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今秋的北京所有市民都在迎接一一中国国际汽车零部件博览会及第七届国际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创新发展论坛。这是我们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向国人与世界人民展示自己的品牌,让世界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让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和世界新能源汽车企业互相沟通的一个平台。  相似文献   

2.
为了配合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要想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就必须立足于国内的能源现状和市场需求,尤其是在电池应用技术的研发上要加强创新,制定出真正有利于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技术路线。对此,本文将对中国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应用状况进行探讨,以便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开发方向,创新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商业化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3.
智能汽车可实现城市资源的统筹调度、优化分配和顺畅流动,是实现交通治理智能化升级的重要突破口。为促进中国实现交通治理的智能化升级,从车端视角对智能汽车科技群进行系统梳理,建立涵盖人工智能、通信、地理信息数字化和计算机科学四大领域的基本框架,通过综合评估发现中国在5G通信技术、应用软件开发能力、导航与定位领域具有部分优势,但在高性能芯片、车用人工智能算法以及信息安全等核心技术领域存在明显的瓶颈和短板。在此基础上,描绘面向交通治理能力升级的中国智能汽车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图,提出由智能汽车提供商、软硬件提供商及平台运营商等多方共同主导的网状生态系统的未来智能汽车产业生态理想图景,并梳理分析各类相关企业在实践中有效分工协作的特色商业模式。最后分别从国家和企业层面给出践行智能汽车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支撑交通治理智能化升级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世界发明》2009,(8):12-12
大赛简介: 为推动自主品牌的创新,促进我国汽车工业健康和快速发展,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将于2009年联合主办第三届“中国汽车造型设计大赛”。  相似文献   

5.
马长月 《金秋科苑》2012,(11):18-25
2012年4月23日至5月2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在北京举行。北京车展是全球汽车制造商公认和推崇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全球汽车行业盛会,是在中国境内举办的级别最高、最具权威的汽车展会。本届北京车展的主题是“创新·跨越”,本届车展集中展示了全球汽车工业在科技创新上的新成就,特别是在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汽车领域上的新突破以及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展现了国际汽车工业的创新能力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6.
在发达国家,汽车改装的现象已经普及,汽车改装行业早已形成庞大产业链。中国私家车已成为汽车保有量的主体,近年来汽车改装行业已得到初步发展,庞大的消费市场与迅速崛起的经济,蕴藏了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汽车改装及相关产业市场,汽车改装业将成为未来中国汽车业的一大朝阳产业。  相似文献   

7.
黄春波 《科学生活》2007,(11):54-59
不久前,我国专业汽车研究机构根据消费者、媒体记者、评审专家团的综合投票得分,从企业、人物、产品等层面,评选出了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创新奖的各大奖项。品牌中国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永指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全面总结和表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创新经验和典型,为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进一步发展、逐步提升国际竞争力贡献力量。这些"自主品牌"汽车排头兵的力作绝对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汽车金融既是汽车产业的主要赢利方式,也是金融业发展的新途径。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分别从汽车金融对汽车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汽车金融服务创新模式、汽车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与优化、自主品牌汽车金融等四个方面对汽车金融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文献梳理和评述。研究得出了汽车金融是整合厂商、经销商和用户的复杂系统;汽车金融是专业化的创新服务体系;汽车金融存在市场风险等四点结论。而自主品牌汽车金融模式建构和汽车金融信贷信用风险的预测与防范是值得重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0,(10):I0004-I0004
在环境恶化与汽车普及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的今天,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确定了发展电动汽车产业的战略目标,并探索电动汽车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实践经验。在这一背景下,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杂志特开设“新能源汽车”专栏,栏目以新能源汽车应用领域为主,力求在“十城千辆”试点城市、项目主导政府部门以及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之间搭建一个官、产、学、研交流与合作的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0.
在5月20日举行的第十四届科博会中国能源战略论坛上,北京汽车行业协会会长、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安庆衡再次强调了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战略雄心,根据不久前已经公布的方案,未来10年政府财政将投入1000亿元打造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链。安庆衡透露,工信部牵头制订的新能源节能产业发展规划将于近日正式公布。根据规划草案,工信部的目标是,2020年以纯电动车为主的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规模将达到全球第一。  相似文献   

