车辐射声压级的平均影响为0.3d BA,且运动地面对整车...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研究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特征对轮轨噪声和车内噪声的影响规律,讨论目前国内高速列车车轮镟修指标的不足,为高速列车车轮镟修方法的优化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创新要点:系统分析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阶次、幅值和相位等参数对车内噪声的影响规律;提出车轮镟修中仅考虑车轮径跳作为限值是不够的。研究方法:1.基于线路试验,初步分析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状态对车内噪声的影响,进而对车轮多边形特征进行剖析;2.基于带通滤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使用MATLAB程序生成不同阶次、幅值和相位的车轮多边形粗糙度数据;3.基于TWINS轮轨噪声原理,使用HWTNS预测含有不同车轮多边形特性的轮轨噪声;4.基于混合有限元-统计能量分析(FE—SEA)方法,建立高速列车客室端部车内噪声预测模型,预测车内噪声;5.通过分析车轮多边形参数、车轮径跳和车内噪声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目前的高速列车车轮镟修指标是否合适。重要结论:1.高速列车车轮径跳值相同,但车轮多边形状态不同时,轮轨噪声与车内噪声有明显差异;2.当车轮多边形幅值相同时,高阶多边形可以引起更高的轮轨噪声和车内噪声;3.改变车轮多边形的相位,可以获得不同的车轮径跳值,但是对轮轨噪声和车内噪声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跨度高低塔斜拉桥刚度非对称将导致车-桥空间耦合振动过程更为复杂这一现象,以主跨480 m的高低塔钢箱叠合梁斜拉桥——重庆南纪门长江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车-桥动力相互作用理论,采用自编程建立车-桥耦合动力模型,分析不同行车模式(列车运行速度、编组数量、运行方向)和高低塔侧刚度差异对车-桥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车-桥系统振动增大;随着列车编组数量的增加,列车振动无明显变化,桥梁振动逐渐增大;桥梁主跨跨中竖向动位移对列车编组数量更敏感,跨中竖向加速度对列车运行速度更敏感;列车运行方向对列车振动影响较小,对桥梁振动则有较大影响;低塔侧主梁各位置处的振动较高塔侧更大。  相似文献   

6.
目的:高速列车的车内噪声以中低频为主,传统的线性和A计权声压级都无法客观描述人耳的听觉感受。本文旨在探索Moore响度应用于车内声品质分析的可行性。创新点:1.提出了一种自适应Moore响度算法(AMLA),该算法可有效提升计算的精度和效率;2.采用AMLA分析了高速列车车内噪声在不同工况下的声品质特征。方法:1.基于信号的等矩形带宽(ERB)谱,提出AMLA方法的理论;2.参照ANSI标准中的仿真信号,评价AMLA的计算精度和效率;3.采用AMLA辨别有色噪声信号与车内噪声样本,验证声品质分析的有效性;4.结合在线搭载试验,运用AMLA分析稳态工况(不同行车速度和空间位置等)和瞬态工况(加速和减速等)下的车内声品质特征。结论:1.相比传统方法,AMLA方法的计算精度和效率相对较高,且适用范围更广;2.高速列车的车内噪声与深红噪声信号具有相似的特征响度分布;3.稳态工况下,车内噪声的响度成分集中在27.6 erbr以内,在300~350 km/h的速度区间内车内声品质较稳定,空间分布特征为"端部大、中间小";4.瞬态工况下,车内噪声在20~27 erbr内的响度成分与列车速度密切相关,而在12~15 erbr内的成分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改善高速列车明线运行时的气动性能,提出一种基于近似模型的高速列车头部外形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方法。创新点:1.建立包含转向架区域的高速列车参数化模型;2.基于近似模型并结合遗传算法,对高速列车头部外形及转向架区域进行多目标气动优化设计。方法:1.建立包含转向架区域的原始头型高速列车模型(图2和3),并基于CATIA脚本文件和MATLAB自编程序对列车头部外形进行参数化处理;2.通过最优拉丁超立方设计方法在设计空间内对优化设计变量进行采样,并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样本点中新头型列车气动性能进行计算;3.基于样本点的列车头型优化设计变量及优化目标(表4),建立优化目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近似模型;4.基于近似模型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高速列车头部外形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选取其中的一个优化头型与原始头型进行比较,并验证横风下优化头型的可行性。结论:1.相较于原始头型列车,无横风时,优化头型列车的整车气动阻力减小2.61%,尾车气动升力减小9.90%;2.横风下,优化头型列车的整车气动阻力减小2.98%,头车气动侧力减小0.24%;3.横风下,优化头型列车的头车气动载荷波动幅值有所减小。  相似文献   

8.
