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课堂是学校教学的主要场所,也是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德育要寓于学校的一切活动中,学科德育是最基本的途径.所谓学科德育,就是指借助于科学的方法把德育内容和具体的学科知识揉合在一起,在讲授学科知识的同时,通过创设和利用科学知识所具有的德育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学科德育的教育力量十分强大,它具有以下方面的特点:(1)丰富的德育内容;(2)隐蔽的德育方法和渗透的德育手段;(3)协同的德育过程;(4)综合的德育效果;(5)稳定而有保障的德育实施.[1]总之,通过在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渗透其道德内容和价值观念,让德育的实施变得异常生动而富有趣味,减少了德育实施过程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中职德育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为了更好地对症下药,提高德育课堂教学效果,特对在校中职学生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并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对策:(1)转变教学理念,贯彻“三贴近”原则;(2)重释教学目标,内化“三贴近”原则;(3)更新教学内容,体现“三贴近”原则;(4)改革教学方法,坚持“三贴近”原则;(5)完善教学评价,遵循“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3.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各科教师应在教学中适时、适度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笔者从三方面对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进行了探讨:(1)数学教学教学德育渗透现状,(2)数学教学德育渗透的特点,(3)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相似文献   

4.
威廉·格拉塞以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创立了现实疗法。笔者在对现实疗法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疗法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1)树立尊重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德育观念;(2)确立以“责任感”为核心的德育内容;(3)采用以“肯定赏识”为主的德育方法;(4)坚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道德实践的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5.
威廉·格拉塞以人本主义和存在主义为基础,创立了现实疗法.笔者在对现实疗法的基本理论观点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提出了现实疗法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几点启示:(1)树立尊重受教育者道德需要的德育观念;(2)确立以"责任感"为核心的德育内容;(3)采用以"肯定赏识"为主的德育方法;(4)坚持将道德教育贯穿于道德实践的德育途径.  相似文献   

6.
网络环境下学校德育探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网络作为现代人生存的另一个空间 ,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丰富性、生动性 ;(2 )传播方式快捷性 ;(3)超越时空性 ;(4 )信息占有公平性 ;(5)网络交往的自主性 ;(6 )互动的间接性。这些特点对学校德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包括对德育内容、德育方式和德育效果的影响。面对网络环境 ,学校德育必须作出积极回应 ,首先教会学生进行选择 ,其次加强网络道德教育 ,最后要发挥校园网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作了初步探讨:(1)把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与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机结合;(2)把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相互融合;(3)把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与语文教学的转型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8.
<正>德育是中小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既定的情况下,我们要重点研究如何"育德",深入进行方法论的思考。2020年,《江苏教育》(班主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总体要求下,围绕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施的六大路径,全面关注德育工作方法的应用和创新,并进行研究、推广。主题:(1)劳动教育提升学生品格;(2)班级生态建设;(3)学生(品德)评价;(4)作为课程的班会  相似文献   

9.
关于如何提高大学德育的实效性问题 ,已有很多人提及 ,但似乎需作深入的讨论。因为 ,如不能找准载体、选好切入点 ,并进行必要的灌输 ,德育的实效性就无从谈起。一、找准载体受教育者是一个主体 ,对教育内容有选择性。大学德育要想取得实效 ,必须从大学生关心的问题入手。就我们的调查 ,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或者说思考较多的问题大概有 11类 :(1)学习问题 ;(2 )就业问题 ;(3)人际关系问题 ;(4)形势与政策 ;(5 )人生观、价值观 ;(6 )大学期间奋斗目标 ;(7)恋爱问题 ;(8)道德修养问题 ;(9)心理问题 ;(10 )世界观问题 ;(11)遵纪守法问题。大学生们…  相似文献   