11.
实施产业组织调整 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岚 《预测》1999,18(3):15-17,10
自1956年长春一汽造出了我国第一辆汽车——解放牌载货车,中国的汽车工业拉开了40多年风雨兼程的发展史。至90年代初,年产量逾100万辆大关,产品结构也呈以中型货车为主,重、轻、微多品种车同时发展的新局面,轿车的部分产品已接近国外80年代水平。随着1...  相似文献   

12.
由《汽车经济》张久、张思远摄影并编辑的《汽车人图库》,将以中国汽车界杰出、著名、知名人物组成。图库以人物照片为主,并对每位人物图片辅以简历或在某一阶段、某一事件中的表现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中国汽车制造业2001~2012年的数据,根据分布滞后(ADL)模型和库伊克模型的思想,以AIC、SC信息准则为标准选择最优滞后阶数,研究加入滞后效应考量的情况下,FDI、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FDI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随着时间累积整体表现出增强趋势,即存在滞后效应,且主要体现为对创新竞争力的正向影响较显著,对核心技术水平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的影响始终不明显;R&D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强于FDI且存在滞后效应。中国汽车制造业应积极引导外资流向产业研发机构,提高外资用于创新投入的比例;加大R&D投入,着重依靠自主创新,从根本上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汽车企业垂直创新网络在汽车企业的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汽车企业的可持续竞争优势之一。分析了企业间关系强度与创新网络绩效的相关性,认为二者的正负相关性是运动变化的;探析了企业间关系强度影响创新网络绩效的内在机理;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核型结构汽车企业垂直创新网络演化的三阶段模型: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弱联结创新大网络,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双边强联结网络,以汽车企业为核心的多边强联结小网络。  相似文献   

15.
新能源汽车技术作为汽车行业一种破坏性创新出现的前奏,将对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而我国汽车企业可以通过破坏性创新,追赶与发达国家在传统汽车技术上的差距。基于破坏性创新理论框架,从技术和市场两个维度,对丰田和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进行了分析,总结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在发展过程中的不足,研究结论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打造技术创新平台促成安徽汽车工业奋力崛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优势日益凸显的安徽汽车工业,面对内外夹击,核心技术显得不足,技术配套能力相对薄弱。打造技术创新平台,整合资源,实行科技攻关与项目集成、系统集成相结合的创新规划,引导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式发展和配套技术创新,有资金保障和行业协会的促进,安徽汽车工业将奋力崛起。  相似文献   

17.
基于破坏性创新视角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碳经济成为时代主流的背景下,国内外汽车企业纷纷将目光投向新能源汽车。文章通过分析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应用破坏性创新理论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路径:短期以中低端混合动力车作为技术起点,持续培养自主创新能力;长期要争取动力电池等独立的技术发展轨道,实现新市场破坏性创新。最后,就解决创新发展障碍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市场换技术"的策略虽然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的扩张,但是并未能推动技术能力的升级。本土汽车企业仍以模仿创新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与国外汽车企业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实证检验的结果也表明,中国汽车产业仍处于粗放型的增长模式,经营绩效和自主创新能力之间的关联度较低。同时,中国产业政策的调整有利于推动汽车企业进行自主创新活动。  相似文献   

19.
软件定义汽车是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推动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将有助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本文利用incoPat专利信息检索平台对软件定义汽车专利进行检索,并聚焦于专利申请趋势、全球区域分布、专利技术流向、主要技术领域分布、重点申请人等多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以揭示全球及国内软件定义汽车的创新发展态势。本文旨在为我国软件定义汽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信息参考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汽车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创新成为汽车企业的发展方向。随着信息技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信息服务为汽车企业的创新活动注入了新的生机和动力。本文在研究信息服务体系对汽车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汽车行业信息服务体系的构成及运作机理,并提出了建立与完善汽车信息服务体系应采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