目的:受空气物理参数变化影响,低温下列车周围的流场特性与常温时存在差异。本文旨在对高速列车在低运行温度下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及流场特性变化研究予以补充,探究低温对列车周围流场、列车风及列车尾流等方面的影响,以提高高速列车的抗高寒性能。创新点:1.将气体参数设置为低温环境,探究列车相比常温下的气动性能及周围流场的变化。2.对比不同低温环境,探究不同程度低温对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方法:1.通过基于SSTk-ω湍流模型的IDDES数值计算方法对高速列车在雷诺数约为1.85×106的条件下低温运行的流动特性进行仿真。2.依托后处理软件对不同温度下列车气动阻力、表面压力分布、车身周围流动及尾流等进行分析。3.将结果进行比对,得出不同程度低温对列车气动特性的影响。结论:1.低温显著增加列车气动阻力;相比常温环境,0℃、-15℃及-30℃时的气动阻力分别增加了5.3%、11.0%和17.4%。2.低温会增强车体周围的正负压力场,进而提高冲击流及流速快速变化区域的正负压力峰值。3.低温时,列车风的作用范围缩小,涡量分布区域后移,而转向架舱内的气流流速增加。4.低温时,列车的尾流速度降...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方法,建立一种高速列车-轨道三维耦合动力学模型,并明确列车-轨道耦合模型与单节车辆-轨道耦合模型在高速列车-车九道耦合动力学性能分析中的差异。创新要点:建立一种高速列车-轨道三维耦合动力学模型,模型中考虑列车的纵向动力学行为以及车间连接装置对列车中不同车辆动态响应的影响,并基本明确完善的列车-轨道耦合模型在高速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性能分析中的重要性。重要结论:单节车辆-轨道耦合模型会过高地估计高速列车在运营过程中的振动响应和动力学性能指标,而完善的列车-轨道耦合动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则更加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振动问题在环境工程和地质工程中被视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为了减小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不利振动,本文聚焦于一种创新减振技术的潜在应用,并通过数值计算分析聚苯乙烯泡沫块铺设在不同几何参数的轨道路堤上时对车致振动的减振效果,从而实现减振方案的最优设计。创新点:1.探明了不同路堤高度和不同路堤斜坡倾角对车致振动规律的影响。2.分析一种聚苯乙烯泡沫块在高速铁路车致振动中的减振效果。方法:1.建立三维的轨道-路堤-土体有限元模型,结合移动载荷法分析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2.通过参数化研究分析轨道路堤高度和斜坡倾角对于振动波传递的影响。3.分析聚苯乙烯泡沫块使用前后高速列车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结论:1.轨道路堤的高度对于振动波传递的影响不大。2.轨道路堤斜坡的倾角对于车致振动的传播影响很大,且倾角越大对应的振动水平越小。3.在不同高度、不同斜坡倾角的轨道路堤上铺设聚苯乙烯泡沫块均有良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1.
铁路道岔是列车安全运行必须通过的“咽喉”区,高速铁路道岔铺设的平顺性和总体施工质量,更是至关重要,决定着高速列车的平稳通过和安全运行.通过石武客运专线工程的施工实践,进一步探索和研究高速铁路道岔板式无砟轨道的施工工艺,使其不断完善和成熟,较好地实现道岔铺设的平顺性,保证工程总体质量,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无砟轨道整体道床在温度荷载作用下易产生开裂。为保证列车运行安全,早期微小裂缝应尽早发现并及时修复。高速铁路的线路巡检工作需在夜间列车停运后进行,这对无砟轨道结构裂缝检测人才的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工程现场的实际情况,创新地将热成像技术引入无砟轨道裂缝检测教学实验。课程有机地将模型制作、工况模拟与裂缝识别相结合,引导学生在课程中积极思考和探索。基于实验设计,学生进一步开展建模仿真分析,并深入工程现场开展实践,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在实践中,为铁道工程专业培养出具有较高实践能力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高速铁道车辆风致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网的不断扩张,高速列车的风致安全性成为高速铁路系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方法,确定强横风作用下高速铁道车辆的安全运行区域,为强风地带高速列车的安全控制提供依据。创新要点:首次提出了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和脱轨评价指标的高速列车脱轨安全域分析方法,并运用到了高速铁道车辆风致安全性研究中。研究方法: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态响应及多种安全性评价指标得到横风作用下高速铁道车辆的安全运行区域和脱轨区域。重要结论:铁道车辆安全性评价指标中,轮重减载率对横风激励最为敏感,其确定了强风作用下高速车辆安全运行区域的边界。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随着世界高速铁路网的不断扩张,高速列车的风致安全性成为高速铁路系统中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本文利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分析方法,确定强横风作用下高速铁道车辆的安全运行区域,为强风地带高速列车的安全控制提供依据。