10.
一、选择教材时 ,注意德育的可行性这里所说的选择教材 ,就是在重视钢琴教材艺术性的前提下 ,有意识地突出德育的重点 :一是在艺师规定的教材内选择 ;二是在艺师规定的教材以外选择补充教材。在艺师的钢琴教学计划中规定 ,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师要在五年内完成 38首乐曲的教学 ,在浩瀚的钢琴作品中 ,选择适合学生弹奏的钢琴作品 ,就有一个取舍问题。例如 ,可选择这样六首钢琴作品或儿歌弹唱曲作为三年级以下学期的钢琴课教学内容。 (1)《牧民歌唱毛主席》 ;(2 )《北风吹》 ;(3)《共产儿童团———简易变奏》 ;(4)《欢乐的牧童》 ;(5 )《草原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 ,教育研究和实践工作者对中学德育工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学校在对学生思想教育方面也尽了极大的努力 ,想了不少办法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总体效果还不尽如人意。学生的行为习惯、道德水准、思想观念、纪律、法制意识、集体主义观念、理想、奉献精神等等或多或少还有偏差 ,有的甚至还有一些严重的缺漏。其原因在于 :(1 )德育地位认知的平庸化 ;(2 )德育目标的理想化 ;(3 )德育内容的教条化 ;(4)德育载体的学科化 ;(5 )社会德育环境污染严重化。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目的、任务和地位、作用 ,…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德育引导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找到更好的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教学中德育的融入方式,从思想观念、教学资源、教学环境、教学过程等切入,重在德育的创新运用,提高德育实效性,从而促进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3.
学校德育活动过程的规律是怎样的呢?弄清这个问题,对进行德育、提高德育的效果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本世纪以来,教育家杜威和心理学家加里培宁对个体活动阶段的问题都作过杰出的研究。杜威认为,可把儿童的探究活动分为五个阶段:(1)问题;(2)观察;(3)假定;(4)推理;(5)检验。他指出,教育要使儿童获得能够共同参与社会生活的经  相似文献   

14.
在对"无约束短文法"调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新时期数学教育硕士培养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1)明确专业定位,精简课程设置;(2)实现多种教学(学习)方式的有效整合;(3)加强教学研究实践环节;(4)加强典型案例教学和课堂实录分析;(5)在学习与研究中加强交流与合作;(6)注重现代教育(研究)技术的渗透与有效整合.  相似文献   

15.
加强中学德育建设关乎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当前中学德育存在着学生拒绝、排斥接受道德教育的倾向,学生普遍存在心理问题,且很难较好地处理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冲突问题。德育生活化为中学德育建设提供了新视角。实现德育生活化的原则是:(1)重视中学生作为德育主体的要求;(2)适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3)实现德育主体充分参与。为此,应突出德育的“生活”特性,丰富德育内容;注重德育的“实践”特性; 改革德育方式;构建学校、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德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乡村初级中学的历史教学长期以来不受学校、家长、学生的重视,这种困境的产生缘由主要是:(1)对历史教学的定位不准确;(2)历史教学脱离学生的生活世界;(3)历史教学目标过分强调课程的社会价值;(4)历史课堂教学模式过于陈旧。要突破上述困境,必须采取以下对策:(1)深刻认识历史教育的本质,切实转变教育观念;(2)充分发挥教师在历史教学的主导作用;(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创新思维;(4)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5)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6)在历史课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开放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7.
高考英语的高听力分值使其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重要地位,是什么影响了学生的高考英语听力成绩?根据本文分析,影响因素有:(1)心理因素;(2)语音、词汇、语法方面的局限;(3)听力考试技巧的不足。针对这些影响因素,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提出如下教学策略:(1)在教学中加强学生听力心理的指导;(2)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语感、语言技能的训练;(3)在教学中拓宽课外背景知识;(4)在平时训练中加强解题指导。  相似文献   

18.
全面育人,德育为先。数学同所有学科教学一样也应承载德育的任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关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培养目标的提出,让我们意识到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已成为时代赋予数学教育的重要使命。本文将从数学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德育进行阐述,对新课标下中学数学教学中应如何开展德育进行探讨,企图通过探讨对中学数学真正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无痕德育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文章针对中职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的有效沟通的方法和途径.具体方法和途径:(1)书信交流沟通;(2)面对面谈话沟通;(3)作文和作业沟通;(4)电话沟通和交流;(5)借助网络进行沟通.  相似文献   

20.
德育是一门包涵价值观念、人格特质、人文精神的综合性教育。传统教学过于注重学科文化教育而忽视人文德育,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发生了许多令人瞠目结舌的事件,像马加爵事件、复旦投毒案等。正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学生还未形成起足够的生命安全意识,缺乏正确的生命观念,有老师对其进行生命安全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学科教学中平衡德育(珍爱生命)就成为广大教学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人结合自身在日常教学实践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体会对如何提高在日常学科教学中提高德育(珍爱生命)教学的有效性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广大教学工作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