创新要点:首次提出了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和脱轨评价指标的高速列车脱轨安全域分析方法,并运用到了高速铁道车辆风致安全性研究中。研究方法: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态响应及多种安全性评价指标得到横风作用下高速铁道车辆的安全运行区域和脱轨区域。重要结论:铁道车辆安全性评价指标中,轮重减载率对横风激励最为敏感,其确定了强风作用下高速车辆安全运行区域的边界。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新型高速磁浮车的绕流进行数值模拟,研究气动荷载、涡流及滑流的分布规律,为常导高速磁浮车的研发和应用奠定一定的气动基础。创新点:1.将可压缩流动理论及延时分离涡(IDDES)方法应用于高速磁浮车气动问题;2.通过数值模拟,首次揭示高速磁浮车诱发的涡流特性。方法:1.基于430 km/h的磁浮车气动试验数据,验证本文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并建立三编组新型高速磁浮车的计算模型;2.采用IDDES方法对关键问题即湍流求解进行建模,以捕捉较为精细的流场结构;3.采用时均化和快速傅里叶变换等方法对流场数据进行后处理,以研究流场的时均和频率等特性。结论:1.新型高速磁浮车具有良好的气动性能,比如较小的阻力系数、合理的升力系数和分散性较好的气动力主频分布。2.在非流线型车身附近,两对反向旋转的大涡使得边界层明显增厚。3.高强度的涡流主要分布在裙板与轨道以及轨道与车底之间的狭小空间;在轨道与车底之间(除了靠近尾车鼻尖附近的区域),涡脱频域几乎不变,且涡强沿流向指数式增大。4.伴随着涡流的分裂及衍生,尾流具有复杂的、随机的频域分布特性。5.高速磁浮车产生的时均滑流具有5个典型的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目的是保证列车安全可靠和高效率地运行。随着列车速度的提高,基于轨道电路的信息传输已不能满足高速列车对安全性的要求,而基于通信的无线传输列控系统则能满足。无线闭塞中心系统RBC是基于通信的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地面核心部分。本文介绍了郑西客运专线RBC系统,分析了系统的应用背景和特点。详细叙述了系统的功能、结构组成,并且对接口部分从内部和外部两方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在结构特点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层间传力关系和横向相邻股道的影响,建立了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力计算的空间一体化模型和求解方法。计算分析了列车制动和温度变化作用下底座板伸缩刚度对大跨度连续梁桥上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纵向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列车制动和温度变化作用下系统纵向力变化规律相同,随着底座板伸缩刚度降低,钢轨和桥梁墩台纵向力增加,复合板、剪力齿槽和端刺纵向力减小。  相似文献   

18.
根据汽车白车身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车身声固耦合模型。基于声学模态分析理论,进而求解声腔模态。通过实车怠速噪声和车身悬置激励力测试车内响应点的声压值,进一步验证声固耦合模型。通过峰值频率下的板块单元贡献量和模态应变能优化分析,汽车车内低频噪声降低,有利于提升汽车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19.
高速列车司机应急作业的可靠性对维护列车正点安全运行具有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列车运行中无法开展针对司机应急作业特性的工效学实验,因此有必要构建高速列车应急作业流程工效学实验系统,以便在实验室环境下开展相关研究。高速列车应急作业流程工效学实验系统由实验管理子系统、应急作业子系统和工效学数据采集子系统3个子系统组成,该系统设计中引入了故障注入技术,实现了故障注入、辅助处理等管理操作;系统还能完成司机应急作业操作中相关工效学数据采集功能。系统已成功应用于CRH2型高速列车应急作业流程工效学实验中。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轮轨磨耗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和列车运营速度的不断增长,出现了一些和列车轨道耦合大系统密切相关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列车的运行品质,甚至威胁到安全运行,是当前高速铁路运用和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系统描述了高速铁路在运营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并述评了全世界有关这些问题的研究进展、现状和不足之处,提出了今后有利于认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发展方向。在长期高速运营的铁路大系统环境中,这些问题的形成的机理、发生、发展过程和预防措施的研究,需要从列车/轨道耦合大系统运营环境(速度、路况、气候和运用维修)、系统的自身参数匹配、材料选用和运营成本等全面系统考虑,并从理论、技术、工艺、监控和维修等方面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